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4&rec=34&run=13

【概况】2001年,全市人事编制部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七·一”
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上级党委、
政府关于人事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锐意改革,强化服
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5月份,市人事局被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
中组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军转安置先进单位称号。
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市编委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控制机构升格、增
设机构、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1) 加强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除急需办理的事项外,
原则上停止办理机构事宜,严格控制机构增长。根据省编委《关于调整理顺市、县安
全生产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将锅炉检验所机构编
制移交市技术监督局,并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将市安全生产办公室改名为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局,对其职能、机构编制作了规定。代市委、市政府草拟《关于建立滨州经济
开发区的决定》《关于建立滨州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的请示》,并上报省编办。完成
了滨城区建委、土管局、环保局等单位上划的编制审核工作。严格执行冻结机构编制
的有关规定,未办理其他任何增设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和增加行政编制的事项。 (2)
加强事业机构编制管理。按照上级文件,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经济责任审计办公
室、干部保健办公室、“双拥”办公室、土地储备中心、会计结算中心。针对北镇中
学、 盲童学校、205国道收费站、滨州日报报社印刷厂、滨州经济开发区所属单位的
机构和人员编制核定情况进行了认真座谈考察和妥善办理。全年共受理有关事业单位
机构编制的报告73件,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进行了办理。按照有关规定,继续
做好事业单位登记工作,并对县、区的登记工作进行了及时的指导。(3) 保质保量地
完成机构编制统计任务,整理印制了市直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统计资料、市直事业单
位按经费形式划分有关情况统计表等十几种资料。
二、积极拓展人才服务领域,全面实施人才资源开发工程。(1) 努力创新服务模
式,推动人事代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积极配合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和大中专毕业
生就业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以人事代理为代表的新型用人制度。起草了《滨州市人事
代理办法》 《滨州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的决定》两个基础性文件。6
月份,市政府印发《滨州市人事代理暂行办法》。通过积极运作,不断完善,全市人
才市场已可为各类人才提供与人事管理相关的人事关系、档案、组织关系、职称、户
口、养老保险等多项服务,与36个单位签定了人事代理合同,并初步同市建行、移动
通信公司、市人民医院、市乡镇企业局、渤海中学、白殿风研究所、市计生委等多家
单位达成了代理意向,代理人员总数达1201人。(2)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
壮大滨州人才队伍。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的暂行
规定》。于年初和年底两次组织市内部分企业赴北京参加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接待洽
谈325人,签定协议17人,达成引进人才意向102人。与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
等院校签定联合办学协议, 送培大中专学生125人。与市农业局联合委托中国农业大
学等院校开展成人业余大专、本科教育,面向乡镇、农村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学历教育,
有432人报名参加学习。
三、妥善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
作的宏观管理,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认真做好2001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通知》,加强就业协议鉴证工作,维护求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积极引导
用人单位增加招录毕业生的透明度,促进平等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毕业生报到、派
遣、落户的程序,使之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大力吸引高学历毕业生来滨州工作,为
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完成了5所市属中专学校2014名毕业生生源的审核、微机
录入、 统计上报和派遣工作。 到年底,全市已就业毕业生154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55.1%。全市接收本科以上非师范类毕业生305人(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300人),其中
市外生源205人(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生202人) 。中央及省属驻滨单位接收毕业研究
生1人, 本科生64人。无论是接收本科生总数、还是吸引外地毕业生数都创新高,尤
其是吸引外地本科以上毕业生数比上年的145名增长了41%。
四、积极稳妥地做好职称评聘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工作。(1) 深化职称制度改
革, 扎实开展各项人事考试工作。 及时做好各类资格证书、合格证书办理工作。为
2000年通过评审获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共8171人办理了资格证书, 其中,高级593
人, 中级1876人,初级5702人。为509名专业技术人员和1213名技术工人办理了合格
证书。开展职称资格考评制度试点工作。会同市审计局、财政局开展了2001年度高级
审计师、会计师资格考评试点工作,全市符合申报晋升高级审计师的22人,申报高级
会计师的180人。 认真做好职称材料的审查、评审等工作。全市申报晋升高级专业技
术职称人员1384人,经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有1322人。3326人申报晋升中级职称,经
审查符合条件的有3165人,经中评委进行评审有2898人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完成推荐享受政府特贴工作。全市申报享受政府特贴人员9人,经审查有4人符合选拔
条件,已将材料报省评审。完成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执业资格考试、机关事
业单位技术工人等级考核及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考试的报名资格审查和考务
组织工作,全市有1.14万人报名参加考试。(2) 认真抓好工资福利和退离休干部管理
工作。按照国发[2001]14号、鲁人发[2001]27号和国办发[2001]70号、鲁政办
发[2001]90号文件规定,进行了两次调整工资标准工作。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列入增
资范围的人员人均月增资215.85元。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2748名各类人员分别办理了
确定工资级别、改行工资标准、晋升级别工资或提高津贴比例等审批手续。为上划市
管理的滨城区环保、土管、建委系统近千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审定了工资标准。
妥善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完成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工
作,两次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平
均每人月增加213元。 为符合条件的77名干部和43名工人按月及时办理了退休手续。
为9名享受特殊贡献待遇的退休人员办理了审批手续。 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
员生活待遇项目再次简化归类管理的扫尾工作。
五、不断深化其它各项人事制度改革。(1) 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完成了公务
员清理清查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和参照
管理工作的要求, 集中三个月时间,以1997年公务员过渡为基础资料,对全市1万多
名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的基本情况逐人进行清查核对,对原在册的人员和四年来补充
的人员按编制序列表进行排列汇总、统一编码,建立了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对全市公
务员和机关工作者的动态化管理。通过这次清理,找出了公务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清查出有问题人员187人。 下发了《关于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队伍管理几个突出
问题的通知》,提出了抓好公务员职位设置和管理,建立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信息库,
对同级党委、政府部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职位设置及任职人员情况实行计算机网络
管理,完善考录制度,强化培训教育,大力加强国家公务员制度政策法规的宣传落实
和监督检查等意见。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全市贯彻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
条例》情况进行检查的活动,促进了全市公务员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2) 妥
善做好干部录用调配和知识分子家属子女“农转非”的审批工作。按照公开、公正、
公平、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会同市劳动和
社会保障局为市医疗保险事业处从21名报考人员中招录了3名计算机操作人员。 完成
了全市公安系统1999、2000年公安院校毕业生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为全市公安系统
招录63名国家公务员。完成了惠民、博兴、沾化等县上报的乡镇选聘制干部吸收录用
干部工作,为77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了吸收录用干部审批手续。认真做好为企事业
单位干部调配工作,调配工作人员95人。完成了知识分子家属子女户口“农转非”工
作,共为49名知识分子家属子女办理了“农转非”手续。(3) 认真开展干部任免、年
度考核和表彰奖励工作。在科级干部任免工作中,严格按照任职条件进行审批备案,
严格控制干部职数, 不超职数配备干部,共为106名科级干部办理了任免手续。承办
市委管理的部分领导人员的任免手续18份, 涉及县级干部107人次。代市长起草向人
大提交干部任免议案5份, 涉及市政府组成人员52人。认真组织实施了全市党政群机
关事业单位的年度考核工作。严密组织,严格程序,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标准,
同时结合岗位目标责任制, 严格控制优秀等次的评选标准和比例, 全市应参加考核
81065人,实际参加考核80584人,其中优秀等次8534人,称职(合格) 等次70969人,
基本称职等次3人,不
称职(不合格)等次25人,未定等次1008人,被告诫(基本合格)45人。

(崔宏图)

【人才市场建设再上新台阶】(1) 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滨州
人民广播电台、生活日报社的配合下,利用行风热线栏目和生活日报部分版面,对人
才市场、人事代理、人才开发及人才服务工作的职能、服务范围进行了综合、全面、
系统的宣传,进一步加深了全社会对人才工作的认识,扩大了人才市场的社会影响,
“找工作、聘人才到人才市场”正在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滨州广播电视报设
立“滨州人才市场” 专栏,年内发布政策信息35期,发布招聘信息475条。组织人员
上街进行广泛宣传,共散发宣传材料6000多份,发放《调查问卷》1000多份。(2) 加
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步伐。建立了滨州人才网站(为山东省第四个市级人才网站),自
8月份开通以来发布人才信息1107条,有189家用人单位在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总访
问量达5000多次。(3) 认真组织人才招聘洽谈会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洽谈会。对
求职人员免收门票,对招聘单位实行申请一次摊位可连续免费进场两次的优惠,对一
次性申请半年乃至一年的招聘单位给予更大的优惠,吸引了更多的招聘单位和求职人
才进场洽谈。 全年共举办人才招聘洽谈会50场,先后有736个用人单位进入人才市场
设摊招聘人才,2.23万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进场择业,1.72万人次
达成聘用意向。

(张宝青)

【转业军官安置获国家表彰】 在2001年5月召开的全国军转安置工作暨表彰大会
上,滨州市人事局被表彰为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的军转安置工
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人事局党组始终把军转安置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较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基本实现了“四个
落实”,即转业干部的工作得到落实,团职干部的职务得到落实,随调家属工作得到
落实,全迁户住房得到落实;达到了部队、接收单位、军转干部“三个满意”。尤其
自1998年以来,全市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412名,其中团职52名、营职157名、连排职
147名、 技术干部56名;随调随迁家属144人,子女145人。安置任务是继百万裁军之
后数量最多的三年,且全迁户较多,加之机关、事业单位原有人员较多,缺编的较少,
企业又普遍不景气,安置困难大。安置工作中,市人事局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使三年裁军期间的安置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孙博华)

【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展开】 根据上级要求,2000年3月份,经市委、市政府研
究决定,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市纪委、组织部、人事局、
编委办、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
机构改革具体工作。机构改革办公室成立后,及时从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
委组织部、人事局、编委办等部门抽调了部分同志,并根据业务范围分为综合组、党
委组、 政府一、二、三组和县乡指导组6个工作小组,及时展开工作。同时,加强内
部管理,制定了《机构改革工作人员守则》。先后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滨州市市、
区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滨州市委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滨州市人民政府机构
改革实施意见》及《滨州市市级机关机构改革选配人员实行竞争上岗的意见》《滨州
市市级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由于撤地设市及其他原因,
机构改革一度进度迟缓。 2001年10月31日和11月5日市委、市政府分别组织召开了市
级机关和县乡机构改革工作动员会议。
在市级机关改革中,遵循以下精神和原则:(1) 科学界定职能。在参考省对口部
门和部分具有一定可比性相关市的“三定”方案的同时,以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已
出台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件为基本依据,结合我国已加入世贸的新情况,科学合理
地界定部门职能。(2)从严设置内设科室。原则上按20%左右精简,总体上体现精干、
效能。(3)按规定比例核定编制。按省审批全市的人员编制精简方案,市级机关(党委、
政府,人大、政协,群团,民主党派)原有行政编制1547人,精简后为1257人。法院、
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原有政法专项编制631人,其中机关专项编制535人;精简后
总编制为578人,其中机关专项编制为482人。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原则上地厅级
离退休干部与工作人员的比例为5:1,县处级以下离退休干部与工作人员的比例为15:
1。 工勤人员编制原则上按部门行政编制的10%核定,特殊情况,适当增减。严格控
制机构和人员编制总量。按照“加强综合经济部门,健全执法监督部门,调整社会服
务部门,撤并专业经济部门”的改革精神,合理核定部门编制。同时,严格控制新建
机构和机构升格。
按照以上原则和精神,市机构改革办公室积极开展工作。(1) 加强指导与协调。
在工作的每个衔接阶段,都坚持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会议,加强工作指导。在
机构改革动员会议后,举办了市级机关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培训班。11月份,根据
工作进展情况,又分别召开了市直部分单位负责人和县区人事局长、编办主任会议,
调度工作情况,加快工作进度。并制发了《县区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和《县区乡镇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报送格式和样本。12月份,组织人员重点对市直58个部门和各县
区进行了全面督导。 积极向省汇报,争取支持。先后3次接受省编办的检查指导,工
作得到充分肯定。注重横向联络与交流。先后到淄博、泰安、德州和东营等兄弟市学
习考察,互相交流。另外,还编印《机构改革情况简报》10期。(2) 建立定期调度制
度。机构改革办公室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通报情况,总结工作,查找问题,改进工
作。(3)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对于单位、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调度情况,
然后召开由分管副市长主持,组织部、人事局分管领导同志和机构改革办公室各工作
小组组长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解决。(4) 严格标准,认真做好“三定”工作。在职
能界定上,严格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避免交叉扯皮,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的
要求,科学合理地界定职能。在内部科室设置上,严格执行精简比例。鉴于上次机构
改革,全市大部分部门的内部科室设置普遍偏少的实际,纳入这次改革范围的58个部
门、单位原有内部科室456个,改革后设置科室410个。在人员编制核定上,市委工作
部门的行政编制按15%左右精简,原有行政编制320名,精简后核定行政编制281名;
市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编制按20%左右精简, 原有行政编制955名,精简后核定行政
编制821名。 政府综合部门及科技、教育、对外贸易经济部门适当少减,其他专业管
理部门精简比例较大。
截止2001年底,市县乡三级机构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市直58个部门(单位)的
“三定”方案已经初审;县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草案)、乡镇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和乡
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草案)已经上报,市机构改革办公室正在审核。

(郑令健)

【加强人事计划宏观管理】(1) 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增加人员。2001年,共
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增加(调整)的各类人员下达人事计划588人。其中:机关139人,
主要是市委任命的县级干部、军转干部、同性质单位调入的一般干部及调入的工勤人
员;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99人,主要是市委任命的县级干部和引进的本科生、安置退
伍军人;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68人;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182人。为加强人
事计划宏观管理,代市委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清理清退机关事业单位临时人员的通知》
(滨办字[2001] 16号) ,下发了《关于下达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临时工计划的通知》
(滨人办发[2001]29号),进一步开展清理清退机关事业单位临时人员工作,规范了
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临时工的用工行为。(2) 努力解决部队随军随调家属的安置问题。
根据市委议军会议和市政府关于解决部队随军随调家属安置问题的会议纪要精神,为
军分区、 武警支队、消防支队、边防支队需安置的16名随军家属落实单位,有7人得
到妥善安置。(3) 积极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根据山东省和滨州市《按比例安排残
疾人就业办法》 ,安排6名残疾人到全额事业单位就业,并向省人事厅申请招工计划
30人,用于市直部分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4) 认真做好部分单位人员移交的监
交工作。坚持对交接双方单位负责,对被移交人员负责的指导思想,严格按交接程序
办事。全年完成了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锅炉压力检验所、安全卫生检验监测站、安全
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科的机构人员移交给市技术监督局,区环境保护系统、
区土地管理系统、区城市建设系统部分单位上划,原滨州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现
有事业人员移交市统计局,以及滨城区政府代管的滨州经济学校划转市政府管理、滨
城区杜店镇由滨州经济开发区代管,崇山煤矿矿办学校移交邹平县管理等数项移交工
作,共交接各类人员2887人。(5) 根据省、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会议精神,与劳动、
民政部门联合下达2001年退役士兵安置文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共下达安置计划15名。
(安儒民)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1) 2001年,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按照“注重
效益,务实创新,缜密实施,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上下配合,积极开展引智服务。
共完成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60个;聘请外国技术专家2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
80多个,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随团派出到国境外培训50人;在南京举行的中国
国际人才交流项目洽谈会上,滨州市投递需求16项,全部被专家组织接收。在突出为
纺织企业服务重点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服务领域,为民营企业搞好服务,积极组织实
施出国培训项目,项目执行质量、引进专家层次明显提高。(2) 积极组织参加“中国
山东·海外百名博士创新周” 活动。认真组织滨州有关单位参加了省人事厅4月底在
青岛举办“中国山东·海外百名博士创新周”活动。经过动员部署、项目筛选、对接
项目申请、组团参加项目洽谈活动等几个工作环节,共有22个单位(企业),申报对接
项目84项,参加项目洽谈人员59名。有1个项目当场签订了协议,有9个单位的20个项
目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百名博士创新周”活动后,有关单位抓住机遇,聘请留学
人员为滨州市经济建设服务。滨州农业学校与留德博士李明亮开展了优质冬枣耐保鲜
基因的转移项目,与留日博士徐会连开展了利用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的研究。徐会
连博士免费提供了42个日本蔬菜品种,在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试种。留英博士刘鲁民为
高科技示范园的盐碱地改良活性有机肥的研制提供了基础菌种。徐会连、刘鲁民两位
博士被农校聘为客座教授。(3)开展了公费出国留学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经积极争取,
派出1人,实现了全市公费出国留学工作零的突破。
(王寿水)

【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考录工作组织严密】2001年,按照省人事厅的统一部
署,市人事局组织了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考录工作。全市共有2889人报名参加考
试。这次考试计划为市直党政机关选拔233名工作人员,其中为全市公安系统选拔159
名干警。(1) 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
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做出指示,并亲临现场,检查指导。组织部、人事局等有关部门
的领导全程靠上抓。(2)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笔试、面试、体能测评等每项工作
都制定出详细具体、便于操作的工作方案,报经协调领导小组同意后,具体组织实施。
笔试阅卷,由武警战士站岗,有关部门监督,实行全封闭管理。为贯彻公开、平等、
竞争、择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避免外界干扰,从潍坊聘请了29名素质高、作风严的
组织、人事、公安干部担任面试考官,并从市外解放军某部聘请了25名军官负责引导、
记分等现场工作。聘请外地的同志担任面试考官和工作人员,是滨州市组织人事制度
的一项探索性改革措施,有利于消除社会上的疑虑,保证招考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体能测评从驻滨大中专院校聘请了24名有责任心、公正、业务素质高的师生担任裁判。
在每个工作环节实施前,都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在面试、体能测评过程中,为严
明工作纪律,对所有工作人员实行封闭式管理,并实行考官、裁判人员负责制。 (3)
强化监督,确保公正。每个工作环节,都聘请人大、政协、纪检部门的同志进行监督,
前后共有46人次人大、政协、纪检委的同志参与监督。
(秦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