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妇女联合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rec=113&run=13

1978年, 全区妇联围绕维护妇女群众的利益开展工作。1980年4月,地区妇女联
合会改称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惠民地区分会(仍简称地区妇联)。同年起,地、县妇联组
织开展争创植棉能手岗位技术练兵、万元大嫂、千元姑娘等竞赛活动。1981年,地区
妇联首次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1987年,地区家庭教
育研究会成立,在全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1989年,托幼工作移交地区教育局。
是年,地区妇联牵头协调18个有关单位,成立“双学双比” (学文化、学科技、比成
绩、比贡献) 竞赛协调小组,在农村开展“双学双比”活动。1994年,地区妇女儿童
工作委员会成立,为维权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奠定了组织基础。1995年起,地区妇联
实施广泛筹集资金、 资助农村贫困地区失学辍学女童继续求学的“春蕾计划” 。至
2000年底, 全区有45个地直机关事业、科教文卫单位妇女委员会,106个乡镇妇女联
合会,5332个村(居)妇代会,352个乡镇企业妇代会。妇女之家建家率80%;一类妇代
会达69%,二类妇代会占29%。村妇代会主任有94%进村两委(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委
员会)。妇女协会、研究会872个。全区女干部总数30096人,其中地厅级女干部3人,
县处级女干部99人。 全区实现了每个县市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有1名女干部的目标,
106个乡镇、办事处(工委)党政领导班子都配备了1名以上女领导干部。结合实际抓好
妇女组织机构5284处,“三八科技示范基地”544处,“三八”龙头项目268个,“三
八”绿色工程122处。全区有34万余人(次)参加培训,获农民技术员职称13595人,获
绿色证书的30000人。“春蕾计划”共收到捐资74.59万元,救助女童8524人(次)。

一、劳动竞赛
1980年起,地、县妇联组织妇女开展争创植棉能手、岗位技术练兵、万元大嫂、
千元姑娘等竞赛活动。至1985年,全区以妇女为主的两户(专业户、重点户)达3.42万
户;办养殖、种植、纺织、绣花等技术培训班7200期,培训妇女21万人;建立各种信
息站1317个,参加信息组的妇女达9370人。1989年,地区妇联牵头协调18个有关单位,
成立地区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协调小组,在农村开展庭院经济开发、艺品
创汇、畜牧养殖等“双学双比”活动。是年,地区妇联编印《今日农村巾帼》一书,
介绍全区商品经济中涌现出的18位农村妇女发家致富的事迹。
1994年,地区妇联面向女农民,开展正规绿证 (农民技术资格的通俗称法,指农
民达到某项工作规范要求,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凭证,
是一种岗位的合格证书) 教育,受到省妇联表彰,并在全省推广。至1996年,全区举
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万余期,培训妇女147万人次;以妇女为主的庭院开发达20万
户,以妇女为主的种植、养殖、纺织、加工等专业村3679个;涌现出地级“双学双比”
女能手500余名,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1名。是年,地区妇联被授予“全国各族农
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协调单位”称号。1997年,地区妇联制定《关于绿
证教育、十万农家女十项农业重大技术培训推广的实施规划》,开展绿证教育、农业
新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是年,地区妇联争取财政周转资金20万元,帮助沾化县河贵乡
的3个村建起26个养鸡大棚,成为全区第一个“巾帼扶贫示范小区”。同年5月,省妇
联、省扶贫办在滨州地区召开全省“巾帼扶贫”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该项经验。王
清华、王志爱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1999年,地区地方税务局办税服务厅、
中国农业银行博兴县支行会计出纳部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山东魏桥纺织
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张红霞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 标兵。 至2000年底,有34万余人
(次) 参加培训,并掌握1~2门实用技术;获农民技术员职称的有13595人,其中高级
职称2人,中级职称97人;获绿色证书的30000人;农业广播学校、农村致富函授大学
在册毕业学员8187人。

二、维权工作
1981年,地区妇联首次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发
动各级妇联和全区妇女参与严打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逮捕人贩子69人,解救
妇女儿童69名。同年,以新闻媒体宣传、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材料、举行法律知识
竞赛等多种方式宣传《婚姻法》《山东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若干规定》等法律知
识。 地、县两级共办培训班284期,培训骨干29783名,发放宣传材料92542份。1984
年10月,成立地区妇联法律顾问处,为广大妇女提供无偿法律援助。1989年,地区妇
联与地区劳动事业保险处、工会联合制定女职工生育基金社会统筹暂行办法,要求均
衡企业之间女职工生育费用负担,各企事业单位根据在职的固定职工的人数每年向社
会劳动保险事业处缴纳一定的基金,专款专用,一次性补给统筹单位的生育的女职工,
该办法于1990年1月1日实施。1994年,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立,为维权工作进
一步制度化、法制化奠定了组织基础。1996年,行署下发《滨州地区妇女发展纲要》,
使维权工作更具操作性。至2000年底,女职工参加劳动保险人数达95万人,收到保险
基金859万元,为8716名女职工拨付生育费819万元。

三、家庭文明建设
1991年起,各级妇联坚持以家庭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崇尚科学文明为重点,
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级家庭”“美在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
娌”等评选活动。至1996年底,全区“五好文明家庭”达50万户(地级文明户200户),
占总户数的55%, 其中4户家庭被授予“全省百户爱书家庭”荣誉称号,8户家庭被授
予省“五好文明家庭” 荣誉称号。赵澄江等2人被授予全省“尊老敬老好儿女”,芦
俊英、王桂芬被授予“山东红嫂”荣誉称号。1997年,地区妇联组织大型“迎香港回
归,展巾帼业绩”的方队宣传和迎回归体育系列比赛,并举办“创巾帼业绩,迎香港
回归”征文活动,共征集优秀文章200余篇。1998年起,地区妇联与地区广播电视局、
环保局、文化局、地区建委、滨州日报社等部门联合开展“妇女、家园、环境”“居
室美化、阳台绿化”“美在家庭”“健康老人”评选等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主题活
动。有4位老人获1999年度省“健康老人”称号,11户家庭被评为“全省环保家庭”,
10户家庭被评为“齐鲁爱书家庭”。至2000年底,全区有40%的家庭达到“三化”(绿
化、美化、净化)、“四改”(改水、改厕、改圈、改灶)的要求,60%的家庭有书橱、
报纸。

四、少儿工作
1978年,少儿工作的重点在托幼事业上。是年,全区共有幼儿园2772处,托儿所
4003个,收托婴幼儿16.09万人,占学龄前儿童的28.4%。1981年,地区妇联联合地区
教委开展评选“五好” 家庭、“好妈妈”“好家长”活动,共评“五好”家庭24176
户,“好妈妈”7636名,“好家长”7090名。1987年,地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成立。妇
联与教育、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加
大家教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1989年,托幼工作移交地区教育局。是年,
全区托幼园所8747处,4岁以上儿童入托率达66%。地区妇联儿童少年工作职能转为家
庭教育、维护儿童少年合法权益方面。1995年,地区妇联实施旨在广泛筹集资金,资
助农村贫困地区失学辍学女童继续求学的“春蕾计划”。
1996年,制定《〈滨州地区儿童发展“九五”规划〉家庭教育实施方案》,以优
生、优育、优教为主要内容,搞好家庭教育、宣传、咨询、服务、培训工作,普及科
学育儿知识,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改善家庭育人环境。是年,地区妇联积极配合
素质教育的实施,开展儿童戏剧会演、“六项艺能”比赛、“我眼中的滨州”书画赛、
《二十一世纪我的梦》有奖征文等启迪儿童思维、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活动。1999年,
向省推荐81件作品参加全省少儿“六项艺能”评选,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
奖14名。 2000年3月,地区妇联联合地区教委、地区卫生局和地区广电局举办“滨州
新苗” 评选活动,共评出“滨州新苗”100名,“十佳滨州新苗”10名。是年,沾化
县实验小学的李亮同学荣获第三届“全国百名优秀春蕾女童”荣誉称号。至2000年底,
全区建立家长学校5360处,20万户家庭参加了“三优”(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
建立“三优”知识咨询点309处,发放“三优”知识宣传材料30万份;38所家长学校、
40名家教工作者、74名优秀家长受到全国、省、地表彰;儿童吕尚在全省“三优”知
识电视公开赛中,获第一名,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的比赛。“春蕾计划”共收到捐
资74.59万元,救助女童852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