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7&rec=117&run=13

【概况】 2007年,全市气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公共气象、安全气
象、资源气象”为理念,以“强化气象服务,造福滨州人民”为指导思想,“推进改
革、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构建和谐”,深入开展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现代
气象业务体系,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实现了滨州气象事业
的又好又快发展。 在省气象局综合目标考核中,市气象局进入全省前6名,并实现了
位次前移, 获优秀达标单位称号。市气象局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6个县气象局保
持市级文明单位,全市气象部门继续保持市级文明行业称号。
气象基础业务。基础业务质量稳步提高,市局获得全省气象服务先进集体、信息
网络业务管理、 预报业务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有2个单位获地面测报集体优质单位称
号, 全市有3人获全国地面观测优秀值班员称号,有25人次创全省地面测报连续百班
无错情,2人次创农气测报连续百班无错情,1人获得全省电视降水预报竞赛优胜个人
称号。 加强了气象观测环境保护工作,全市7个气象观测台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
观测环境均在当地规划部门进行了备案。努力构建研究型业务,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和
交流论文19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参加全国学术交流2篇。在市委、市政府进行的综
合表彰中,市局先后被授予全市“优质服务奖”“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政风行
风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无棣县气象局被授予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
体,市气象台被授予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功,4人被记功或嘉奖表彰。
气象现代化建设。 全市共投资160多万元建成了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的87个加密自
动气象站,实现了市、县、乡三级气象资料共享,气象灾害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投
资60万元建成了DLP电视天气预报会商系统;投资110万元建成了山东首部地市级移动
气象台,气象现场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投资20万建成沿海梯度风观测项目,推
动了风能资源开发和利用。
气象服务。 (1)坚持把为领导决策提供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市气象台共发布各
类预警信号115次,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常规天气情报57期、台风天气公告2期、连阴
雨天气公告1期、上报呈阅件2次、非常规天气情报近50期、雨情服务53期、报送红头
服务7期。特别是3月3~4日渤海温带气旋风暴潮期间,市气象台充分利用沿海加密自
动站实况资料和天气形势分析,认为北部沿海出现破坏性风暴潮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并就北部沿海风暴潮情况向市领导做了特别解释说明,领导及时决策,人员在县城待
命, 避免了人力、物力损失。5月23号以后,降水稀少,旱情发展迅速,气象台及时
向市政府递交了重要天气公告呈阅件,市政府根据气象台建议,及时下发了引黄抗旱
的紧急通知, 保证了夏播的顺利进行。(2)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服务的重
点,积极开展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市、县区两级气象部门全部建立了面向各级领
导的手机短信决策服务平台,做到了第一时间监测、第一时间预报、第一时间发布、
第一时间服务。 (3)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积极作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保障
工作。认真落实气象应急工作,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地市级应急保障移动气象台,进一
步制定完善了气象应急工作预案,建立了应急机构,确定了应急值班电话,重大天气
各级领导亲临一线,坐镇指挥,组织协调,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充分利用建成的移动
气象台,积极做好国际马? 松比赛、沾化冬枣节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11月19日,单
寺油井井喷事故,滨州市移动气象台接到市安监局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成立
专家组实施应急气象保障,为村民疏散提供决策依据,受到市安委会、滨城区领导的
好评。
人工增雨防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人影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管理,确保安全,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搞好增雨,适时开展防雹作业。从1月25日人工增雪作业开始至9月
27日的增雨作业, 全市共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20次,发射火箭弹60枚,炮弹4300
发,累计防雹防护面积4780平方公里,减少损失5400万元,增雨受益面积5525平方公
里,增加降水2500万立方米,最大限度的减轻了农业灾情,有效地缓解了全市旱情,
为防灾减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防雷减灾工作。全市气象部门把开展防雷安全整治工作作为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
内容抓实抓好,先后组织开展了学校、危化品企业、房地产、较大企业等行业的防雷
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一批防雷安全隐患。积极协调,防雷安全政策环境进一步
优化。 5月24日,市安委会下发了《全市2007年滨州市防雷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滨
安发〔2007〕 11号),6月11日,市气象局联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加强学校防雷工
作的通知》 ,对全市学校防雷安全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自6月上旬起,市气象局联
合安监、教育等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了防雷安全专项检查
并取得显著成效。 9月底,市气象局对中小学校、市区重点区域及较大企业、危化品
企业落实防雷安全情况进行了再检查、再督促、再落实。
规范行政许可。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已全部纳入了市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
行政审批窗口建立起了规范的行政许可制度,公开了办事指南,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受
理行政许可事项,建立完善了行政许可台账,并对办结的许可事项在市公共行政审批
服务中心网站上进行公示。年内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86件,其中施放气球活动审批79
件,防雷设计审核审批6件,防雷竣工验收1件。

【全省首家市级抢险救灾移动气象台在滨建成】 2007年9月,投资110万元,建成山
东省首家地市级抢险救灾移动气象台。该移动气象台依托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气
象探测技术等,通过科学的设计和链接组成一个涉及卫星定位、现场获取多要素气象
信息、制作针对性很强的现场气象服务产品的有机体,主要有改装的气象监测指挥车、
专业的车载气象观测系统、集成化车载综合信息加工处理指挥系统、车载监控摄像设
备、车载移动通讯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等组成。系统具有现场气象常规气象要素采集、
储存、显示,气象信息接收、浏览功能,现场实景采集、传输,与市气象台的电视电
话会商及现场指挥,现场天气预报产品制作发布等功能。建成的抗灾救险移动气象台,
可以实现为滨州市乃至黄河三角洲地区突发应急事件的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气象保障,
为组织抢险救灾和重大政治活动、文体活动等提供现场服务,并将极大地提高对突发
公共事件的保障能力,降低突发灾难事件的损失,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协济价值。
在滨州国际马?松比赛、沾化冬枣节和单寺井喷现场发挥了保障作用。

【开通“重要气象信息决策短信服务平台”】 2007年,为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防灾
减灾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第一时间向政府领导发送重要气象决策服务信息,为各级政
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全市气象部门自5月31日起,开通了“重要气象信息短信
决策服务平台”。 其服务对象包括市、县区、乡镇、村四级领导和农村中小学校长,
达6984名,基本上解决了气象灾害信息传递滞后、覆盖面? 的问题。该平台的开通有
效的保障了决策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建成虚拟演播室】 2008年2月,建成了虚拟演播室,从而结束了滨州市电视天气
预报节目只听其声不见其人的历史,全面提升了节目的档次和品位,使电视天气预报
节目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具有亲和力,使气象科技最新发展所
提供的服务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虚拟演播室技术是在传统色键抠像技术的基础上,充
分利用了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和视频合成技术,根据摄像机的位置与参数,使三维虚
拟场景的透视关系与前景保持一致,协过色键合成后,使得前景中的主持人看起来完
全融合于计算机所产生的三维虚拟场景中,而且能在其中运动,从而创造出逼真的、
立体感很强的电视演播室效果。虚拟演播室包括虚拟演播室系统及周边设备、非编设
备、电视墙、灯光、蓝箱等内容。该项目投资共90万元,约90平方米虚拟演播室的设
计,能够实现各种实时的真三维效果的虚拟演播室系统设备供应 (包括演播室灯光、
蓝箱、题词器、摄像机) 和系统集成。虚拟系统支持一个活动机位,主要用于每天天
气预报节目的拍摄录制,可以独立制作带主持人的电视天气预报。
(李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