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8&rec=143&run=13

【概况】 2009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59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3家、卫生院69家、诊所(医务室)221个;卫生技术人员158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280人,注册护士5143人,全市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88人; 卫生机构床位数13730个,每万人拥有床位数37.11个。村卫生室1533个,乡村医生5671人。 全市卫生机构总资产42.99亿元,房屋建筑面积114.64万平方米,卫生机构总收入24.42亿元,总支出23.38亿元。各级医疗机构完成诊疗人数667.84万人次,收治住院35.81万人次。

【疾病预防控制】 2009年,全市全力做好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救治措施,强化业务人员知识培训和全民健康教育宣传,全面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对疫点疫情的及时处置,构筑起了横到边、竖到底的防控救治网络。至年底,全市累计发生手足口病病例2836人,其中重症55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全省最低。全力打好甲型H1N1流感阻击战,妥善处置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做好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全市共隔离发热病人4196人,报告甲型H1N1确诊病例174例,危重症病人26例, 死亡4例,全市接种甲流疫苗8.76万人次,无异常接种反应报告。继续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艾滋病重点人群抗体筛查和高危干预力度,全市无霍乱疫情发生,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寄生虫、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同步加强。全面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建卡建证率达100%, 全市各县区全部实行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接种率均达95%以上。继续做好脊灰和风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接种率均在98.5%以上。

【卫生应急救援】 2009年,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运行平稳,共调度急救车辆4.08万辆,救治病人3.49万例,调度指挥重大事故事件60起,在全市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中发挥了“生命线” 的作用。培训急救医护人员近400人,先后对各县区开展实兵演练,积极开展服务对象随访工作,进一步规范急救车辆车体标示,急救医护人员、驾驶员工作服装全部实现统一。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09年,争取医改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以上补助资金4739.6万元。全市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2382人次,占全年计划数的95.28%,居全省第二位。10月,正式启动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和全市乙肝疫苗补种项目,筛查35岁至59岁农村妇女1850人,完成乙肝疫苗应接种人群摸底工作,出台了全市农村妇女补服叶酸和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的实施方案。

【农村卫生】 2009年,规范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参合农民达288万人,参合率98.82%,较上年上升3.03个百分点。在全市统一实行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取消家庭账户,统一诊疗目录和新农合药物目录,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确保了基金使用安全。全市累计为参合农民补偿医药费用3.09亿元,参合农民受益率198.83%, 其中1383人获得万元以上补偿。大力实施家庭医生保健服务,全市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195.82万份,占农村居民总数的68.75%。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重点人群(慢性病人、恶性肿瘤病人、精神病人、残疾人、育龄妇女、0~7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得到定期随访服务。

【社区卫生】 至2009年底,全市累计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1处,其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52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全市所有居民。 全面落实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市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78.84万份、占城镇居民总数的88.9%。

【妇幼保健】 2009年,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全市实查已婚妇女70余万人,检查率94.1%。 “爱婴市” 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9.13/10万和4.71‰以下。

【医政管理】 2009年,全市继续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医疗规范化文本建设,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实行20余种病例的单病种限价,二、三级医院门诊人次增幅明显。严把医疗机构准入关,规范医疗从业人员管理。全年共审批、变更、校验医疗机构34家,完成1968名医师和1515名护师执业资格考试,审核注册医师426人, 变更注册医师178人,完成护士注册581人。继续完善对非法医疗广告的监测工作, 全年共监测非法医疗广告370余条次。加大医疗执业行为监管力度, 在全市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810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80份, 行政处罚74家,取缔非法医疗机构31家。进一步规范医疗用血行为,健全完善采供血网络机制,确保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全市无因供血而感染疾病事件发生。实施卫生强基工程,进一步理顺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帮扶关系。全市共组织卫生下乡队伍487支, 派出卫生技术人员6830人次,捐赠医疗设备400台件,价值达670万元,设立惠民病床670张,扶贫金额810万元。

【卫生监督执法】 2009年,全市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共发放各类卫生许可证1.46万余件,组织从业人员健康查体6.24万人,检出“五病”(伤寒、痢疾、肝炎、 结核、化脓性皮肤病)人员525人,调离率100%;抽检各类样品8478份,处罚非法经营业户294家。 积极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管理率达50%以上。 加大职业卫生监查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四个一”工程(给企业送一部职业病防治法律、与企业签订一份职业病防治书、给劳动者一份职业卫生告知书、建立一套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监督覆盖率100%。

【爱国卫生】 2009年,全市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集中管理月活动,共组织各类整治活动40余次。至年底,全市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301.65万人,改水受益率达99.75%, 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为95.84%;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数54.63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64.94%,较上年提高5.48个百分点;鼠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卫生先进创建工作成效卓著,全市共创建省级卫生单位6个、省级卫生乡镇5个、省级卫生村27个、省级卫生户20个。

【卫生行风建设】 2009年,全市深入开展“两好一满意”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自学、讨论交流、听取专题讲座、深入基层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着力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强化行业行风建设。活动期间,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39次,党员集中学习72期5514人次,撰写心得体会831篇;发放征求意见函120余份,征集意见建议50余条,落实整改措施22项24条,完成调研报告32篇。 积极将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基层,全市共13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15名党员参加到活动中来,市卫生局和邹平县好生镇卫生院被推荐为卫生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先进集体,邹平县好生镇作为山东省基层代表,参加了卫生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座谈会,并就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做了会议交流。

【科技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 2009年,全市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市直医疗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24名,其中23人为硕士研究生。鼓励支持医学领域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全市共有5项技术入选省卫生强基工程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项入选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组织全市45个专业的356名住院医师参加了全省阶段考核。 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力度,委托潍坊医学院举办了全市第一期由40名乡镇卫生院院长组成的培训班。 258名乡村医生在滨州职业学院进行了脱岗学习。继续开展社区技术骨干培训,为各县区3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全科医师32名、 社区护士39名;连续组织了3期城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班,培训全科医师210人、社区护士130人。

【第十一届全运会医疗卫生保障】第十一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柔道项目比赛是滨州市有史以来承办的最大体育赛事。市卫生部门就此制定了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医疗保健等项工作预案39个,先后组织开展了全运会场馆及签约酒店卫生安全风险评估、供水卫生监测、病媒生物密度检测、重大传染病事件风险评估、麻醉药品市场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赛前监测整治活动。全运会正式比赛期间,对运动场馆、定点酒店等一级保障区域实行24小时驻点监督服务,共为1.06万人次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来宾、媒体记者等提供了卫生安全保障;对一级保障区域之外的二、三级保障区域实行网格化监管,共出动卫生监督员1083人次,检查餐饮单位、公共场所、医疗机构1980家, 饮用水单位114户次。确保了赛场和签约宾馆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圆满完成了医疗保障和救治任务,先后有8个集体和27人受到省、市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