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4&rec=149&run=13

【农村居民生活】2001年, 滨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农民收入增速
加快,农村居民生活进一步提高。(1)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各县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
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
目标,积极实施追赶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克服了严重旱
灾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94.2元,比上年同期
增加139元,增长5.67%,高于全省增幅0.2个百分点。(2)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年内,
全市农村居民人居生活消费支出1674.95元,与上年相比增加275.84元,增长19.7%,
远远高于纯收入的增幅, 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较大变化。其中,食品支出641.9
元,增加不足百元,表明食品消费的改善已不再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心;居住消费支
出人均391.73元,增加152元,已成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热点。(3)文化娱乐消费增
加, 精神生活不断充实。电视机户均超过1台,其中彩色电视机已占到总量的一半,
部分乡镇闭路电视已经接到了农户家庭。一半农户已经装上电话,有些农民还用上了
手机。家用汽车、电脑等高档消费品悄然进入农民家庭。医疗、文教娱乐、交通通信
3项消费支出达到421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四分之一强。

(王安鹏)

【城市居民生活】 2001年,滨州市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市区居民
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消费支出平稳增长,消费形成局部热点、结构逐步优
化。
一、 居民收入总体呈现平稳增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1.11元,比上年
增长9.50%。主要特点是:(1)工资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市区居民人均从国
有、 集体单位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为5495.32元,增长11.41%。其中,从国有单位得到
的工资性收入增长12.26%。工资性收入增长带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27个百分点,
是促使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 其它劳动报酬形成多渠道增收格局。其他就业
方式的增多带动市区居民收入增长,人均得到的个体经营者净收益增长32.13%,人均
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增长10.12%,个体被雇人员和离退休再就业人员收入也大幅度增
长。(3) 离退休人员收入不断增加。国家两次为离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离退休人员
普遍受益,带动居民收入增长,市区居民人均得到的离退休金406.68元,增长11.66%。
(4)财产性收入下降。市区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47.76元,下降15.62%,具体呈现出红
利增加,利息下降的特点。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改制,职工入股,集中发放红利,市
区居民人均收入红利46.10元, 增长56.75%;而银行降息后,居民存款的利息收入下
降较多。(5) 低收入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与高收入家庭差距继续拉大。低收入居
民家庭往往是老弱病残家庭、下岗职工家庭,这部分弱势群体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
与高收入家庭的差距继续拉大。 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的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
配收入3451.45元, 同比仅增长1.40%,比平均收入增幅低8.10个百分点。20%的低收
入居民家庭与20%的高收入家庭收入由上年的1∶2.88,扩大到1∶3.06。(6)与全省部
分市相比, 市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虽然市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50%,但
与部分市相比,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在全省17市中,滨州列第12位,比全省平均
水平7101.08元低199.97元, 比最高的济南市低2663.77元,比东营市低1945.87元,
比淄博市低374.25元。
二、居民消费形成局部热点,成为消费支出增长的主动力。市区居民对某些商品
和服务消费需求比较集中,其消费支出快速增长,这些居民消费比较集中的商品和服
务形成了居民消费的局部热点,成为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主动力。(1) 家庭电话、移
动电话普及速度迅猛,形成电讯消费高潮。电话已成居民家庭普通的通讯工具,特别
是移动电话拥有量快速增长。至年底,市区居民家庭固定电话基本普及,百户家庭拥
有移动电话28部,同比增长16.67%。由于电话普及程度的迅速提高及电讯价格的下降,
使居民对电讯消费的需求猛增。居民人均电讯费支出188.43元,同比增长41.82%,仅
电讯费支出一项对整个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13.38%。(2) 家庭电脑消费热度不减。随
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们对信息渴求及掌握高科技知识欲望的高涨,使居
民对家庭电脑的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至年底,市区百户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已达
10台, 同比增长66.67%,人均消费支出达到35.84元,家庭电脑的消费将逐步进入快
速增长期。(3) 教育消费居高不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及教育产业化的初步形成,
居民教育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方面。市区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为620.97元,
同比增长25.46%。教育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已达12.67%。在教育消费中学杂费仍然
是支出大项,占整个教育消费的61.39%。(4) 旅游消费初露端倪。市区居民人均旅游
支出(不含旅游中的购物支出) 78.66元,同比增长34.81%。在旅游消费支出中,火车
交通费支出增长最快,说明外出旅游的逐渐增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带薪休
假制度的实施,旅游消费仍有较大潜力。(5) 医疗保健消费大幅度增长。随着居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自身的保健越来越重视,舍得在这方面投资,且伴随医疗技术
的不断进步,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度增长。市区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66.26元,同比
增长40.83%,对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25.57%。
三、消费支出增长较快,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00.98元,
同比增长9.26%。 从分类看,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同比
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为40.83%、34.42%和18.25%;食品消费小幅增长,增幅
为2.09%;衣着、杂项商品与服务支出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14.16%和8.65%。从对整
个消费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增长贡献最大,贡献率为31.76%;
其次是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衣着,贡献率分别为26.71%、25.57%和21.07%。从结构
看, 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仍然占据第1位置,占34.41%,比上年下降2.42个百分点;娱
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已连续两年位居第2,占17.44%,比上年上升1.33个百分点;
衣着消费支出位居第3, 占14.40%, 比上年上升0.62个百分点; 交通与通讯消费占
8.84%,比上年上升1.6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支出占7.48%,比上年上升1.68个百分点;
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占6.80%,比上年下降1.27个百分点;居住支出占6.09%,与上年
基本持平;杂项商品与服务支出占4.57%,比上年下降0.03%。消费结构呈现出基本生
活需求(食品、设备用品及服务) 比重下降,发展、享受需求(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
通通讯、医疗保健) 比重上升的优化趋势。特别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贫富程度的恩格
尔系数(食品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已连续十几年下降,随着居民汽车、旅游、教育、医
疗保健等消费支出的大幅度增加,消费比重的逐步上升,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步升级。

(于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