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9&rec=93&run=13

【概况】 2010年,全市环保工作围绕“做好海河迎查、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
全、服务科学发展”四个重点,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流域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海河迎查为契机,加强对点源和污水处理厂监管,
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大力实施生态治污工程,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以实施
“六河水变清”和“三河综合治理(新立河、秦台河和张肖堂干渠)”为主要内容的
“碧水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所辖重点流域特别是小清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控制断面
水质稳定达标,省控13处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2009年,滨州市在省厅组织的“以
奖代补”考核中,获得重点河流(河段)水质明显改善奖200万元。“十一五”期间,
滨州市以热电、 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治理为重点, 对全市29家热电企业122台共计
4739MW的市控重点火电机组建设、完善脱硫设施。开展城区环境集中整治,督促城区
96台燃煤锅炉分类改造,基本杜绝了冒黑烟现象。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规定,据卫星遥
感监测,2010年滨州市着火点数量明显少于往年。至年底,各县都设立了汽车尾气检
测线,与车辆年检联动同步监测,确保尾气达标排放。空气质量良好率全省由2005年
的排名后位上升第五位。
海河迎查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以落实《海河流域
水污染防治规划》为契机,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坚持“治、
用、保”并举的科学治污理念。至年底,列入《规划》的27个污染治理项目(包括21
家工业企业项目、 6家污水处理厂项目)全部完成、8个河流断面、8个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区划分及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3月,滨州市代表山东
省接受了国家核查组的现场核查,得到了国家考核组的肯定。
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滨州市各级先后投入近18亿元,用于
脱硫工程建设和原有脱硫工程升级改造;至年底,全市建成21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
理能力每天69.5万吨,不仅实现了“一县一厂”的目标,而且在部分重点乡镇、重点
园区依托大企业建设了区域污水处理厂, 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75%以
上,集中处理率91%以上,污水达标率98%以上,环境监管连续三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宣传、法制工作。年内,组织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撤地建市10周年环保
成就展;通过评选“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推进环境教育;结合
海河迎查工作的推进,组织了中小学生“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渤海”大型签名活动;与
环保协会共同组织了3月28日晚“关灯一小时” 等活动,新闻媒体积极鼓动,驻滨大
中专院校、大型企业积极响应,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认真组织完成人大代表建
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工作,被评为承办“十佳单位”。年内,市环保局在《中国
环境报》 《滨州日报》等主要宣传阵地上,共发稿280篇,凝聚“人人关心环保、人
人自觉参与”的氛围。在法制方面,认真组织了生态省建设高层论坛暨第四届绿色产
业国际博览会筹备参展工作,受到省厅表彰,获得优秀组织奖;全年共审查行政处罚
案件94件,处罚决定书73件;组织了海河流域22家迎查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共
办理煤炭经营审查手续近180件。
后勤保障工作。全年先后组织省、市大型会议、迎查会议18次,办会水平、组织
能力显著提高。 全年共处理公文3298份,其中,收文2820份,发文478份。车辆管理
上,实行公车“统一指派”、车辆维护逐级审批(定点维修)、值班及车辆停放等一
系列制度,并建立单车使用、维护核算台账,减少了公车私用。在财务管理上,增收
节支、开源节流,实行办公经费定量化,同时,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共争取各类项目
补助资金3580万元, 其中中央750万元。招考了6名事业人员,组织了9名副科级干部
差额竞岗。认真组织党课教育和党员发展工作,积极打造“学习型机关”。在市直机
关工委组织的双年度考核中,环保局机关党总支荣获机关党的工作先进单位和市直机
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殊荣。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1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8个省控断面,COD
平均浓度为37.2mg/l,氨氮平均浓度为2.47mg/l,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8.4%
和47.7%。其中海河流域4个断面,COD平均浓度为32.1mg/l,氨氮平均浓度为1.64mg/l,
与上年同期相比, 分别下降了13.8%和22.3%; 小清河流域4个断面,COD平均浓度为
42.3mg/l, 氨氮平均浓度为3.29mg/l,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1.5%和55.1%。
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制定了《滨州市城区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方案》,成立
了市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同建设、城管、公安等部门对道路扬尘、建筑
施工工地、机动车尾气等进行联防联控,专项整治,空气质量达到了近年来最好水平。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为52.99%,与潍坊、聊城并列第五位(包括4个沿海城市)。

【总量减排工作】 2010年,全市加强督导、狠抓落实,不定期到减排企业现场督导
和检查,强化对减排工程进展和治污设施运行的监管,确保了治污设施正常运行,最
大限度发挥减排效益, “十一五” 治污减排工作划上圆满句号。 COD削减目标任务
18.0%,实际完成18.1%;二氧化硫削减目标任务为39.38%,实际完成44.81%;双双超
额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目标,受到省里的表彰。

【环境安全工作】 2010年10月,滨州市代表山东省接受了华东督查中心的现场检查,
督查中心对滨州市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年底,市环境安全防控中心建成
运行,初步实现了对96家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10家城镇污水处理厂、15个空气自动
站、 16个河流断面及饮用水水源地的全覆盖。对全市44家放射源使用单位的381枚放
射源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得到了省厅的表扬。

【生态建设工作】 2010年,全市有21个乡镇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省级生态乡镇现场
核查。组织申报的1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均通过省环保厅审查,正式上报环保部。全
市有19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其中3个镇获得“全国生态乡镇”称号。
全市7个生态示范区建设已基本达到有关验收要求,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通过省环保
厅组织的现场核查, 5个省级生态示范区已经提出了验收申请。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明
显成效,2010年,滨州市确认火点夏季为0,秋季为5个,火点总数比上年减少33个,
同比减少87%。

【环保基础工作】 2010年,全市不断加大环保基础工作建设。(1)强化源头把关,
坚持工业项目园区化,项目审批与区域环评挂钩。按照“还清旧账抓减排,不欠新账
抓源头”的思路,形成了一套工业项目园区化的理念和方法,规划建设了30个项目集
中区,实现了扎堆建设、集中治污、优化结构、降低成本,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户搭
建了平台。 (2)健全、完善“三级五个方面”环境自动监控体系。投资1200万元,
新上重金属监测设备7台,地表水水站5台,对73台(套)水、气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
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完善了全天候、立体监控网络,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突出了重点流域、重点污染源手工监测,形成“采样、质
控、数据报告”三条线,落实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对比分析机制,强化了监测数据的
客观性、 实效性和针对性,为环保执法提供科学依据。(3)组织实施环保专项行动
和检查,加大现场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河流断
面和城区空气质量的监管。年内,全市依法征收排污费48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9
%;全市行政处罚罚款到位326.7万元,增长160.5%。山东环境情况通报《全省查处超
标排污行为情况通报》(省环境监察总队)显示,2010年,涉及滨州市6家超标单位,
占全省通报380家超标单位的1.58%,列全省第三位。山东环境情况通报《全省重点污
染源和主要水气环境情况月通报》(省厅总量办)显示,2010年,滨州市重点监管企
业和污水处理厂综合达标率98.99%,全省第二位。山东环境情况通报《“四个办法”
旬查月通报》 (省厅法规处)显示,2010年,通报全省环境问题485个,滨州市没有
被通报,列全省第一位。同时,滨州市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率100%,居全省
前列;环境信访工作在保持结案率100%的基础上,2010年被市政府表彰为“市长公开
电话”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二等功。
(赵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