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面临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机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6&rec=10&run=13

黄河三角洲地域范围包括山东省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
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
和烟台莱州市,共涉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的六分之一。独
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黄河三角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陆地与天
津滨海新区最近距离80公里, 海上最近距离110公里,是滨海新区最重要的辐射和带
动区域。同时,它又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向北梯次转移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尤显
重要,但是在经济发展上却是这条沿海经济长链中最弱的环节。
一、黄河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见证了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经济成功崛起的奇迹。2008年,
中国最后一块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原则纳入国家
层面。随着规划的逐步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资金、项目必然向这一区域倾斜。滨
州作为黄河三角洲区域范围内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正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
发展机遇。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规划就已经形成,但由于种种原因,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提速。2008年,出于“探索高效、生态的区
域开发模式, 参与环渤海及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考虑,山东将投资1.5万亿加
速开发黄河三角洲。
2008年4月, 山东省出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提出黄
河三角洲发展的战略蓝图。 2008年9月,山东省又出台《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
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赋予黄河三角洲“对外承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机遇,服
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对内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城市圈,支持全省可持续发
展”的历史使命,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出框架性指导。
2008年11月初,李克强副总理到山东视察工作时听取了山东省委关于把黄河三角
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设想,并要求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各部委
共同修订完善开发规划,报国务院批准。
2009年3月24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一行,到滨州市就黄河三角
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他指出,中央已原则同意将黄河三角
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纳入国家层面,调研组将进一步明确黄三角在探索高效生态
经济发展途径、服务带动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发展。同时,帮助山东省修编、完善在去
年编制下发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其提升为国家级规划,报
国务院批准实施。
二、黄河三角洲大开发中滨州优势明显
滨州既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紧密层成员,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积极
搞好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具有独特的优势。
区位优势。 滨州扼居华北、 华东交汇处,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接河北沧州
“渤海新区”,东连半岛城市群,与天津“滨海新区”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圈、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滨州港又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惟一、最
近的出海通道,广阔的沿海区域可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提供产业转移腹地支撑。
资源和环境容量优势。 滨州拥有未利用荒碱地255万亩,240公里的海岸线,350
万亩负10米浅海,滩涂面积161万亩。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29种,其中石油储量6亿吨,
天然气储量164亿立方米。水产养殖110万亩,原盐年产量255.74万吨,是山东省重要
的原盐生产基地、盐化工基地和海水养殖基地。
交通优势。济青高速、滨博高速、荣乌高速、津汕高速和205、220国道穿越境内,
滨港铁路实现试运营,滨德高速、黄大铁路滨州段开工建设,滨州万吨级港口建设进
展顺利。滨州已成为连接华北、华东的全国交通枢纽之一。2007年,滨州被确定为国
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
产业优势。棉纺织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高等级道路沥青生产
能力全国第一的滨化集团,复合肥生产能力全国第一的鲁北企业集团,葡萄糖生产能
力全国第一的山东西王集团,活塞生产能力全国第一的盟威集团,印染能力全国第一
的华纺股份公司,毛巾生产能力全国第一的山东亚光纺织集团等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
企业在滨州迅速成长壮大。
自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启动以来,滨州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立足黄河
三角洲开发建设主战场这一定位,坚持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和载体,着力培育符合高效生态要求的产业体系,着力强化
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
2003年起,滨州聘请中科院有关专家制定规划,启动实施了黄河三角洲沿海生态
科技产业开发带的开发建设, 建成总长210公里的防潮大堤,新增土地63万亩,保护
滩涂开发100多万亩, 有效抵挡了两次大风暴潮袭击。先后有12家造船项目落户该区
域,中国北方中小型特种船舶制造基地已显雏形。盐业基地规模和水平大大提升,原
盐产量实现翻番。全市投运的发电机组总容量达到315万千瓦,已形成以500千伏为主
供电源,220千伏线路环网运行,1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辐射形供电的网络结构。水利
设施条件全面改善, 有大中型灌区13处,设计总引水能力每秒466立方米,设计灌溉
面积64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50万亩,受益人口359.6万人。
三、黄河三角洲基本建设浮出水面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浮出水面,一批围绕这些“新特区”的大型基础
设施建设也开始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一是在滨州港建设万吨级多用途和散杂货等泊位码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操
作的原则,在东营港建设5万吨级液体化工品泊位,并推动多用途和散杂货码头建设;
在滨州港建设万吨级多用途和散杂货等泊位码头; 在潍坊港规划建设5万吨级多用途
和散杂货泊位;在莱州港建设3个2万吨级散杂货泊位。
二是建设济南至滨州铁路、东营至滨州高速等;扩能改造滨州至港口铁路。铁路
重点建设黄骅至大家洼、德州至龙口、济南至滨州、博兴至广饶、潍坊至日照等铁路,
扩能改造淄东、益羊铁路和滨州至港口铁路、张东铁路,加快建设港口铁路、物流园
区和企业铁路专用线。公路重点建设环渤海高等级公路、东营至滨州高速、滨州至德
州高速、潍坊至日照高速、济南至乐陵高速,积极推进渤海大桥、套儿河大桥建设。
建设庆云-高青(青城)—淄川公路,改造东营-高青-邹平公路。
三是规划建设滨州大高机场。扩建东营机场,做好潍坊机场基地迁建工作;规划
建设滨州大高机场,建成区域性的支线机场。
四是积极支持鲁北国家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建设。将引黄渠系改造和建设列入省农
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增强引、蓄、调、节、用黄河水的能力。在科学论证的基
础上,建设一批平原水库及地下水库。对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市河道治理,
按总投资的30%安排省以上补助资金。 大型病险水库,省以上补助投资占工程总投资
的比例提高到60%;中型病险水库,省以上补助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45%。积极支持鲁
北国家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建设,在东营实施一批海水淡化项目。
四、滨州黄三角投资“洼地效应”渐显
2009年4月5日至8日, 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
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滨州市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各县区和有关企业共40余
人参会,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这一主题,签订贸易合同15份,贸
易总额达4亿余元;签订了近20份投资意向书,涉及金额达5亿余元;接待80余家有投
资合作意向的企业代表,众多企业代表纷纷当场表示,要求到滨州考察、洽谈合作项
目。
作为中国最后一块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以其明显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
产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及开发成本优势吸引了国内各省市的投资目光。滨州市发改
委根据省代表团的要求, 制订了详细的参会方案,西洽会滨州共有8个展位、38块宣
传展板,宣传内容包括市、县区情介绍,滨州经济开发区、北海新区、大高航空产业
园,各县区开发区,魏桥创业、远大板业、鲁北化工、愉悦家纺等14家企业的交流合
作宣传等。其中博兴远大板业、香驰集团,无棣珍贝瓷业,邹平三星集团,阳信鑫悦
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组织了现场产品展销。 在西洽会举办的省际联合合同项
目签约仪式上,共有13个省市区间的84个项目签约,山东省签约项目占23个,其中滨
州、 东营、潍坊、莱州等黄三角市县与其他地区的合作项目达 17个,黄河三角洲地
区投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
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滨州市代表团取得丰硕成果:三星集团油脂公司、西
王集团瑞雪公司、会仙药业集团的玉米油、无水葡萄糖和珍牡肾骨胶囊、珍贝瓷业、
鑫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共签订贸易合同15份, 贸易总额达4亿余元。在投资方
面,远大板业、惠民波涛化纤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近20份投资意向书,涉及金额达
5亿余元。 同时,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载体,滨州市的知名度进一步增
强。会议期间,滨州市发放了1000余份投资宣传与项目推介材料,接待80余家有投资
合作意向的企业代表,众多企业代表要求到滨州市考察、洽谈合作项目。博兴县参会
代表接受了陕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专访,对博兴县以及滨州市的投资环境等做了详
细讲解,加深了外界对滨州市的了解。
(纪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