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为建设民富市强文明和谐的现代滨州而努力奋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5&rec=170&run=13

——2007年3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滨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孙德汉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滨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市六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
导下,在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30字”工作方针,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
放思想,干事创业,赶超发展,圆满和超额完成了市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实
现了由欠发达到基本告别欠发达的历史性转变。主要体现在:——综合实力重大跨越。
2006年全市GDP、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国税收入、地税收入,分别
是2002年的2.4倍(现价) 、4.6倍(现价)、3.2倍、3.7倍、2.9倍,主要经济指标
增幅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前三位,总量已基本进入全省第二方队。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连续三年增幅在40%以上,人均列全省第8位。以飞机上天、轮船下海、汽车上路、芯
片研发成功、铁路过河、火车进城等为主要标志,十大产业(链)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三产比例由18.5∶50.6∶30.9调整为11.7∶62.1∶2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97
家, 净增712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1家。——改革开放重大突破。坚持
改革开放、放开搞活,融通资金,破解难题,激发活力。四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1495
亿元,其中境外资金11.7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03亿元,年均增长
53.5%; 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21.3万户,实交税金占总税收的57.9%。农村税费及粮
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投资、财税、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改革进展顺利。—
—城乡面貌重大变化。随着“四环五海”“北带”开发、高速路、铁路、万吨级港口
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城乡发展大框架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人口由18.2万猛增到
63万,全市城市化水平达36.6%,森林覆盖率达22.7%,滨州入选“中国魅力城市200
强”,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邹平县进入全国百强,无棣县
被誉为“全省促强扶弱战略的成功范例”。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村村通自来水、通
柏油路、通客车、通有线电视目标基本实现。——人民生活重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
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5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4370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4352元、1700元。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
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小康滨州”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重大进步。坚
持“五个统筹”,全面打造系统“九州”。国家级双拥模范城、环保模范城、优秀旅
游城、卫生城和省级精神文明城同争同创、富有成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
育、民政、档案、人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计划生育、残疾人和老龄等各项社会
事业协调发展。 ——和谐稳定重大推进。 在全省率先提出“平安建设”,连续开展
“平安和谐稳定年”活动,“联合大接访”“民主议政日”、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等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积极支持人大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协作用,加大法
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加强各方面团结,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国防后
备力量建设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全
市上下始终保持了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卓有成效。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各级领
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创造性地开展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许多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深化“三级联创”和“双基”工程,
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及县乡党委集中换届,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
一步增强。同志们,回顾过去四年的奋斗历程,大事与喜事仍历历在目,艰辛与创新
仍记忆犹新。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过去的四年,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的四
年,是整个滨州日新月异、改天换地的四年,是人民群众欢欣鼓舞、扬眉吐气的四年。
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发展高潮;始终坚持高点定位、
居弱图强,成功探索出了一套切合实际、顺应民意的思路措施;始终坚持创业创新、
开拓进取,干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干成的事情;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挥
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些发展成就,这些智慧
结晶,归功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
群众的团结奋斗,归功于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
人士、驻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中直省直驻滨单位、海内外投资者的关心支持。在此,
我代表中共滨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向所有为滨州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同志
们、朋友们、中外投资者和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
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合理的局面还没有根本
改变,创新能力不强、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环境保护、节能降耗、
新农村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各类人才还比较缺乏,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还不够富足,
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群众对
干部作风、发展环境还不够满意,社会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安定、不和谐因素等。对这
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
标纵观滨州发展史,今后五年是滨州由基本告别欠发达到彻底告别欠发达的重大转折
时期,是实现自我突破、全面超越的至关重要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
战也前所未有。在这个阶段,科学发展、超越发展应该也必须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的一个基本特征和主要现象。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站
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贯彻执行“30字”工
作方针,锁定“一个目标”(巩固提高全省第二方队地位、力争初步跨入第一方队),
突出“三大任务”(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在更高起点上
实施“五大战略”(工业兴市、科技强市、三产活市、生态立市、统筹富市),着力
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超越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合力打造系统“九州”,
加快建设民富市强、文明和谐的现代滨州。主要发展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和降低消耗、 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
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都在9%以上。同志们,
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面前,在力争跨入全省第一方队的高标准追求面前,不进则退,
小进也是退,我们必须坚决拥护、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一系列政策,讲政治、顾大
局、守纪律,坚持有保有压,科学统筹;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境界,
不管东西南北风,科学发展不放松;必须从零开始创业,继往开来创新,让创业创新、
超越发展成为滨州的主旋律、最强音。只要我们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善于应对一切挑
战,胆识思路加魄力,苦干实干加巧干,就一定能够创造持续超越发展的奇迹,我们
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三、科学调整,优化结构,推动经济科学发展超越发展
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调整经济结
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持续超越、更好更快发展。(一)加快推进结构调整,
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
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着力调整优化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一是大力延伸十大产
业链。依托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和重点骨干企业,按照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优品
牌的要求,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培育壮大十大产业集群。加
快实施“1238”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面向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鼓励支
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增加研发投入,狠抓品牌经营,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
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二是
加快发展服务业。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提
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会展、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着力培育以信息技术及高科技为先导的新兴服务业,深度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力
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积极发展临港
产业。充分发挥港口岸线、盐碱荒地、电力能源、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临
港产业区,依法按规制定以开发整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的优惠政策,快速崛起
一批盐油化工、电力、造船、装备制造及建材、粮油、煤炭等仓储物流产业,培育沿
海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带动“北带”跨越发展。(二)加快推进城乡统筹,进一步
提升城市竞争力。按照“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南北城市带”组团式、连带型城
市群的总体规划,坚持城镇建设与发展城市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相
结合,加快构筑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城镇发展体系。一是提高中心城市
辐射带动能力。科学完善城市规划,更多依靠招商引资,优先发展西区,加快发展东
区,改造提升老城区,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中心城市,做
成集聚先进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
设, 完善城镇空间布局。力争到2011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二是增强城市服务
功能。加快高速公路、万吨大港、铁路、航空城、渤海大桥、套尔河大桥等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完成火车客货站和西区汽车站建设,完善城市快速干道及网络化体系,全
力打造华北、华东结合部的交通枢纽。改建扩建骨干电厂,完善市域天然气管网,加
强城市供排水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化步伐,推
动城市管理服务高效化。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切实抓好“三农”
工作。按照中央“20字”方针,把握经、水、电、路、医、学、保、讯“八字要诀”,
突出一个好规划、好书记、好班子、好政策、好机制“五个好”,分类分批、讲求实
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重点
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积极组织引导农民群众跳出农业、走
出农村,发展二三产业,全面实现72万农户都有务工经商者的目标。强化支农惠农政
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四是推进南北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北带”开发,加大对
口帮扶力度,借好外力、激发内力,合力突破阳信、惠民。力争北部四县及早跨入全
省中上游行列。(三)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体制机制竞争力。坚持改革开
放、市场运作、放开搞活,努力在竞争挑战中把握主动权。一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外资、内资、民资一齐招,技术、人才、管理一齐引,更多地引
进高新技术、服务业和基础产业项目。充分发挥九个省级经济园区的载体和集聚作用,
创新机制,完善功能,打造特色,使之真正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区、扩大开放的示
范区、高新技术的中心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结构,注重品牌,规避风
险,扩大出口。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抢抓黄河三角洲开发、海上山东
建设的机遇,加快与济南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半岛城市群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的
对接融合,借势发展、借力突破。二是推进放开搞活、市场运作。主动适应调控,积
极运用市场机制破解土地、资金、载体、人才等瓶颈制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
强服务体系建设,激活民间资本,促进民营经济铺天盖地大发展。积极吸引市外股份
制金融机构入驻滨州,增强各投资公司的投融资能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广泛吸引
各类资金,加快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三是深化各项改革。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
方式,着力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创新型政府。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贸易,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开放、透明、法治、高效的投资环境。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
制,推进企业调整重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分类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增强企事
业单位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提升资源环境竞争
力。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坚持“四思而后干”,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打造“生态滨州”。一是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行节约型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建成一批循
环经济示范典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加强水资源管理,狠抓节水。强化基本农田保护,
依法用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狠抓污染治理
设施建设,综合治理各类污染,果断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完善水系,
激活水体,严控工业污水排放,改善城乡水体质量。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进一步推
动鲁北平原及干道、生产区、住宅区的植树造林,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和风
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三是加强人口计生综合调控与管理。严
格人口管理目标责任制,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实现
人口与产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四、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一)进一步改善民
生。坚持富民第一目标,加快建设“小康滨州”“民本滨州”。更加重视就业再就业
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努力使各类人员充分就业。更加重视社会保
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全覆盖
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慈善事业。更加重视弱势群体,切实解决好他
们的生存、生产、生活、生态、生育、生病等现实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普及巩
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
障机制,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今年要在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
段学杂费。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大力
发展体育事业,办好第11届全运会滨州分赛场比赛。(二)进一步发扬民主。坚持和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
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
作用,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力量,共同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深入开展“民主议政日”
活动,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三)
进一步保障民安。完善维护社会安定和谐长效机制,提高“平安滨州”建设水平。强
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完
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
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
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进一步凝聚民心。大力弘扬“奋斗、和谐、超越”的新滨州精神,加强社会公
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创建国家精神文明城、优秀旅游城,
打造“文明滨州”“诚信滨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新闻出版、广
播电视、党史市志、档案管理等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
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开展油地共建,发展油区经济,实现油地双赢。切实做好
国防和双拥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
务管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五、永葆先进性,提高执政力,
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推进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全
市各级党组织始终成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一)解放思想,努力用
科学发展理念指导新的实践。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积极推进超越发展。敢于创业,立大志、
创大业,敢干过去没有干过的事;善于创新,以创新的思路抢占先机,以创新的举措
破解难题,努力干成通常看来难以干成的事;勇于创造,克服妨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
势,改变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弊端,放手让一切促进
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二)强化引导,全力打造科学实干的干部队伍。按照政治坚
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赛选”机制,注重“三性”、
突出“五力” 、强调“六事”,真正把人品好、有本事、作风硬的人用起来。坚持
“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大内选外聘力度,不断加强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企业管理
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人才滨州”。各级干部要牢记宗旨,执政为民,求真
务实,狠抓落实,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年确定的“九个年”(产业链延伸年、科技进步
年、港口建设年、铁路运营年、节能环保绿化年、航空发展年、城乡平安和谐稳定年、
解决城乡家庭零就业年、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来,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
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创造群众欢迎过得硬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三)
健全机制,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深化实施“双基”
工程,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
制,切实抓好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
组织和其他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积极发展党的新生力量,特别注重吸收农村、企
业、科技等一线优秀分子入党,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
管理,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班子,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四)惩防并举,大力推
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我市惩防体系《规划》和《实施细则》,
狠抓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让干部不想腐败;狠抓监督制约,以制度管人、
管权、管事,让干部不易腐败;狠抓腐败惩治,严查严办违纪违法案件,让干部不敢
腐败;狠抓责任制落实,深化机关提速提效,切实纠正不正之风,确保各级干部不失
察、不失格、不失控、不失误。各级领导干部要模范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常修
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带好班子、带好队伍,真正做到为民、务
实、清廉。同志们,滨州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处处充满生机、活力和朝气,充满
机遇、挑战和希望。勤劳智慧的滨州人民已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能够创造更
加灿烂的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
面建设民富市强、文明和谐的现代滨州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