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庄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2&rec=199&run=13

[机构设置]1986年,乡下设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团委、妇联、武装部、司法
、民政、财政、教育组、计生办、房建、土管、农技站、农经站、林业站、水利站、
种子站、广播站、文化站、兽医站。乡直部门有工商所、税务所、农行、信用社、粮
所、供销社、卫生院。1993年机构改革后,乡直机构合署为农委、经委、教委、政法
委、党政办公室、工商经济办公室、建委和小城镇建设指挥部。1995年成立路政所、
农村合作基金会。1996年,全乡有党政干部59人,工人91人。

[概况]乔庄乡辖4个管区,33个行政村,版图面积83平方公里,全乡耕地面积5.13
万亩。1996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14313万元,比1986年增加3650万元,增长237%;
比1991年增加3260万元,增长236%。工农业总产值10776万元,比1986年增加5520万
元,增长208%;比1991年增加2800万元,增长15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37万元,比
1986年增长250%,比1991年增长70%。完成财政收入33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1991年
增加301万元,年均递增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66元,比1986年增加1111元,比1
991年增加755元。1996年底,全乡总人口为21783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1564人,非
农业人口219人,人口出生率为6.8‰,自然增长率为6‰。
乔庄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
高产高效农业。这个乡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稳粮增棉,大抓经济田,林牧副渔
搞突破,多种经营大发展”的思路和“东部抓水稻,西部抓水产,南部抓粮棉,北部
抓蔬菜兴三产”的经济区域发展格局。10年来,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
挖了东崔大型排沟,疏浚了境内排灌渠道,基本达到了设施配套。1996年有9个村兴
建了平原小水库,增强了引水蓄水能力,为抗御自然灾害夺取农业丰收提供了可靠的
保证。为开发荒碱地,这个乡在县直包村工作组的大力帮助下,发展水稻7150亩,收
到了较好的效益。1996年全乡粮食总产达到1450万公斤,棉花总产227万公斤,分别
比1986年增长30%和20%;比1991年增长21%和10%。为使传统农业不断向市场农业转化
,1996年瓜菜发展到4000亩,出现了盖家、王旺庄、薛坊等专业村。淡水养殖发展到
2100亩,亩收入超过3000元;畜牧业发展迅速,1996年全乡大牲畜存栏数达到8000头
,养羊1万只,养猪4500头,家禽家兔20余万只,畜牧业总收入256万元,占农民总收
入的25%以上。比1986年增长20%,比1991年增长15%,畜牧业生产已成为该乡农民创
收的骨干项目。同时,该乡1000多亩棉柳、鸭梨等经济林,由于加大了科学管理,收
入有了较大的增长。
乡镇企业通过挖潜改造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全乡有美砼瓦厂、砖场、建筑公司、
艺品厂等骨干乡镇企业,1996年乡镇企业产值达到7608万元,比1986年增加1600万元
,比1991年增加1000万元。
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乔庄乡出台了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饮食服务、农机具维修、建筑、农副产品运销、劳务输出等形成
强劲势头。同时,根据本乡苇、蒲、柳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组织群众开展家庭副
业加工,大搞草地毯、苇帘、蒲编、柳编,全乡已有5个村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从
业的家庭妇女达到3000人,年收入在300万元以上,加工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搞好文教“双基”建设,促进文教事业发展。1996年,该乡投资100万元新建了
全乡第一所中心小学教学楼,并新建了五处较高标准的联小,对乡中、成人学校进行
了扩建,为九年制义务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小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
明显有了提高。卫生事业发展较快,1992年投资近50万元,新建了乡卫生院,增加了
医疗器械,改善医疗条件,全乡村村有卫生室,乡村医生全部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同
时,该乡农村文体活动比较活跃,法制教育、计划生育等项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从无出现重大刑事犯罪案件。1996年,全
乡有14个村被评为县级精神文明村,有2个被评为地级精神文明单位。
注重搞好福利事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96年,新建和复修了乡
村公路已达到50多公里,全乡有90%的村通上了柏油路,有半数以上的农村主要街道
得到硬化。小城镇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乡政府驻地拓宽了商业一条街,健全了路灯
、花池、下水道等配套设施,同时新建了两处集贸市场。为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首,乔
庄乡在县邮电局和包村工作组的帮助下,筹措资金350万元建成了摸拟数字通讯站,
投资100万元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为发展社会养老事业,1996年投资10多万元扩建了
乡敬老院,为五保和孤寡老人提供了养老场所。

[稻田开发]乔庄乡有广阔的土地资源,除去5.13万亩耕地以外,还有2万多亩荒碱
地。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乡党委、政府决定发动群众开发荒碱地,走稻改之路。首先
,在全乡搞好组织发动,乡里成立了稻田开发办公室,制定规划,强化措施,采取典
型引路、政策鼓励和行政干预等多种方法,激发了群众大搞荒碱地开发的积极性,很
快落实水稻面积7150亩,总产达到220万公斤。
为确保水稻高产高效,该乡在县直包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加大物力财力的投入,
村村开展荒碱地开发治理,经过一年努力,全乡有9个村兴建了平原小水库,总蓄水
量150万方,做到河丰蓄水,河枯补源,平整土地近万亩,新建了桥、涵、闸等建筑
物,达到沟渠排灌配套。其中魏庄村开展荒碱地2400亩,种水稻1800亩,大旱之年单
产超过350公斤,一年脱贫致富。

[畜牧业长足发展]乔庄乡地处沿黄,水草丰盛,庄稼秸杆较多,为发展畜牧业提供
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从1989年以来,该乡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畜
牧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主要做法是:一、加强领导,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
认识。该乡制定了“四优先”的优惠政策,在资金、防疫、良种调剂、技术指导上及
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激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二、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这个乡的陈荒村,在县畜牧局的指导帮助下,大力发展养牛业,户均达到3头牛,
为更新换代,引进了法国梨木赞冷冻颗粒良种与本地牛杂交,并搞好青贮、氨化饲料
,通过科学管理,人均增收600多元。乡里及时推广他们的经验,全乡饲养大户发展
到100余户。三、组织兽医站、防疫部门及时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增设配种站,
积极帮助搞好畜产品销售。1996年全乡大牲畜存栏达到8000多头,养羊1万余只,养
猪4500头,家兔家禽20余万只,畜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

[以点带面发展瓜菜生产]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乔庄乡冲破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变
单一的粮棉型向多种经济成份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瓜菜生产。
1996年在盖家村和薛坊村建成了芹菜和豆角生产基地,南部村发展西瓜生产,继
而又增加了王旺庄的大蒜,以及全乡6000亩的土豆等产业项目,大搞粮菜、棉菜、菜
菜套种,实现三作三收。通过抓点带面,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使瓜菜
生产形成了热潮,1996年全乡瓜菜发展到4000多亩,比1986年增加2000亩,比1991年
增加了1000亩。

[淡水养殖形成规模]乔庄乡从1986年开始,组织王旺庄、乔庄等管区对荒碱涝洼实
施开展治理,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并逐步形成规模。一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乡里以水利水产站牵头,统一规划,完善措施,重点开发,集
中突破。同时,抓住河徐、苍上村这些先进典型,推广他们的经验,发动有条件的单
位达到“村村有鱼塘,塘塘养上鱼”。为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乡里适当延长鱼塘承包
期,在资金、技术、防疫、饲料供应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及时组织重点户到外地参
观学习,请省地县水产专家来本乡举办培训班,达到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二是
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经过摸索试验,先后推广了“三鱼混养”、“四
定”、“五防”等先进经验。1992年,河徐村进行了罗非鱼乌仔越冬试验并获得成功
,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单产;苍上村1996年新上了中华毛蟹养殖项目,获
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搞好系列化服务。帮助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组织机关干部帮助销售水产品。1996年全乡养殖水面达到2100多亩,总收入300余万
元。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乔庄乡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带动全乡第三产业的快速发
展。1996年,乡政府驻地开始进行街道拓宽整修,建成长1100米,宽22米的商业大街
,并配有路灯、花池、下水道等设施。这个乡本着“先发展、后规范、多服务、少干
预”的原则,制定了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为个体经营业户在资金、用地
、办理证照等方面提供诸多方便,在繁华路段,规划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已有半数
开工兴建,同时增设两个集贸市场。小城镇的快速建设,带动了全乡的饮食、经销、
维修、建筑运输等业的发展,个体经营业户已达430余家,从业人员834人。
该乡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加工原料,发动群众大搞地毯、苇帘、柳编等传统工艺
品加工业。1989年以来,三岔、乔庄、肖庄、西小等村从事编织的家庭妇女达3000多
人,年总收入超过300万元,产品畅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换取了外汇、增加
了农民收入。
为充分调动农民搞第三产业的积极性,乡里除制定多种优惠政策外,还扩大收购
网点,搞好技术指导,强化产后服务,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996年,
第三产业实现产值4359万元,比1986年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比1991年增收500万元

(陈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