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4&rec=35&run=13

【概况】2001年,全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以“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团结进取,务
实求新,维政为民,争创一流”的民政精神,按照“树形象、强素质、增合力、上水
平”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科学安排,讲求实效,狠抓落实,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
项任务。 全市民政系统有4个单位被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
有2个单位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有16个单位先后52次受到省、市、县区的表彰,
有20多名民政干部受部、省、市、县区的表彰。
围绕全市争创省“双拥模范城”这条主线,开展多方面的双拥工作。市民政局向
市委、市政府写出争创双拥模范城的专题报告,市委常委会作了专题研究并调整充实
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成立了正县级规格的“市双拥办公室”,配齐了工作人
员。全面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全市建立各级双拥机构和双拥服务组织6000多个。这些
组织常年活动在工厂、机关、学校、乡村和基层连队,为驻军单位和广大优抚对象送
温暖、办好事,在双拥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 5县区实现了优待金社会统筹,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
有较大幅度提高, 从过去的576元提高到1000元,有的县区达到1200元;部分县区对
“三老”(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优抚对象在定补以外给予300~500元不
等的现金优待。 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得到全面落实, 全市下拨优抚专款
2236.4万元,其中老复员军人的定补标准最高达到135元。各县区继续加大工作措施,
在帮助“三老”优抚对象解决“三难”(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问题上下了很大功
夫。各级财政和群众捐款、捐物折合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扩建、维修住房1447间,
较好地解决了987名孤老优抚对象集中供养和893名优抚对象住危房、漏房问题。为全
市2.6万名“三老” 优抚对象发放《优待证》,优抚对象免交提留、统筹费、免付义
务工、医疗费减免等政策逐步得到落实,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博兴县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活动, 全县733名副局级以上干部,全年共帮扶资
金95万元,帮扶物折款11万元;无棣县规定优抚对象在县乡两级医疗部门就诊,免收
挂号费, 减收检查费、治疗费、住院费20%;滨城区为优抚对象发放《医疗优惠卡》
2.2万个; 邹平县财政拨款50万元用于解决“三老”优抚对象治病难问题,投资10万
元, 新建一处260平方米的巡回诊疗室,聘请3名固定医务人员和2名服务人员为全县
优抚对象查体和上门医疗服务。组织开展对生活特别困难的5779名抗美援朝老战士和
烈属的走访慰问活动,全市共发放一次性补助118万元。
加大退伍安置办法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拓宽安置渠道。实行有偿转移和鼓励自谋
职业的政策,全面推行“三公开一监督” (考核办法公开、考核分数公开、安置计划
公开,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量化考核的安置办法, 变过去的“暗箱操作”为现在的
“阳光作业”,增加社会透明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双安” (退伍军人和军队
离退休干部安置) 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全市接收退役士兵2247名,需在城镇安排工
作的935名, 已基本完成安置任务。有6名退役士兵实行了有偿转移,有7名士兵自谋
职业。新接收的17名退休志愿兵、无军籍职工已得到妥善安置。省人大副主任张瑞凤、
省军区副政委李养珍来滨州视察工作时,对全市的退伍军人安置工作提出表扬,并责
成省军区、省民政厅进行总结和推广。加大对军休干部住房条件的改善,为全市军休
所新建住房204套,98%以上的军休干部住进新房。妥善安置53名驻军部队干部随军、
随调家属。
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婚姻登记依法进行,全年结婚登记2.8万余对,离婚登记
400对,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女性初婚晚婚率控制在96%以上,有效地杜绝了借婚姻登
记搭车收费现象的发生。全年办理收养登记70件, 登记合格率达100%。殡葬改革力度
加大,火化率保持在98%以上,年内又投资400多万元对殡仪馆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
造,全市7处殡仪馆有6处达到国家等级馆标准。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完成了公益
性公墓建设,有3处经营性公墓经省民政厅批准建设。圆满完成了乡镇规模调整工作,
全市由原来的6个街道办事处、61个镇、38个乡、1个农场、1个海防办事处,共107个
乡镇办,调整为6个街道办事处、55个镇、22个乡、1个海防办事处,共84个乡镇办,
比原来减少23个; 乡镇平均人口由3.4万人增加到4.3万人,平均增加0.9万人,增长
26.5%; 乡镇平均面积由86平方公里增加到116平方公里,增长35%。通过乡镇规模调
整,有效地解决了乡镇规模过小、区划不合理、区域经济难以形成等诸多矛盾和问题,
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领导的肯定。勘界任务基本完成,由滨州市牵头的20条
边界线,已全部贯通。认真贯彻执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登记
管理暂行条例》,对571个社会团体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合格保留251个,依法注销
320个, 完成了社会团体向社会法人的过渡和年检。全面启动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
记工作。 复查登记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824家,从业人数2725人,执业人数1979人。
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民间组织党建工作,确保民间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为全市
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社会福利工作。市民政局制定了加快实现全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性意见和实
施“星光计划”方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
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政府和社会共同投入、市场规范运作、法人管理的
社会福利事业新格局及投资主体、管理对象和服务队伍社会化的雏形。市民政局与香
港瑞兴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瑞兴时代广场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工程占地10亩,建
筑面积1.6万平方米, 计划投资1600万元。3000平方米的滨州市福利中心动工兴建,
惠民、邹平、滨城等县区老年公寓已启动运行。全市福利企业年检工作基本完成,82
家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1680人,有36家已完成改制任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利税2200万元。电脑福利彩票发行健康发展,提前两个月完成了3000万元的销售任务,
截至116期销售福利彩票3390万元。 年内,用筹集的福利资金开展了资助“劳模”、
社区服务项目、特困家庭子女上学、老年福利服务事业等多项活动。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001年, 全市90%以上的村建有《村民自治章程》 或
《村规民约》,村村建立村民代表议事会,5419个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栏,民主监督、
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加强。在滨州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市
民政局就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情况作了汇报,通过了会议决议。博兴县在
推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针对村干部在工作和决策上的失误,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
误”公开制,此做法被《中国民政》列为2001年全国民政工作创新举措之一。成立全
市社区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市民政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社区服务工作呈现出拓面发展的良好形势。
民政事业全面发展。复军医院顺应市场经济体制,走自我发展新路子,大力发展
院办经济,用实业促发展,2001年经济纯收入突破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渤
海革命烈士陵园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向社会开放,注重陵园基础建设,
逐步建成了集旅游观光、文明祭扫、青少年实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花园式烈士纪念建筑
物,并在全省第一家建造了一处壁葬式公墓。12月,全省烈士褒扬工作研讨会在滨州
召开。社会福利院继续坚持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儿童、孤寡、残疾人员的收养、
护理、培训工作。2001年,收养了一名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弃婴--小福育,并通过市民
政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给小福育实施了手术治疗,得到了家的温暖。另外,全
市的收容遣送工作、婚姻登记管理工作、殡葬管理工作等也都发挥了各自窗口单位的
文明作用,取得了新的成绩。

(苏章田)

【地名管理】2001年,全市地名工作者抢抓机遇,努力工作,开创了地名各项工
作的新局面。
设置标准地名标志。 2001年8月,为贯彻落实国家地名标牌新标准,全市各县区
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惠民、博兴、阳信县县政府办公室行文下发了文件。至年底,
全市共设置街路牌162块, 门牌2894块,楼、单元、户号牌4328块。博兴、沾化、无
棣县对街道重新进行了命名,邹平县对29个不规范的村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达到了
一条地名一个称谓一种写法的正字正音要求。年内,无棣的马谷山更名为碣石山、博
兴的寨高村更名为丈八佛村、邹平的河南村更名为范公村。市地名办和区地名办在撤
地改市和原滨州市改区工作中,对凡涉及地改市和市改区的单位名称进行统一更换名
称牌匾,共换置380块。
完成市县乡三级政区名称用字读音审定工作。根据国家语委和民政部的部署,市
地名办与市教育局联合成立机构, 组织县区地名办对滨州市和7县区84个乡镇办政区
名称用字读音进行了逐一审查,对查出的41处存在的生僻字、次生僻字、一字多音、
一字多写的政区名称用字,按照国家规定, 统一进行了规范,并逐一填表上报省和国
家审定,使全市政区名称用字达到了正字正音标准化、规范化。
完成《山东省名镇名村》组稿入编任务。按照省民政厅的部署,市地名办召开专
题会议部署,各县区地名办全力以赴,跑镇走村,认真优选入编条目86个,51.8万字,
4月底在全省17市中第一个上报省厅编委会,受到编委会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编印发行《滨州市区划地名简册》。根据滨州撤地设市和乡镇调整、勘界后区划
地名变动情况,市地名办组织县区地名办按市县乡村新区划隶属关系编印了区划地名
简册,共发行4000册,资料有市、县区、乡镇基本概况,村委会与自然村的隶属关系,
标准名称,距县区政府驻地方位公里数,人口数和村委会电话号码,并附有市、县区
政区地名图和市县城区街道地名简图,该书的出版发行,推广了标准地名的使用。指
导惠民县地名办编印发行《惠民县地图》5000幅。
地名档案管理。按时完成了当年地名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并利用档案资料积极
向社会提供服务。为迎接省民政厅和省档案局联合检查,市、县区地名办按照评分标
准,积极准备,博兴、无棣县安排独立地名档案室库房,并购置新的档案橱具和档案
用品,系统地整理档案资料。阳信县地名办对县城区新设门牌号统一整理设卡排序,
为门牌的设置提供了方便。沾化县购置了新的档案橱具,滨城区、惠民县对年内新形
成的地名资料及时进行标准化处理,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
强化地名宣传工作。市地名办组织各县区地名办积极征订各种地名刊物,撰稿宣
传滨州地名工作,年内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稿40余篇,在电台、电视台播发新
闻信息10余次, 在滨州大型宣传画册刊登地名专版2次,提高了地名管理的知名度和
影响。

(史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