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5&rec=35&run=13

工 会
【概况】 2006年,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拓创新,扎实苦干,把履行
职责与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发展、培训、就业、维权、稳定”
等方面,为建设和谐滨州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全总召开的“全国工会提升职工技能工
作经验交流会”上,滨州市总工会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并印发全国工会系统予以推
广。至年底,全市共有基层工会组织2241家,涵盖法人单位3290家,工会会员46.2万
人。
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全市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已达1107家, 覆盖职工
26.28万人; 有811家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签订单项工资协议612份。全面
推行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签订429家,占应签总数的45.5%。开
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参赛企业266家,参赛职工23万余人。
开展各种“创争”活动。年内,举办了“滨岭杯”全市职工书画展、全市职工安
全卫生消防知识有奖答题竞赛、《职代会条例》知识竞赛、全市女职工“知荣辱、树
新风、促和谐”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了全市第六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
佳”评选和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全省职工五一新闻奖、全省职工体育示范
基地的推荐工作。各种“创争”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提升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
和业务能力。年内,职工开展技术攻关204项,中级技术工人比例提高10%,高级技术
工人的比例提高5%以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知识型标兵单位和高技能优秀人才。
评选先模人物,弘扬先模精神。年内,市总工会进行了国家、省、市三级先模人
物推荐评选工作。先后有1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个单位获全国“五一”
劳动奖状; 12人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4个单位荣获省“富民兴鲁”
劳动奖状;90人被授予滨州市“富民兴滨”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滨城、惠民、阳信等
县区也进行了县级劳动模范的评选。 4月28日举行了庆五一暨滨州市“富民兴滨”劳
动奖章(状)表彰大会,市委书记孙德汉作了重要讲话。
积极参与调处劳动争议案件。滨州市各级工会组织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加大基层工会工作力度,大量争议案件在基层得到解决,有效地稳定了劳动关系。年
内,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共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629起,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205起。
市、 县区总工会共接待职工来信来访案件1577起,处结率97%。市总工会《领导重视
落实责任在服务大局中提升工会信访工作水平》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工会信访工作会
议上进行了大会发言。市总工会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多形式开展送温暖活动。 年内,全市工会系统共筹集帮扶救助资金580余万元,
春节期间, 按照“一级负责一级”的原则,组成730个“访、谈、帮”小组,对全市
147家困难企业和1.90万户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 筹资33.71万元,对159名市级以
上劳动模范进行了慰问。对2005年考上大学的66名特困生进行回访。在2006年金秋助
学活动中,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共筹集资金38.7万元,对363名特困大学生进行了资助。
“六一”期间,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委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爱心帮扶”活动,走访41
家小学、 幼儿园,救助单亲特困女职工120余户,帮助特困职工子女95人完成初中以
下学业。
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用。3月,滨州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正式设立为编制6人
的财政拨款单位,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各县区也都完
善了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形成了健全的组织网络。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以职工帮扶中
心为阵地,以“信访接待、法律援助、职业介绍、困难帮扶”为重点,畅通“12351”
职工维权热线。 共接到职工热线1309人次,调处答复1193人次。接待职工来访621人
次, 已经协调处理596人次。各级工会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列入重要议程,积极配
合政府有关部门对受理的694起案件进行了协调处理, 为5130余名进城务工人员解决
了5352万元的拖欠工资款。成功处理了四川农民工因讨要工资爬塔吊的事件。每逢重
大节日,市总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分组到中心轮流值班,确保来访者得到满意的答复。
6月28日, 山东工人报在一版头条以《有困难找工会得到落实,滨州市总贴心服务赢
得职工信赖》为题,进行了详细报道。
招商引资工作。市总工会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重中之重
来抓。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招商引资,全年市总工会机关完成1800余万元,为阳信县
联系贷款3亿多元。
开展“厂务公开日”活动。市总工会切实加强改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更好地
发挥作用。巩固、规范、深化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坚持“阳光工程”,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推进非公制
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职工代表大会星级创建”活动。年内,全
市1114家企事业单位实行了厂务公开,每月5日为“厂务公开日”。

【全省工会领导干部读书会暨研讨班在滨举行】 2006年7月31日至8月4日,全省工会
领导干部读书会暨研讨班在滨州市举行。各市总工会、省产业工会的主要领导,省总
工会中层以上干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柏继民出席会议并
做重要讲话,滨州市委书记孙德汉向大会致词。会议期间,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全
总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听取了全总副主席徐振寰作的《国际工
运形势及影响》的报告,对当前工会工作中需要着力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滨州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田宝礼在会上作了《围绕中心
抓工作,创新方式搞服务》的发言。为保证此次大会圆满召开,市总机关全员上阵,
热心服务,为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柏继民对
滨州市的接待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的成功举行,充分宣传了滨州改革开放
的大好形势和滨州市的工会工作,展示了工会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活动】 2006年,以4月28日“全市冲刺2006劳动竞赛动员大会”
为标志,全市技能比赛和立功竞赛活动全面展开。全市纺织、化工、机械制造、金融、
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几个系统和行业举行了30个工种、40多万名职工参加的技能
比赛和立功竞赛活动。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中,竞赛活动成效显著。围绕全市公路
建设任务繁重的实际,开展了全市公路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滨大高速、220国道、
大济路等提前竣工,全部评为优质工程。全市“滨化杯”电工、电焊工技术大赛,机
械制造行业技术大比武、女职工岗位建功创一流等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不
断向高科技领域、现代服务业和农民工领域延伸,先后举行了计算机知识技能、礼仪
接待、建筑装修等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全市上下形成了“学振超、练绝活、比贡献、
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涌现出了全国电力配电线路工技能竞赛冠军刘树军,全省中式
烹饪一等奖获得者陈卫华,全省车工大赛第二名高光海等一批高技能人才。年内,全
市各级工会先后组织600多场次职业技能大赛,提合理化建议2万余条,群众性技术革
新1500余项。《山东工人报》以《滨州初步告别欠发达,市委书记为劳动竞赛加油》
为题,在一版头条报道。滨州的劳动大赛活动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
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的高度评价,称赞“滨州的劳动大赛很好,实现了多赢”。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2006年,市总工会认真落实市委书记孙德汉“力争工会
组织建设要达到100%,不留空档”的指示精神,全面打响了工会组织建设攻坚战。通
过“党建带工建联席会议制度”“建会进家,维权服务”建会月活动等多措并举,努
力提高组建率和入会率。年内,全市新建工会404家,涵盖法人单位855家,发展会员
12.45万人, 同比增长36.9%,增幅列全省第2名。全市女职工组织建设同步进行,组
建率达到98%以上。8月22日,在沾化召开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动了
建会工作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两办带头建立工会,引领全市工会组织建
设进入一个新高潮,市国资委、公安局、教育局、水利局、建设局等18个局工委工会
组建率均达到了100%。 全市有5个县区超额完成了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任务,其中邹
平县新建工会80家, 发展会员近6万人。在建筑、餐饮、保险、百货零售等行业,积
极探索农民工入会和行业联合会的组建方式。沾化下河乡建立了农民工工会联合会和
刁家村农民工工会及餐饮业工会,发展农民工会员646人。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06年,市总工会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当作
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出台了实施意见并制定了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市委办公室转发
了该实施意见。各县区都以县区委名义召开了动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选择不同
类型的企业进行试点。9月,召开了全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进会,总结推广了16
个单位的经验。年内,全市有1827家企事业单位、26.7万名职工参与了和谐企业创建
活动,分别占92%和95.5%。经市、县两级严格考核,已达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条件的
单位达852个。滨化集团、市供电公司、渤海活塞等3家企业分别被省命名为四星级和
谐企业先进单位,并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企业负责人获“富民兴鲁”劳动
奖章。集体合同制度不断完善,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起,实行季度调度
制度,全年新签集体合同56家,到期续签382家;工资集体协商有了新的突破,有247
家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增加,补签劳动合同3.18
万份;按标准补缴各类保险1163.8万元。劳动争议案件明显下降,由去年的2713件下降
到2252件,下降率为17%。
(魏书旗)

共 青 团
【概况】 2006年,团市委紧密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结合全市共青团工作总体目标,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实现了大发展、大突破。
团市委先后被授予全省青春创业行动优秀组织奖, 2个青年集体被命名为山东省“青
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市有30个青年集体被命名为“山东省青年文明号”,95个青
年集体被命名为“滨州市青年文明号” ,2人分别被授予全省青春创业行动个人成就
金奖和银奖。
引导青年投身经济发展。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招商,全党抓招商重点抓外向”
的要求和市委关于打造“十大产业(链)集群”的工作部署,以服务“十大产业(链)
集群”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学习运用开发性金融理论,以“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
为载体, 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年内,全市各级团组织共引资7181.16万元。同时
积极争取青春创业行动贷款业务,实现了青春创业行动的新突破,全年共办理优惠贷
款130多笔、4000余万元,130多名农村青年成为农村青年创业计划的受益者。通过实
施项目化运作,共帮助6000余名农村青年走出去“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寻找商机、
招商引资”。
加快青年人才培养,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评选表彰了第二届“滨州市杰出青年企
业家”和第四届“滨州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在农村,帮助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
掌握国家星火技术,并带动广大农村青年学习和运用实用技术,成为新型农民。在大
学生中,组织“挑战杯”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竞赛,举办“我身边的青年企业家创业
事迹报告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做好全市“学士后流动站”建设,不断完善“学士后流动站”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至年底, 全市共建立5个“学士后流动站”,吸收大学毕业生956人,其中有555人正
式留用。年内,全市团组织共帮助8000余名青年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在外出务工
青年中层层建立团组织、为外出务工青年办理“外出务工青年维权联系卡”。
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活动, 加强青年文化建设。6月,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市总工会联合举办了“滨化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大赛,10名青工被表彰为“滨
州市青年岗位能手” ,促进了优秀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10月1日,联合滨州电视台
共同主办了2006滨州青年集体婚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新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加强团组织建设。团市委始终坚持“作风立团”战略,建立完善了团干部联系点制度,
开展了“万名团干抓基层”活动。对农村基层团组织进行了集中整建。组织了农村基
层团组织建设调研活动, 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的方式,确定了9个基层团组织为县
级凝聚力工程试点单位, 并与9个团建薄弱村进行了点对点联系。滨州市地方税务局
团委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2个基层团委、3个基层团支部获“山
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和“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荣誉称号,滨城区团委获
“山东省团建先进县(区)”荣誉称号。
加强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深化青少年理论学习活动,用“八荣八耻”
重要思想引导教育青少年。通过举办座谈会、主题读书活动、理论学习培训班等形式,
深入学习“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带动各行各业青年的理论学习。滨州学院团委、沾
化团县委等基层团组织通过举办团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引导和帮助广大
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与祖国共奋进,与滨州同发展”主
题教育实践活动为统揽,开展了“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了不起”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将“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
动纳入青少年管理和教育之中。同时开展了“平安滨州”红领巾行动和“十美十丑”
征集活动,深化了“雏鹰争章”和“手拉手”活动;通过少儿书画大赛、滨州魅力青
少年艺术英才选拔赛、青少年素质拓展、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强化了青少年思想道德
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城乡少年好书传递万里行”活
动,建设“城乡少年流动图书站”,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捐万卷书,惠万所校,
润万童心”。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运用宣传栏、座谈会、报告会、
文艺演出等形式,集中开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少
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青春建功新农村】 (1)启动“青春建功新农村——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
大力加强项目扶持、 资金扶持、政策扶持,2006年共办理优惠贷款130多笔4000余万
元,130多名农村青年成为农村青年创业计划的受益者。(2)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输
出工作。 4月,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农村青年走出去”活动,通过实施项目化运作,
共帮助6000余名农村青年走出去“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寻找商机、招商引资”。

【希望工程】 2006年,为帮助特困高考新生顺利入学,团市委开展了“圆梦大学行
动”,共筹集社会资金140余万元,救助了700余名滨州籍考入一批、二批本科大学的
困难大学生,为经济困难应届大学生排忧解难。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2006年,启动实施了“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和预防
艾滋病“青春红丝带”行动,通过发放宣传品、知识讲座等活动,让毒品和艾滋病远
离青少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下半年,滨州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成立,
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为
青少年提供服务帮助。11月,在全市广泛开展了第三批滨州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创建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全市涌现出了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3个,省级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17个,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56个。年底,举办了第二届
“滨州杰出(优秀)青年卫士”评选,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23名评委组成评审团,共
评选出15名“杰出青年卫士”,25名“优秀青年卫士”和14名“优秀青年卫士提名奖”。

【青年文明工程】 2006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办了全市青年文明号集体参与文明
城市创建动员大会暨青年文明号培训班, 全市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负责人共140多人
参加了动员大会,会议把“参与文明城市创建——青年文明号先行”作为今后全市青
年文明号工作的主题。年内,全市有30个青年集体被命名为“山东省青年文明号”,
95个青年集体被命名为“滨州市青年文明号”。开展了“青年志愿者进村镇、进社区”
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送温暖和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共有200余个团组织与服务对象
结成了长期服务对子, 5月10日~12日省人大、团省委对滨州《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
规定》执行情况进行视察,全市工作受到省人大、团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青年中心建设】 2006年是城市青年中心三年建设计划的最后一年,按照“先期试
点、逐步推广、形成网络”的实施步骤,全市深入开展了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工作,至
年底, 全市已有27处城市青年中心挂牌成立,建立和规范各类社团组织132个,青年
中心会员达3200余人。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不断完善,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组织参观
学习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典型青岛开发区黄岛青年中心、日照开发区北京路街道车家村
青年中心和日照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农村青年中心,学到了好的经验与做法,收到了良
好的效果。
(史长清 杨 丽)

妇 联
【概况】 2006年,市妇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服务大局,开拓创新,
履行职能,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市妇联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
旗集体、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滨州建设先进集体、
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廉洁勤政效能效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并记集体二等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德汉等领导对妇联工作先后做出重
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
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市妇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新型
女农民为重点,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根本,以“五进家”活动(致富项目、科
技文化、文明新风、环保节约、普法维权进家庭)为载体,大力实施培训、转移、信
贷、帮扶“四大工程”,深入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形成了城乡互动、统筹
发展、共同进步的工作格局。全年培训农村妇女1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人,
培训城镇妇女3000人,安置3000人。积极引进手工加工项目,探索“企业+加工点+
农户”的就近转移模式,带动了更多的妇女在“没有围墙的工厂”就业增收。与省农
信社滨州办事处联合开展了“建设新农村,巾帼创新业”活动,为农村妇女、女企业
家和以妇女为主体的龙头企业提供小额信贷, 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下浮10%的优惠。
至年底, 各级妇联组织共帮助500余名妇女协调贷款4872.5万元,为妇女走上创业致
富之路架起了一座金桥。市妇联将惠民县李庄镇作为帮扶重点,组织实施了“贫困母
亲帮扶工程”。发动部分女企业家为首批41名贫困母亲每人捐赠了价值1500元的绳网
加工机械一台。
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有了新作为。市妇联紧紧围绕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
主动抓配套、抓服务、抓招商。结合发展冬枣文化,叫响“枣妹”品牌。重点以冬枣
采摘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发配套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的文化、
娱乐、旅游项目,提供富有“枣妹”特色的文化服务,从而拉动盘活了相关的服务业。
结合发展会展经济,打造家纺手工品牌。在第四届中国(滨州)国际家纺节上,市妇
联联合市经贸委、市旅游局举办了首届“宏诚杯”中国家纺手工精品创意大奖赛暨手
工精品展示会。 在全市征集了针织、蜡染、刺绣、扎毯等8大类千余件作品,选择了
320余件作品参展。共评选出金奖2件,银奖4件、铜奖8件。
参与平安滨州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平安滨州建设的总体目标,各级妇联组织立
足家庭,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市妇联会同市综
治办等部门制定下发了《进一步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了以普法
宣传、治安防范、纠纷调处、安全措施、文明美德、维权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六
到家”深化措施,并逐步做到了“两纳入四同步”,即纳入了全市平安建设的总体规
划,纳入了党政领导综治综合考核,与各级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
检查、同表彰。该活动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赞誉,成为全市创安工
作的又一亮点和品牌。博兴县被评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县市区。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取得新进展。 市妇联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公益热线电话,在
山东开言律师事务所建立了法律顾问处,聘请职业经验丰富、热心妇女儿童维权事业
的3位女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又在公检法司、滨州学院等单位选聘了33名有法律、心
理咨询知识的专业人员组建了维权志愿者队伍,为妇女求诉开辟了新渠道。全年共受
理来信来访来电88件,均按规定进行了妥善处理,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并针对妇女群众反映强烈的女职工权益保护问题,与市劳动局联合开展了专项检查,
促进了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取得新突破。积极履行妇儿工委办公室职责,推动妇
女儿童发展纲要深入实施。抓住全市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有力契机,把妇女儿童事
业发展纳入了全市“十一五”规划,并作为重点专题纳入了“十一五”专项规划体系,
真正做到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了市、县区党校教学内容,推动男女平
等基本国策进入决策层。以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积极做好女干部推荐工作。各
县区四大班子女领导干部配备率均达100%,86个乡镇党政班子女干部也均配备到位。
其中,女县长1名,乡镇办党政正职7人。儿童工作实现了新发展。开展了第三届“滨
州百佳新苗”评选活动;在省妇联、省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下,为全市460名3~18岁
失去双亲的贫困孤儿免费办理了国寿学生、幼儿平安保险及附加住院医疗保险,保险
费共计2.3万元; 积极参与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主办
的“寻找爱心父母为贫困孤残儿童编织毛衣”活动,发放毛线500斤,参与妇女达800
多人,受关心儿童620余人。

【扶持农村妇女创业】 2006年,市妇联根据全市帮扶工作的总体部署,将小额信贷
作为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与山东省农村信用联合社滨州办事处联合开
展了“建设新农村,巾帼创新业”活动。制定完善了小额信贷发放的计划、发放办法
和实施细则。 积极负责制定规划、宣传发动及调查推荐等工作,共帮助252名妇女贷
款2872.5万元。

【举办首届“中国(滨州) 家纺手工精品创意大奖赛暨精品展示会”】 2006年10月
21日~24日,由市妇联、市经贸委、市旅游局联合举办的首届“宏诚杯”中国家纺手
工精品创意大奖赛暨手工精品展示会在滨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赛是第四届中
国(滨州)国际家纺文化节的三大赛事之一,是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新设立的全
国性比赛。 来自全国各地的320余件作品参赛,充分挖掘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家纺
手工艺品。 大赛共评选出金奖2件, 银奖4件、 铜奖8件。博兴县耿延祯所作的彩印
《百鱼图》和钱玉江所作的线贴画《福寿》获得了金奖。博兴选送的线贴画、手工印
染画,无棣的绒线画、刺绣品,滨城的中国结、地毯、布老虎,惠民、邹平、沾化的
老粗布作品,阳信的抽纱、刺绣,都以其独特的创意、精美的做工,赢得了领导和各
位专家的高度赞誉。家纺手工精品大奖赛展区成为第四届中国(滨州)家纺文化节上
最靓丽、最引人注目的展区之一。

【“贫困母亲帮扶工程” 启动】2006年6月29日,市妇联“贫困母亲帮扶工程”在帮
扶联系点惠民县李庄镇启动。启动仪式上,市妇联、交通局、市直女企业家与41名贫
困母亲签定了帮扶协议,并捐赠了价值6.15万元的绳网加工机械。开言律师事务所副
主任李莉代表社会各界向惠民县妇联捐赠了6000元春蕾女童救助款,帮扶20名贫困女
童继续学业。“贫困母亲帮扶工程”,是一项助困致富工程,它将通过整合资源,以
提供资金、技术、信息、项目援助为重点,启发贫困妇女振作精神,扶助她们开发增
收致富项目,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单丽君)

小资料·滨州名胜古迹
麻大湖景区
麻大湖位于博兴县和淄博市桓台县境内,东西最长7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
积约20平方公里, 属中型淡水湖。在博兴县境内部分,湖面2万亩,称“麻大湖”;
在淄博市桓台县境内部分, 水面1.5万亩,称“马踏湖”。湖泊呈东西走向,宛如长
带, 湖盆浅平,常年平均水深约1.2米。湖区年平均气温12.5度,交通方便,风景优
美,文化源远流长;水鸟群栖,鱼类众多,水生植物丰富,盛产40多种鱼、虾、蟹,
栖息着80多种鸟类。 用麻大湖特产可做出100多种美味佳肴。盛产的九孔白莲脆藕为
麻大湖所独有,白嫩多汁,甜脆无渣。金丝鲤鱼、白莲藕、黄鳝鱼、大毛蟹和金丝鸭
蛋久负盛名,历史上曾是向宫廷晋献的贡品。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之美称。
湖区是历代文人名相聚会地,有齐桓公会盟诸侯的“会议遗址”、晏子使楚归来接风
洗尘的“饮酒厅”等。每年一度的“中国博兴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在这里举
办,更为湖区增添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风采。
有“媒仙”之称的古槐位于风光秀丽的麻大湖畔湖滨镇湖滨村,古槐胸围4.85米,
需三人合抱。树干已枯空,树冠的一半枯死,另一半却生长着繁茂的枝叶,堪称是一
个生命的奇迹。千年古槐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被称“媒仙”,是因为它是董永与
七仙女的“月下老人”。在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天仙配》中,天宫仙女羡慕人间的
美好生活和秀丽景色,结伴来到麻大湖游玩。七仙女听说当地人董永卖身葬父,深为
感动,毅然下凡变为村姑,许婚董永并助织还债。老槐树为七仙女的诚心感动并为其
做媒证婚, 董永与七仙女遂成百年之好, 老槐树从此更加繁茂,且惠及同类,故有
“山东无死槐”之说。据考证,汉孝子董永确有其人,故里在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