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8&rec=34&run=13

【概况】 2009年,全市组织系统突出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两大主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围绕科学发展选人用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1)扩大民主,健全机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始终坚持凭工作实绩、看群众公认用干部,注重在重点工作、基层一线和关键时刻识别、选用干部, 年内全市提拔重用的干部70%以上是在承办重点工作中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继续利用市委理论中心组读书会、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等时机,大范围、不定向推荐优秀干部,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对近期拟用的10名市直部门正职进行了不定向推荐。积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运用“两公开四差额”(公开选拔职位及条件,公开选拔程序及方式;差额推荐、差额酝酿、差额考察、差额表决)办法选拔县区长1人、乡镇党政正职23人;探索多渠道推荐干部方式,7月,采取“海选”方式在全市公开推荐干事创业优秀干部人选,通过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社会举荐等方式,对承办重点工作、招商引资、维护稳定等实绩突出的干部进行推荐,并在年度考核时进行实地考察,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采用竞争上岗方式在市财政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选拔了10名副县级领导干部;采用“两推一述”方式(两次会议推荐加干部个人演讲陈述)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拔了主任。坚持事业选人、人岗相适的原则,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对市直24个单位正职进行了交流,县区与县区之间、与市直部门之间交流县级干部14人。认真落实中央“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研究制定了对县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办法,以科学考核导向科学发展。改进干部考察方法,对拟提拔重用、在现任职位不满两年的干部进行延伸考察,提高了考察的准确性。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对上年公选的20名“80后”正科级干部进行重点培养,选派9名市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区、乡镇挂职锻炼。(2)超前防范,从严监督,选人用人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根据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市委书记选人用人行为” 试点,同时选择阳信、无棣、沾化、博兴4个县开展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积极探索规范“一把手”用人行为的有效措施,确定了“三提三不提”(只提调整原则,不提调整意向;只提选任标准,不提具体人选;只提选任要求,不提选任范围)的硬性规定。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全面实行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一人一表,一事一记,实行责任到人、责任追究。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办法从地方党委延伸到市直所有有干部任免权的单位党组(党委),在年度考核述职述廉时,市直单位党委(党组)要同时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对党委(党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提拔重用干部进行民主评议。认真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行动计划”,探索治庸治懒的有效措施,在博兴县探索实行了县直部门班子任期制和全员竞争上岗制度, 当半数以上班子成员达到5年任期时重新考察任命,正职等额选任,副职全员差额竞岗, 激发了干部活力。开通“12380”举报网站,实行违规用人举报查实奖励办法, 认真受理群众信访举报,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3)创新方式,注重实效,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以小班办学、专题培训为主,面向全国选师,针对需求选课, 举办科级干部进修班2期、新任县级干部培训班和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1期,新农村建设、服务业发展等专题培训班9期,分期分批对全市领导干部进行了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探索实行项目招投标等培训方式,优化了培训资源。坚持“每月周末大讲堂”制度,与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先后邀请国家统计局总会计师姚景源、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和著名党建研究专家、经济学家、原红旗出版社副总编黄苇町教授,就当前经济形势与对策、科学发展观等做了专题辅导。加强“滨州市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的维护管理,把参学对象由县级以上干部扩大到县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 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共2100多人,开设课程15类、656门, 增强了干部选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4)强化服务,精细管理,干部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夯实。 年内审核、扫描录入数字化档案146卷。完成了2004~2008年度统计资料汇编,全市党内统计、干部统计年报表均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招录省委组织部选调生64人,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12人,录用公务员413人、事业单位人员430人。办理因公出国政审手续262人次,因私出国审查手续50人次。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1)着力完善“书记抓、抓书记”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实行了市县乡党委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等制度,探索试行了基层党建工作巡查、“三级”承诺等办法,较好地落实了基层党建工作县区委书记“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完善乡镇“三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十项指标、基层组织建设十项指标、社会和谐稳定十项指标)考核办法,进一步调动了乡镇党委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突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按照不低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0.5倍发放岗位补贴和绩效补贴的政策要求, 为全市5087名村党支部书记提高了报酬待遇, 年均补贴达到9990.5元,并统筹提高了其他村干部的报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了村党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机制。拓宽村干部选任渠道,鼓励和支持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到后进村任职,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批示肯定,专期编发《组工通讯》介绍推广。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454名大学生“村官”有76人被发展为党员、1人任村党支部书记、 14人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活力。统筹加强其他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覆盖面得到有效扩大;实施社区党建“提升工程”,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战斗力。(3)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深化和完善“民主议政日”活动,形成了“两定两议两保障”(“两定”即村党支部定议题、定程序;“两议”即全体党员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两保障”即监督保障、经费保障)工作法,进一步完善了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被评为“2009年度山东组工创新奖”。推广完善了“1+5”(“1”即“民主议政日”;“5”即“公推直选、大事票决、要务提案、质询监督、民主评议”五项党员意愿表达制度)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拓宽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这一做法由博兴县先后在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省、全国组织部长培训班上作了介绍,并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进行了现场观摩。(4) 做好基层党建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发展党员向县区委组织部报告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了党员发展质量。进一步规范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确保了党费的及时足额收缴和管理安全。提高建国前入党老党员补贴标准,并改用“一卡通”方式统一发放。扎实做好流动党员管理、群众信访等工作。(5) 远程教育工作实现创新发展。深化“农企对接”工程,辐射到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以及2000多个村居,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健全远程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实行了数字化电视网络、有线电视模拟信号两种入户模式,提高了远程教育学用效果。配合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制播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课件,增强了活动成效。全市课件上报数量和采用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1)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人才目标管理体系。制定完善了农村实用人才、企业家后备人才、创新团队等人才目标管理体系,科学评价、目标管理、督查考核“三位一体”,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在全省组织部长培训班上进行书面经验交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人才需求调研分析,编制了《滨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09—2020) 》《滨州市“十二五”人才强市战略研究》等。(2)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根据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制定了引进海外人才“526”工程,计划用5年的时间,全市引进500名左右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其中20名左右纳入省第一层次人选, 60名左右纳入省第二层次;规划建设9个省级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从日本引进的高三阳博士列入省第一层次人才计划。 (3)统筹推进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农业专家《联系卡》制度,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户等提供各类咨询、服务5000多人次。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出台《滨州市优秀创新团队评选表彰办法(试行)》,全市新增创新团队16家。扎实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管理试点工作。 牵头抓好“市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 “市首席技师”“市优秀创新团队”“市乡村之星”等各类评选表彰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
努力打造模范部门、过硬队伍,部机关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组织部门先后在各级党报党刊上发表反映党建工作的文章100多篇;中组部《组工信息》采用稿件15篇,领导批示12篇;《山东组织工作》采用稿件25篇,其中正刊16篇;《山东组工信息》采用稿件67篇,领导专报1篇。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9年,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在全市党员中分两批精心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称学习实践活动)。首批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在市、 县两级开展,自3月3日正式启动,历时半年,共有368个县级以上领导班子、 3428个基层党组织、5.8万名党员参加,活动总体满意度达到99.9%; 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在乡、村两级开展,自9月3日开始,涉及5100个基层单位、11.2万多名党员。在活动中,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最生动的实践,突出“科学发展、追赶超越”主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问题,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得到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和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等领导的肯定。

【“两定两议两保障” 工作法获省奖】 2004年开始,滨州市以“党员集中活动、村务财务公开、村民(代表)议事”为主要内容,在全市农村创新推行“民主议政日”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两定两议两保障”工作法,从体制机制上强化了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了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村民有事能议、有事会议、议事能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科学发展。这项工作被评为“2009年度山东组工创新奖”。(1)“两定”。每月5日前,村党组织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民主议政的议题和程序,主导整个民主议政过程。定议题。对群众平时向村党组织反映的情况、村党组织成员“串门拉家常”等渠道听到的群众意见, 记好“民情笔记”,在市里统一规定的5日“民主议政日”活动前几天,梳理列出“村情民意”清单,通过村党组织成员划片、无职党员和村民代表联系户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同时实行党员日常事务提案制度,党员可随时就村级党务、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等问题,以党员个人提案或联名提案的形式,向村党组织提出建议。通过“广泛听取民意—初步梳理民意—深入征求民意—集中汇总民意”“两上两下”的方式,村党组织尽可能地把党员、村民的意见收集准、全、细,结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民主议政的议题。定程序。根据议事的内容和性质,村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 确定议事程序,原则上统一安排在每月5日进行民主议政,遇有重大紧急事项随时组织民主议政。对党务,通过党内民主程序来解决;对村务,通过村民自治机制来解决。对村级一般性事项,与村委会沟通后实施,向村民公开;对村级重大事项,与村委会酝酿商议,大多数班子成员取得一致意见后,拿出初步方案,提交全体党员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公示反馈,组织实施。村党组织研究确定议题和程序后, 及时向乡镇党委报告备案。(2)“两议”。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每月5日,全市农村都先后召开村全体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把党的主张和群众意愿有机统一起来。全体党员审议。由村党组织负责召集,村全体党员参加,讨论决定党内的重大事务,审议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审议需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事项。对村党组织工作计划、党组织换届方案、发展党员等党内重要事务,以及需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村党组织认为有必要或半数以上党员联名要求票决的事项,必须进行票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审议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凡是有关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务收支、集体资产处置、土地承包经营、宅基地审批使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生育计划安排、种粮直补和国家其他补贴情况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村民关心关注的问题,由村党组织、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参加,充分发表意见,根据所议问题的性质,举手表决或无记名票决,经半数以上同意形成集体决议, 体现多数人的意愿。(3)“两保障”。在村级民主议政时,乡镇党委全程进行引导、监督和规范,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有序开展。监督保障。乡镇党委为每个村确定一名包村干部,全程参与村级民主议政的各个环节,监督村“两委”按确定的议题、程序组织民主议政,指导党员、村民(代表)依法行使权利、讨论表决,发现影响发展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抓紧研究解决,并督促检查各项决议的落实。经费保障。由乡镇财政从村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经费,并对经济薄弱村给予一定补助,用于村级民主议政活动。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批示滨州经验】 2007年开始,滨州市针对县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一批到龄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资源赋闲,而一些“后进村”缺少带头人的实际,以“后进村”党支部书记职位为平台,引导和鼓励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到村任职,在整建“后进村”中积极发挥作用。至2009年底,全市先后有57名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整顿转化后进村52个。这一做法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批示肯定,专期编发《组工通讯》介绍推广。(1)摸清底数、 双向选择。将每年的4月份定为“农村后进班子集中整建月”,对集体经济薄弱、班子软弱涣散、群众信访难点等“后进村”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工作台帐;同时摸清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底数,单独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后进村的后进原因和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优势,按照“双方愿意、双向选择”的原则,采取“个人自愿与组织决定” 相结合的办法,积极鼓励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到村任职。(2)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各县区结合实际,研究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进一步调动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惠民县对到村任职、工作实绩突出的非领导职务干部,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棣县到村任职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在保持原单位工资待遇不变的基础上,同时享受本乡镇村支部书记的经济待遇,年终考核成绩突出的加倍奖励;滨城区对到村任职的非领导职务干部,除在经济、政治方面外,在退休安置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3)配套帮扶支持。探索采取部门帮扶、乡镇联系、企业对接等方式,支持非领导职务干部治理整顿后进村。市、县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在融资、招商、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重点倾斜、重点支持,帮扶情况年终考核评比; 乡镇党委确定1名班子成员联系非领导职务干部任职村,定期现场考察、实地走访,积极为其排忧解难;选择符合农村产业特点的企业进行对接,解决农村党员群众致富无项目、发展缺资金等问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海选”干部】 2009年7月1日起,为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弘扬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作为合理运用民意、改进组织工作、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措施之一,市委组织部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推荐干事创业优秀干部人选,用半个月的时间集中收集了各方面的推荐材料。 (1)突出干事创业。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前提下,引导大家把工作实绩作为推荐的重要依据,凡是市、县区、乡镇(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不限年龄、职级、学历、资历等,重点突出三类:主办或参与市、县区重点工作或重点项目建设成绩突出的;在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引进项目、资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均可作为被推荐人选。(2)坚持民主公开。在向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各高等院校下发通知的同时,在《滨州日报》《鲁北晚报》、市电视台、市委组织部网站等媒体发布信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鼓励各单位和干部群众踊跃荐贤举能,干部本人也可自荐,推荐时可以寄送书面材料,也可发送电子邮件,让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选人荐人。收到的干部人选中,单位组织推荐的约占80%, 干部群众个人或联合署名推荐的占20%。(3)注重实绩考核。对推荐材料,要求写明被推荐人选的姓名、出生年月(或年龄)、所在单位及职务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干事创业的主要实绩。组织部门对推荐人选的实绩情况进行考察核实,建立优秀干部实绩档案,并与已有的干部实绩档案相印证,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累计收集到各级各单位报送的优秀干部人选800余人,其中符合第一类条件的人选400余人、第二类的人选200余人、第三类的人选200余人。

【建设高成长型企业管理队伍】 2009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选择了7家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年经营利润率10%以上,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支持政策,有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作为培养对象,实行服务联系卡制度,协调职能部门落实财政、信贷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融资3.8亿元,培植创新团队2个,解决实际问题58个。
(巴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