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十一五”趋势分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5&rec=9&run=13

近年来,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各项政策,民营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张,经营领域不断拓展,发展层次不断提高,对
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作用不断增强,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2002年起,
全市民营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39.27亿元增加到501.2亿元,
占GDP的比重由40.3%提高到60.5%,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接近65%。 民营经济在繁荣城乡市场、拉动社会投资、扩大就业、增加政府税收、提
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认真总结5年来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
对推动全市经济实现新跨越具有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将是滨州市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这一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运行趋势、增长前景,
对于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协调、较快地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近5年滨州市民营经济情况回顾
200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滨州市实施“赶超战略”成效非常显
著, 部分经济指标跨入全市第二方阵。滨州市GDP从2002年的345.96亿元起步,几乎
一年上一个台阶。2004年跃上500亿元台阶,2006年越过800亿元,达到829.0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7.4%。 2003年至2006年, 人均GDP年均增长17.5%,
2006年增幅全省第一。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2年的14.30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45.12
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37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26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由2002年的2670元提高到2006年的437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6年已达到
273.15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民营经济的作用功不可没。
(1) 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
超百亿,达到120.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7%。200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首次突破40%,2004年占GDP的比重突破50%大关,2006年总量跃上了500亿元台阶,达
到501.2亿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60.5%,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20.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4.0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民营增加值所占份额由2002年的23.5%、
44.3%和49.8%,发展到2006年的21.0%、65.8%和65.4%,第二、三产业接近三分之二。
(2)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2003年至2006年,滨州市GDP分
别增长16.9%、17.9%、17.7%和17.4%,而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增长29.4%、22.2%、
22.4%和20.5%, 分别高于当年GDP增速12.5、4.3、4.7和3.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
贡献率分别为53.5%、55.7%、60.5%和66.7%,民营经济的贡献率达到近三分之二,成
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民营经济内部看,个体私营经济是其贡献率的主
要组成部分。 2003~2006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贡献率占到整个民营经济贡献率的
92.5%,而外商及港澳台经济的贡献率仅占7.5%。(3)在民营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
占居绝对优势,外商和港澳台经济所占比重较低。2006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达
454.2亿元, 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90.6%, 而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加值为47亿元,占
9.4%。由此可见,滨州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地个体私营企业及民间投资的推
动,很少依靠海外的力量,这种经济更趋于封闭型而非外向型。个体私营企业由2002
年的4.7万个调整到2006年的4.64万个, 从业人员由14.59万人增加到19.52万人,提
供的国税和地税收入由5.60亿元增加到47.50亿元。(4)民营经济在第二、三产业中
最为活跃,所占比重最大。从2006年滨州市民营经济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情况看,第
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一、二、三产业的
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为20.4、338.85和141.95亿元,占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
别为4.1%、67.6%和28.3%,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之和达到95.9%,比2002年提高6.3个
百分点。民营经济在第二、三产业中占有相对优势,一方面与滨州近年来民营工业发
展快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与第三产业投入小,见效快,技术门槛低,进入容易的
特性有关。 (5)民营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
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民营经济构成了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6年民营工业经济
增加值达到351.9亿元, 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7.0%, 比2002年的45.4%, 提高了
21.6个百分点。2006年民营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5%,民营工业对全市经济的
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民营经济已成为商品流通领域的主力军。2006年批发零售贸
易业增加值中,民营经济份额达到80.4%,比2002年提高2.7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
中,民营经济比重达到98.7%,比2002年提高8.1个百分点。2006年全市个体私营业零
售额171.15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2.1%。零售业和餐饮业已成为个
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为方便人民生活提供多样
化服务。民营经济不但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迅速发展,而且在方便人民生活方面的
作用日益显现。2006年,主要提供生活服务的居民服务业增加值中民营经济比重达到
94%,公路运输业增加值中民营经济比重达92%,居民个人自有住房提供的增加值占房
地产业增加值的86%。(6)民营经济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社会作用。民营经济对满足
人们生活多样化需要,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06年民营经济对全
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强有力地支持着全市经济的持续快
速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向城镇
转移,推动着城市化进程,并增加了农民收入,刺激了农村消费,繁荣了农村市场。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壮大,强化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熟。同时,由于民营经济对整个社会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
的影响,因此,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
方面。
二、“十一五”时期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趋势预测
(一)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2006年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承接“十五”
良好态势, 实现“十一五”开门红,未来4年,滨州市民营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
的历史时期,民营经济在实现滨州市经济“赶超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将占有更加重要
的地位。从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来看,下列几个因素将极大地促进民营经济的快
速发展。 (1)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
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与“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放在同等地
位进行强调。民营经济的地位由“补充”上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民营经济的政策由“限制”“允许”到完全放开。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
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为未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
为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 必将促进民营经济更健康的发展。(2)完善的市场体系和
市场机制。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市场经济越发达,越有利于民营
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劳动力、资金、
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根据效率的导向作用将更为顺畅地流向民营经济,为民营
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各县区已经形成了大力发展民
营经济的共识。2002年以来,全市各县区制定了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
强化了服务功能,清理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法规。这一系列措施表明,大力
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然,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原始积累不足,实力不强,竞争力弱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综合判断,滨州市民营经
济在未来的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运
筹得当,措施得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影响,滨州市民营经济就一定
会缩短与先进市的差距,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民营经济总量、速度和贡献率发展目标预测。《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了“十一五” 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全市GDP年均增长15%左右, 到2010年达到1400亿元, 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 比
2005年翻一番”。根据2002年以来滨州市GDP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数量关系,初步预测,
2010年滨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将达到95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8%。“十一五”时期,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提高8.5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提高1.7个百分点。近几
年民营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高于GDP增速4个百分点左右,占GDP比重平均每年提高4个百
分点左右。这与经济结构调整有关,国有和集体企业不断改制,国有和集体所有制逐
步减少,导致民营经济比重大幅度提高。当改制高潮过后,靠民营经济自身发展来提
升在GDP中的比重的难度加大,也许,民营经济增长速度就是GDP的增长速度。因此,
“十一五”后期,预计民营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会保持在17%左右,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在60%以上。
三、促进滨州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1) 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新环境,履行好政府职能。在政策导向上要大胆突
破传统所有制和发展模式的束缚,摒弃民营经济的歧视性认识和限制,放宽对民营经
济经营范围和行业准入限制,清理或修订不利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条
规,切实给民营经济以“国民待遇”。在管理服务中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方面,
要切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和手段,提高政务透明度,逐步实现
从监管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要加大整顿治理力度,从法制规范和
管理体制两方面入手, 不断完善法制规范和管理机制。(2)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加快
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民营大企业。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档次偏低,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形成规模的知名企业不多,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地方经
济实力的直面问题。如何推动滨州民营经济大提高、大跨越,除了构筑、营造发展大
环境和政府支持外,还应提供政策、信息、投资咨询、服务、财政、金融、税务的定
期辅导,提高经济管理能力;对高新技术现代服务行业的民营企业要加强扶持,给予
政策倾斜,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并发展壮大。(3)融入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实行产业
优化升级。结合滨州建设“十大产业链”,鼓励民营企业从事专业化和特色经营,为
大企业搞好协作配套。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文
化卫生、体育、社会事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需求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优
化升级加速,正是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极好机会。承接全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
略,积极引导民营经济进入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服务领域,改变民营经济第三产业
集中于传统的批零贸易餐饮、居民服务等产业的格局,优化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内部结
构, 提升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4)切实加快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民间融资渠道”的新政策,在政策允
许的范围内,多渠道、多形式地拓展民间融资渠道,培植投资能力,完善市场。民营
企业要往更高层次发展,需要金融部门在结算、信贷、投资理财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支
持。金融部门要按照“不惟成份惟效益,不论规模论实力”的原则,加大对管理规范、
效益好、 守信用、有前景的民营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5)引导民营经济积极参与
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引导民营企业抓住
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大胆进入公有经济逐步退出的领域,拓宽发展空间。同时,鼓
励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大胆收购、兼并国有、集体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与
国有、集体企业联合经营,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升民营经济规模水平,促
进民营经济快速腾飞。努力培植更多的民营出口企业,帮助其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民
营企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重视培育拳头产品,
打造知名品牌,增强自身出口创汇能力,努力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
企业集团。 (6)着力开展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民营企业面对新的发展环境,要
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大胆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提高
管理水平和层次。生产经营上从劳动密集型向规模经济、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领域进一
步延伸发展。加快组织形式创新,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组织形式,
促进企业生存发展及分散经营风险。
(秦景敏 王玉德 袁 见 王 辰)

小资料·滨州名胜古迹
大觉寺与海丰塔
大觉寺在无棣县城东南关荷花湾畔,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建,原名普照寺,
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明洪武初称大觉寺。前有接引殿,后有观音殿,西为祖师殿,
东为伽蓝殿。大门为天王殿,稍东为观音庵。大觉寺内碑石林立,文风盎然,有明弘
治十年梁善撰“增修大觉寺碑”等。2006年,重建大雄宝殿等建筑,修葺了原大觉寺
旧殿。殿内30尊纯铜佛像栩栩如生,正殿三尊佛像高大巍然。寺内大型浮雕九龙壁、
万卷藏书殿、十三级舍利唐塔等系列重要历史文物相映生辉。2006年,被列为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
海丰塔原名“舍利宝塔”,又称大觉寺塔,在大觉寺内,唐贞观十三年建。原塔
为八角密檐式砖石结构,青砖到顶,飞檐挑角,角系铜铃,塔身十三级,第一级南北
各一门,其上每一级一南门,全塔高约36米。明代维修时,吏部尚书杨巍撰有《重修
大觉寺宝塔记》,并刻石竖碑,清康熙七年 (1668年) 六月地震,塔裂,光绪十四年
(1888年)五月地震,塔圮其半。1957年,因塔身破损严重,有倒塌之虞,报省批准,
将地表以上塔身拆毁。 1991年6月,无棣县委、县政府决定重建海丰塔,由无棣籍著
名建筑设计大师、 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者张鎛设计,7月12日破土动工。新建海丰塔位
置在旧址以北50米处,为八角楼阁式,共13级,高42米。塔身为框架式结构,中心及
八个角共9根水泥柱,外表砌大青砖,既古朴典雅又坚固耐久,既保持了唐塔的风貌,
又在建筑结构上有所创新。 1992年9月竣工。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先生撰联:
“海裕无双邑,丰余第一州”,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了“海丰塔”塔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