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公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2&rec=30&run=13

[机构设置]1986年,县委办公室下设保密办、机要科、信访科、调研室,皆为副科
级规格。1987年3月,成立行政科、秘书科、信息科,均为股级规格。1988年9月,撤
销信访科, 成立博兴县信访局。1990年6月,保密办改为保密局,正科级规格,归口
县委办公室。同年10月,建立督查科,副科级规格。1990年11月,机要科改称机要局,
正科级规格。 1993年9月,督查科改称县委办公室督查室,股级规格。同月,行政科
改为后勤服务中心,副科级规格。1993年11月,成立县委办公室调研室,股级规格。
同月,机要局改为县委办机要室,降为股级规格。1996年12月,县委办公室研究室改
为县委政策研究室,正科级规格,隶属县委办公室。截止1996年底,共有干部职工44
人。其中干部22人,工人22人,中共党员38人。

[概述]博兴县隶属滨州地区,总面积900.7平方公里,全县辖9镇3乡,446个行政村,
人口45.21万,耕地面积66.74万亩。
1986-1996年, 博兴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经济
贫困县,如今走上了由温饱向小康跨越的路子。从1986年开始,博兴县委、县政府在
充分分析县情的基础上,选择了靠改革启动活力促进发展的路子,在政治、经济等各
个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性配套改革, 取得了突出成效。1991年5月,全国人大副委
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在地、县领导的陪同下到寨郝村视察了村办企业、学校和
群众生活,对寨郝村的经济建设给予了肯定;199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来寨郝乡柳桥村参观了该村的村容村貌和养鸡厂,并在柳
桥宾馆主持召开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座谈会,对博兴县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党建的做法
给予了高度评价。1994年11月,滨州地区“兴福现象”研讨会在博兴召开,中央政策
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的有关领导,山东省委宣传部长董凤基及省直有关部门、地委、
行署的主要领导同志都参加了会议,对博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政府创造环境,社
会发展经济”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1986年始,博兴县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先后建成了粮棉、林果、畜牧、蔬
菜、淡水养殖等五大生产基地。农业连续11年丰收,并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198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09亿元,粮食产量达到19838万公斤,果品产量320万公斤,
大牲畜存栏3.3万头。 到1996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4.12亿元,粮食产量达3 2.6
万吨,果品产量8989吨,大牲畜存栏11.23万头。农民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484元提高
到1996年的2025元。博兴县工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机械、化工、轻工、纺织、
油棉加工、建筑建材、工艺美术等十几个门类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基础得到进一步
强化。 1986年,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到1996年达到36.89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度增
长, 1996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10638万元,连续10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地方财政
收入大幅度增加,受到财政部的表彰;第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流通基础设施进一步
完善;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以厨房设备、造纸、轧钢、皮革、酿造、制胶、规
模养殖等一大批骨干项目和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
途径。 从1993年开始,兴福镇成为全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先进典型。1995年7月,
寨郝镇通过滨州地区行署组织的小康镇验收, 成为滨州地区第一个小康镇。199 5年
11月,教育系统顺利通过省政府组织的教育“双基”验收。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
1993年,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成为全省第二个村村通柏油路的县;到1996年,全县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84.1公里。 1996年底,全县城乡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达到20 736
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1986年以来,博兴县先后被
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 、 “全国食品卫生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先进县”和“全国农村电气化县”等荣誉称号,并在
城市“三上” 活动中,连续5年获得“齐鲁杯”优胜县城奖。目前,全县上下呈现出
了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心思上的大好局面。

[调查研究]研究室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对全县经济、政治和社会
各项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
放的深入进行, 发挥了应有的参谋助手作用。1986-1996年,共完成各类调查报告15
0篇, 起草各类文稿670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65篇,在地级报刊发表120篇,共编
发《调查与研究》150期。
组织社会大调研。为促进全县调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大力加强调研网络建设的
同时,定期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的干部职工开展社会性大调研,在全县上下
形成了重调研,深入实际搞调研的良好风气。部分来自基层的调研成果,纳入县委决
策,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加强调研队伍自身建设。一是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理论学习,使处于这一
特定环境中的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又有总揽全局、能够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
合的分析研究能力。二是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在努力搞好调研工作的同时,注意加强
内部科室人才的培养。 研究室成立以来,先后有7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实现了两个
成果一齐出的工作目标。

[信息工作] 1986-1996年,县委办公室信息工作坚持“快、新、精、实”的方针,
积极为各级领导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较好的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11年间,
共编印《博兴信息》 350期、1800条。上报省委办公厅、地委办公室信息分别为2897
条、 7500条,其中被省委办公厅采用700多条、有38条被评为全省高层次信息。被地
委办公室采用2800多条, 150多条被评为全区优秀信息。被县委主要领导批示28条,
进入各级领导决策150多条。
具体工作中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一)加强基础建设,建立信息工作保障机制。
逐步建起了由80多个单位、 153人组成的全县信息网络;1994年,被确定为省委办公
厅信息直报点,同年实现了与省委办公厅的微机远程通讯联网。(二)强化服务意识,
建立信息服务机制。重点为本级领导服务,积极为上级领导服务,及时为基层领导服
务。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领导需求和不同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搜集、编报信
息。先后创立了《博兴信息》、《上报信息》、《领导参考》等刊物。(三)遵循信息
工作的程序和特性,完善信息工作运行机制。通过科学界定工作环节、建立工作程序、
确定工作目标、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等,促进了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报送信息的
数量、质量、时效明显提高。(四)以增强信息活力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信息工作的激
励机制。实行了信息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季度通报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11年
间,9次被评为全区党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有3人次受省委办公厅表彰;19人次受地
委办公室表彰;27人次受县委办公室表彰。

[督查工作] 1987-1990年,称小查办,股级规格,主要对领导批办的信件、交办的
事项进行检查、催办。1990年,改为督查科后。扩大了工作范围,由查办转向督查,
主要任务是围绕县委的重大决策、 重要工作部署开展督促检查。1990-1996年,对全
县乡镇企业、计划生育、项目建设、党的建设等各项重要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刊出
督查情况86期, 上报反馈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专报》40期。1991年、1993年和199
4年度被评为全省党委系统督查工作先进单位。

[队伍建设] 1986-1996年,县委办公室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强化服务这个主题,大
胆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坚持每周一学习制度。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宗旨教育,全体工作人员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政
治敏感性不断增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富民富县为标准,转变职能,形成了不计名利、任劳任怨、清正廉洁等良好的传统
和作风。为增加工作活力,将竞争机制引入办公室内部管理。
办公室人员在强化提高政治觉悟的同时,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水平的提高,深
入实际调查研究,发挥了“智囊团”和“参谋部”的职能,及时沟通、协调、上传下
达, 起到了“枢纽、 桥梁、纽带”的作用;做好机要、保密工作,保证了县委决策
“神经中枢”的职能;牢记党的宗旨,加强行政管理,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窗口”
和保障干部职工生活的“后勤部”职能。
加强制度管理和人才培养。一是强化制度管理。11年来,逐步建立了一系列规章
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遵守执行。二是强化人才培养。在争创一流工作成绩的同
时,通过包村、建立联系点、挂职锻炼和脱产进修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
才,11年中,先后有22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县级以上干部3人。

(董苏民 赵桦 李国栋 王飞 张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