第二辑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260&run=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棉产量成倍增长。1984年,全区棉花产量达到20.33万吨,创全
区历史最高水平。80年代中期,国家相继放开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蛋奶等农产
品。在“稳增粮,大上棉,努力发展经济田,林、牧、副、渔搞突破,乡镇企业大发
展”思路的指导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多种经营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
突起。
至1991年底,全区水果、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2.61万吨、6.22万吨、7.12
万吨,粮食生产出现了徘徊。随着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农业指导
思想也有了新的转变,全区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1997年起,随着科技的发展,
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大幅度增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为适应农业市场化的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果、牧、渔、菜四大主导产业和名优特稀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构筑各具特色的经济格局。全区把冬枣、苜蓿等优势产品开发
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面向21世纪富民强区的新兴特色产业加
快培植。 至2000年底,全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20万亩,实现抗虫棉良种化,建成桑
蚕基地10.5万亩,发展冬枣22万亩,种植苜蓿5.6万亩。全区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到5.8
∶4.2,果、牧、渔、菜四大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7%, 农村一、二、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