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8&rec=83&run=13

【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2009年,全市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坚持保增长、促发展、务实效,工业经济呈现出逐月加快、稳步推进、协调发展的良
好局面。
工业生产逐月加快。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63.48亿元,同
比增长15.61%, 增幅由年初的5.68%逐月加快至年底最好水平,且高于全省0.67个百
分点, 同比前移6个位次,居全省第七位。总量和增速均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全
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6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8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5.9亿元,
增长12.88%; 实现利税253.83亿元, 增长20.26%; 实现利润151.23亿元, 增长
19.64%。 利税、利润同比净增42.93亿元和24.99亿元,增幅分别提高19.91和25.45
个百分点。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49%,同比提高12.28个百分点,其中,
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3.2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3.23个百分点,产销率提高0.50
个百分点。企业扭亏效果明显,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面同比下降33.1%,减亏6.99%。
主导产业快速拉动。2009年,全市纺织、化工、机械、食品四大行业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2676.87亿元,同比增长9.97%;实现利税218.61亿元,增长16.72%;实现利润
129.63亿元,增长12.42%。三项指标分别拉动全市相应指标增长8.74、14.84和11.33
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实力增强。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59户,同比增加201户,总资
产达2148亿元,增长20.8%。全市百强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6.55亿元,同比
增长8.72%; 利税221.38亿元,增长24.29%;利润137.26亿元,增长22.83%。三项指
标分别拉动全市相应指标增长6.98、20.50和20.1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元
的22户,同比增加4户;利税过亿元的23户,增加3户。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2009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
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通知》,以及
《关于对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强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的实施意见》 (滨发
〔2009〕11号)。督促引导企业适时跟踪市场变化的新动向,不断深化改革,强化提
升,增强创新能力。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切入点,推进工业装备结构调整。以增粗
拉长产业链条为切入点,推进工业产品结构调整。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
推进工业投资结构调整。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切入点,推进工业技术结构调整。
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切入点,推进工业布局结构调整。明确提出了纺织、化工、装
备制造、钢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轻工、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调整振兴的指
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及工作措施,为全市产业调整振兴指明了发
展方向。 整个规划确定了43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7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04个,总
投资796亿元,成为全市2009-2011年期间工业调整振兴的纲领性文件。市委、市政府
出台了《关于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工业调整振兴的意见》(滨发〔2009〕16号),从金
融、财政、创新、市场、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加
快调整。2009年新增省级技术中心6家,共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4家,其中国
家级3家,省级25家,市级76家。
全市坚持把增加工业投入作为“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中之重。完成工业投
入383.2亿元, 增长23.3%,有264个总投资过千万元工业项目投产达产,新增规模以
上企业200余家; 技改投入248.7亿元,增长84.1%,增幅列全省第二,实现了历史性
突破。到年底,全市储备各类工业项目500个。积极向省经信委提报2009-2011年工业
调整振兴重点项目, 最终全市有440个项目被列入全省“10·40·13”工业调整振兴
规划重点项目库, 涉及投资974.5亿元。 认真抓了各项措施的落实。 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大投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滨政办字〔2009〕39号),
按照“目标量化、责任细化、考核硬化”的原则,将工业投入和技改投入的目标分解
到县区,落实到企业和项目,增强了各级抓投入、上项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了
月通报制度。工业投入、技改投入分别提前3个月和4个月超额完成市政府年初确定的
目标任务,全市技术改造工作多次得到省政府、省经信委领导的表扬。实施总投资过
千万元工业项目576个,其中过亿元大项目139个。帮助企业扩大融资。与市人民银行、
银监局联合下发了《2009年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精心筛选了技术
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42.9亿
元,向各金融机构做了推介,帮助企业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参与组织了第八届银企合
作洽谈会,与省内外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1417项,合同金额945.9亿元;协议759项,
协议金额43 9亿元。 狠抓了重点骨干企业资金安全保障。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做
好重点骨干企业资金链保障工作的通知》 (滨政办字〔2008〕107号),与市银监局
联合,每月召开一次重点企业贷款调度分析会议,不断加强与金融部门联系,搞好协
调和服务,形成对大企业支持的合力,确保了重点骨干企业资金链安全运行。争取各
项政策资金扶持。争取到国家、省各类支持资金2.48亿元,其中涉及节能降耗的3659
万元, 技术改造的1.8亿元,自主创新的1100万元,中小企业的1417万元,机电设备
补贴603万元,争取数额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节能降耗工作】 全市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的考核,督促
有关县区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和节能监察机构, 确保“不拖不欠”完成万元GDP能耗降
低目标。继续执行市重点用能企业月调度分析制度,指导企业抓好节能技改和用能管
理。对重点用能企业执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情况进行监察,会同市质监部门对年
用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了公共机
构能源紧缺体验活动, 全市近2万名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体验。2009年,全市共关闭
“五小”企业300多家,淘汰落后设备3.6万台(套);关停小火电23台96.9万千瓦,
提前一年半超额完成“十一五”关停30万千瓦的任务,小火电关停装机容量位居全省
第一;拆除3条立窑生产线,减少水泥熟料生产能力30万吨。

【全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2009年,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个体私营业户达到7.4
万户,同比增长6.6%;从业人员30.32万人,同比增长12.5%;注册资金387.65亿元,
同比增长25.3%。(1)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对各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
展提出了具体指标和要求,筛选了1003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采取每家企业主靠一
家银行的办法,将企业逐一明确到8家金融机构。全市中小企业贷款达到338.6亿元,
比年初增加116.4亿元,增长52%;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5.9亿元,比年初增加28亿元;
增幅名列全省前茅。 (2)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督促各县区设立政府
出资参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扩大规模、规范管理。
到年底, 登记备案的担保机构达28家,注册资本12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
的4家, 比上年增加3家;典当行1 1家,注册资本2.5亿元。不断完善创业辅导和培
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培训各类人才2000多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加强法
律服务,成立了市经贸委仲裁联络处,与滨州仲裁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
行仲裁法律制度的实施意见》,引导企业充分运用仲裁法律制度调处经济合同纠纷,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信息化建设】 2009年,全市9家企业的重大信息化项目列入了国家“倍增计划”,
10个信息化项目列入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 18个信息化项目列入市专项资金扶持。2
家企业被认定山东省省级行业信息技术推广中心, 6家企业被认定市级信息技术推广
应用中心,39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信息化示范企业”。经山东省信息产业厅批准,
滨州市的山东利德金融电子器具有限公司和滨州创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被认定为
第一批山东省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中心和射频识别(RFID)工程技术中心。

【第七届中国(滨州)国际家纺文化节】 2009年9月18日至20日,第七届中国(滨州)
国际家纺文化节在滨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文化节共吸引了国内外参展参赛家纺企业
580余家, 参展客商2000余人,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近4 0家,布展面积达到2.4万
平方米,现场参与家纺文化节活动的各界人士达10万余人次。有21个招商引资项目进
行集中签约,投资金额达48.43亿元。(1)规模大。文化节新增加了山东省妇联、山
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为主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为协办单位,成为历届主办、协办单
位最多的一届。展会期间,全国23个省、市有关单位的领导和来宾到会参展参赛。其
中“亚光杯”第四届中国家纺时尚产品大赛,吸引了国内60多家企业参展参赛,参赛
作品700多件套; “华纺杯”第四届中国家纺时尚产品设计大赛,共有国内外家纺企
业设计人员的800余幅家纺设计作品参展参赛; “愉悦杯”第四届中国家纺手工精品
创意大赛共有810多件作品参展参赛, 比上一届增加了一倍多,韩国4 4件手工精品
也首次亮相滨州, 为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人数最多、效果最明显的一届。(2)层
次高。文化节期间,韩国友情拼布研究所、孚日集团、浙江北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南
通美得妮纺织品有限公司、佛山图美寝饰用品有限公司、杭州尼特尔纺织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大唐纺织制品有限公司、山东云龙绣品有限公司等知名家纺企业以及天津美
院、鲁迅美院、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大学的专家学者汇聚滨州,从不同角
度展望家纺产业发展机遇以及家纺产品设计潮流等。 (3)创意新。家纺文化节以创
新为主题,突出“家纺文化”内涵。第一次印制了家纺文化节会旗,第一次对各展区
进行了统一设计,在突出整体风格的基础上注重细节策划。第一次采取文艺演出与展
会互动,以地方特色剧目为主,在吸引人气、烘托氛围的同时,宣扬了滨州地方文化。
第一次专设了韩国作品专区,成为此次家纺文化节的焦点和看点。组委会办公室印制
了文化节特刊, 聘请专业摄像师进行了全程拍照。(4)效果好。家纺文化节期间,
580多家国内外知名家纺企业汇聚滨州, 代表了家纺行业的顶级水平。 “华纺杯”
“亚光杯” “愉悦杯” 三项大奖赛的举办,从概念、产品、互动沟通等层面阐释了
“家纺新思维”,成为家纺企业在传统家纺与现代家纺思维理念上的一次碰撞,对滨
州家纺产品树立品牌, 提高市场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影响广。为吸
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参赛,组委会办公室先后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
活动。先后在中国家纺网设立了网上报名平台,在山东电视台、滨州电视台进行了两
个月的广告宣传,在《中国纺织报》刊发了整版家纺文化节专版,在上海举行了推介
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家纺文化节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社、
经济日报社、光明日报社、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
台、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社等几十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王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