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6&rec=139&run=13

【概况】 2008年,全市民政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宗
旨,扎实做好各项业务工作,民政事业实现了稳步推进。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2.6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7.97万人。两次提
高落实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政策, 城市低保标准月提高40元,达到月190元以上,月
人均补助水平达到140元以上; 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00元,达到年900元以上,月人均
补助水平达到50元以上。全市下拨、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447万元,救助灾区困难群众
8万多人, 救助城乡大病患者1731人次,资助9.1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
763户困难群众建房1612间。 全市敬老院改造工程自2005年10月全面启动以来,市、
县区、 乡镇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列为重点工作,全市共投入资金1.5亿元,新建
院民住房和功能房4619间,维修改造1152间。至年底,全市83处敬老院有78处完成建
设任务, 38处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为一级敬老院,占全市敬老院的46%,农村五保老
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2.8%。同时,开展了敬老院“管理服务年”活动。
城乡社区建设。全市建成城市社区70处,农村社区53处。邹平县、经济技术开发
区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县区。以“创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为契机,
全面提高和改善了社区的办公服务用房、人员待遇和管理服务水平,“有钱、有人、
有地方”办事问题得到改善。
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滨州市首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双拥共建水平不断提
高。各县区均出台并实施了《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给广大优抚对象提
供最大的优惠和便利。全年妥善安置了1006名城镇退役士兵,其中通过技能培训,有
503人自谋职业。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 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1.3亿元,保持了平稳发展。开展社
会福利“重生行动”、慈善“情暖万家”救助特困群众项目和“朝阳助学”活动,共
资助善款227万元,救助城乡特困家庭5666户,帮助340余名高考特困新生顺利入学。
向17所敬老院赠送100辆轮椅。
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管理。市社会组织促进会成立,为全市社会组织发展搭建起
了新的平台。加大执法查处工作力度,依法撤销了26家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或年检不
合格的社团。 加强对殡葬行业的管理,全市火化率保持在98%以上。婚姻登记和收养
工作规范有序,邹平、惠民、沾化县婚姻登记处被表彰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单
位。无棣县、滨城区婚姻登记处被表彰为全省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
抗震救灾工作。2008年,抗震救灾工作成为民政工作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全市
民政系统共有27名干部先后选派赴四川北川县,其中市民政局派出两名副局长和两名
科长。全市共接收捐赠款和物资折款1.42亿元,创造了全市救灾捐赠历史上的最高纪
录, 向灾区拨付和调拨捐赠款物1亿元,为灾区捐赠棉衣被1.11万件。市民政局被省
民政厅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抗震救灾取得显著成绩】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后,滨
州市民政局迅即展开工作,立即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抗震救灾捐
赠办公室, 接收市直单位的捐赠款物,统一协调全市救灾捐赠工作。5月13日起,在
全市范围内捐赠活动。 全市共接收捐款和物资折款1.42亿元。5月20日,按省援川办
要求在一天时间内紧急安排调运一火车皮方便面、面条和酱菜等救灾食品运往地震灾
区。6月1日,从外地紧急采购50吨优质大米,连夜驱车运往禹里乡,解决当地群众的
基本生活。7月17日,组织两辆大货车,将价值37.08万元的食品、药品等一批救援物
资运往对口支援的北川县禹里乡,并紧急调运20万平方米的蓬布和10万平方米彩条布,
支援地震灾区。 同时,配合有关部门,采购了20多个品种,价款达150多万元救灾生
活用品。累计筹集帐蓬2850顶、调出1350顶,活动板房2057套,调出1022套。向各县
区下达《滨州市援川抗震救灾物资调拨单》14份。向省援川办申请办理救灾物资运输
手续共19项,涉及车辆40辆。向省援川办申请办理赴灾区救援人员客运手续12项,涉
及12辆车,84人次。将各县区自愿捐赠的价值80万元毛毯和价值67.2万元的药品紧急
调运灾区。市民政部门强化管理,规范捐赠款物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
业捐赠法》及有关法规政策,与市财政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联合起草了《滨州市抗
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以市政府文件下发,对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使
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捐赠款物专账管理,专户核算,专款专用,使用呈批单拨付捐赠
款,期间,共使用呈批单拨付捐赠款852.13万元;制定出台了《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
用暂行办法》,对捐赠款物实行专账管理,专人负责,做到账款相符,账目清楚,并
向捐款人出具了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和慈善总会的捐赠证书。捐赠活动期间,每
天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救灾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
会监督。年内,市民政局及市慈善总会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并给
3人记二等功,2人记三等功,2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农村敬老院建设】 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率”的
目标,2005年以来,全市对农村敬老院进行了集中改、扩、新建,改善了供养条件,
提高了集中供养能力,为五保对象提供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生活安逸、颐养天年
的场所。 至2008年底,全市共投入资金1.5亿元,新建院民住房和功能房4619间,维
修改造1152间,全市五保对象供养率达到72%。(1)2005年10月15日,市政府召开了
全市敬老院建设专题会议。2006至2008年,市委、市政府连续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和
敬老院建设列入全市重点工作,定期听取汇报,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各县区、乡镇党
委政府也高度重视,把敬老院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列入“民心工程”,各县
区都成立了敬老院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2)2005年9月下旬,市民
政局和市财政局,组织专人分两组对全市所有敬老院占地面积,现有房屋间数、乡镇
五保对象人数,计划建设情况等基础资料进行调查摸底,制定了敬老院建设实施方案
及市以上敬老院建设资金补助计划,决定将省、市补助资金捆绑使用,对乡镇敬老院
建设实施分类补助,对邹平、博兴两县每新建一间院民住房补助3000元,维修改造一
间院民住房补助1500元;对惠民、阳信两县每新建一间院民住房补助6000元,维修改
造一间院民住房补助3000元;对开发区、滨城区、无棣、沾化县每新建一间院民住房
补助4000元,维修改造一间院民住房补助2000元。各县区组织乡镇一把手到烟台、济
南等地学习敬老院建设先进经验,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建设实施方案。(3)全市
采取财政扶持一块、福彩公益金拿一块、慈善捐款补助一块、社会捐助一块的办法筹
措敬老院建设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对全市敬老院建设资金的支持。市级财政投
入专项资金300万元, 市级福彩公益金投入440万元,市慈善资金投入100万元,争取
省财政专项资金705万元,省福彩公益金1125万元,争取民政部“霞光计划”10万元。
至年底,全市共投入敬老院建设资金1.3亿元。(4)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开展
敬老院“管理服务年”活动,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8年10月,全市
38处敬老院通过省民政厅一级敬老院验收, 省一级院占全市敬老院的46%。2008年,
全市共有五保对象8689名,发放供养资金1800万元,集中供养标准达到2000至2800元,
分散供养标准达到1200至1600元。

【“二园三中心” 建设】 2008年,滨州市民政局确定“二园三中心”(渤海革命老
区纪念园、老年养生园(老年公寓)、优抚医疗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综合服务中心。)
民政事业发展平台的总体思路, 积极谋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1)渤海革命老区纪
念园,完成了定格定编任务。由市民政局承建的人民英雄群雕、烈士英名录碑廊、纪
念广场、西大门等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资710万元。(2)老年养生园进行选址
等前期工作。(3)社会福利中心。8月28日,滨州市儿童福利院奠基,社会福利中心
建设全面启动,滨州市福利院和滨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随即进住和开工建设。
(4) 优抚中心建设,复退军人医院更名为优抚医院,将医院功能由单一为复退军人
精神病患者服务,提升到为全市优抚对象医疗康复服务,兼有内、外、妇科及中医科
的综合性医院,并利用现有土地,扩大规模,进行软硬件改造升级,逐步建成承担优
抚对象休养、 治疗、康复、服务等综合工作的优抚中心。(5)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完
成选址。

【地名管理】 2008年,全市地名系统团结合作,努力开拓,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
工作任务。2008年10月,市地名办在创建文明城市中被滨州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
功。
地名规划命名。2008年12月1日,滨州市政府以滨政发[2008] 67号文件,在2004
年市政府已对城区主干道名称进行重新命名的基础上,将15条次干道报请市政府进行
了补充命名。并对滨州城区新建居民小区申报,及时批复命名16个。
地名标志设置。年内,新命名地名1536条,新设置地名标牌1.98万块,补充村庄
名称标志567个, 整修村庄名称标志1088个,更新地名信息2353条,累计完成街道命
名和设标的乡镇驻地49个、 村庄796个。10月,博兴县在胶南召开的全省地名规划培
训班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12月上旬,滨州市的做法在省厅区划地名处和地名研究所
召开的9地市区划地名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至年底,全市市区、县城设标工作已基
本完成, 乡镇驻地已完成60%,其他乡镇驻地和示范村的地名规划和设标工作在积极
推进中。
地名规范、地名文化。年内,编印《滨州市区划地名简册》5000册,印发市、县、
乡三级使用。其内容包括自然村和村委会、居委会、社区以上的政区和居民地地名的
辖属关系、位置、人口、耕地、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以及市区街道名称及其沿街门
牌号与单位名称对照表,地名管理的现行文件选编等。按照省厅的部署,组织多方收
集征稿《山东地名故事》书稿98篇,经过筛选整理上报省80篇,上报稿率为17个地市
中最多。
地名信息化服务。2008年,地名数据库建设完成了第一期上报任务。地名网站和
地名触摸屏基本上运行正常。市和全市7个县区建有8个地名网站、设有16台地名触摸
屏。地名公共服务电话(包括地名办公室和地名办主任手机号)畅通,随时解答地名
或地名业务咨询6000人次。督导各县区对地名网站和地名触摸屏的运行和资料内容更
新,指导协调县区与网站、触摸屏制作的技术人员进行对接检修维护。及时更新《滨
州地名网》资料内容,保证了地名信息内容查阅的现实性。
服务创建文明城工作。市创建文明城工作部署后,针对东区、西区新建区街道路
名牌缺损较多的情况,督促投资商对已经招商的300余块路名牌进行全面涂漆、刷新、
维护,并按照测评范围内的路口按每路口不少于2块的最低要求新设置路名牌209块;
“空缺白板”广告位,全部换制成了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公益广告口号画面,并在检
查测评前利用路名牌广告位面广量多的优势集中进行创文明城公益宣传;指导滨城区
地名办公室申请区财政拨款15万元,在其分工负责的渤海五路以东区域,设置单立杆
路名牌181块, 做到了辖区内街道每路口4块全覆盖。6月,将道路命名、设置路名牌
的文件及工作资料和图片、照片上报市创文明城办,一次性审查成功。城区街道名称
及其标牌测评项目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测评验收。
(周其东)

残疾人工作

2008年,全市各级残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残疾人就业、扶贫、
康复等各项业务工作,努力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状况,残疾人就业、扶贫、
维权等业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在乡、村两级残疾人
组织配齐工作人员、 改善办公条件、完善工作制度,全市80%的乡镇达到了标准化建
设的要求。 市残联于1月21日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残联领导机
构,推举生了市残联执行理事会。3月5日至9日,举办全市残联理事长培训班。
残疾人就业工作。⑴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各级利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次),培训
残疾人1300余名。 技术学院特教系2008届招收学员115名,市特教学校开设了盲人按
摩中专班和实习基地。⑵残疾人就业。多渠道安置500名残疾人到企业工作,帮助300
名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扶助近千名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农村残疾人从业率达到
80%以上。 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地税代收大幅增长,财政代扣顺利开展,全年
全市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400余万元。
残疾人康复工作。 年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600余例,其中免费复明手术800
例;为70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语训聋儿46名,培训聋儿家长50名;智残儿童康
复训练60名,培训家长30名;为14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了免费手术;肢残康复训
练100名;残疾人辅助用具供应2520件;在滨城、惠民、沾化、博兴、邹平5个县区开
展了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工作,1.44万名精神病患者受益并得到不同
程度的康复,其中免费住院病人40名,免费服药500名。全市2万余名残疾人得到了不
同程度的康复和服务。滨城区被省残联、省民卫生厅、省民政厅命名为省级康复示范
区。邹平县被省残联命名为省级白内障无障碍县。
残疾人扶贫工作。 (1)实施千户扶贫工程,动员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与一千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结对帮扶, 基本户户脱贫。(2)累计建立扶贫基地18处,
辐射带动600户残疾人家庭。 (3)实施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50余万
元, 为14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市残联与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市妇联联合各
界开展了“爱心在手指间传递”“我做爱心传递的使者”等活动,通过发送短信的形
式募集助残资金。活动共募集捐款4.34万元。举办了“奥运精彩我看见、我听见”爱
心捐赠活动,筹资向残疾人捐赠电视机160台、收音机270台,帮助贫困残疾人收听收
看奥运会与残奥会。
残疾人维权工作。全年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98件(次),处结率100%,没有上访
案件和重大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发生。5月18日至6月18日,与司法局联合开展
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 5月18日,组织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与12家律师事
务所上街进行了集中宣传与现场法律服务。
宣传文体工作。在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残奥会等重大节日、活动期间,加
强对有关法律法规、 优惠政策、康复知识、自强事迹等内容的宣传。选拔推荐作品7
篇(幅)参加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两
个,摄影作品《一名残疾孤儿的完美婚礼》被选送参加全国好新闻评选。组队参加首
届全省盲人象棋比赛,获总分第四名,棋手刘金春获个人第六名,市残联获组织奖。
(姬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