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2&rec=191&run=13

[机构设置]1986年党群机关设有党委办公室、团委、妇联、武装部、科协,政府部
门设有政府办公室、科委、农委、棉办、土地管理所、民政、司法、法制办、综治办
、工办、财政所、计划统计站、计生办和五个行政管理区。1987年10月农经站、农技
站、兽医站、林业站、农机站、水利站、教育组、文化站、广播站、卫生院、计生服
务站分别由县农牧局、农业局、林业局、农机局、水利局、教育局、文化局、广播电
视局、卫生局、计生委简政放权移交兴福镇人民政府管理,1988年12月粮所、食品站
分别由县粮食局、县商业局移交兴福镇人民政府管理。1991年9月成立兴福镇计划经
济委员会。11月,成立兴福镇残疾人联合会。12月,成立民政办公室。1993年3月党
政机关实行机构改革,成立六大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合并为党政办公室
,科协、科委、农委、棉办、土地管理所合并为农业办公室,民政、司法、综治办、
法制办合并为政法办公室,财政、计划统计站合并为工商经济办公室,成立文教卫生
办公室,进行教育、文体、卫生方面的管理工作,原镇卫生院、防保站、计生办机构
设置不变,将农技站、农机站、林业站、水利站、种子站、兽医站、房建办公室、经
委、广播站、文化站等单位转为经济实体。1994年4月成立镇农村合作基金会。

[概况]兴福镇辖5个管理区36个行政村,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5.6万亩
,199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80898万元,比1986年增加78205万元,增长29倍,比199
1年增加67368万元,增长5倍;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8611万元,比1986年增加76415万
元,增长35倍,比1991年增加67792万元,增长6倍;1996年完成财政收入594万元,
按可比口径,比1991年增加496万元,增长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796元,比1986年增
加2272元,比1991年增加1994元;1996年底,全镇总人口为33788人,比1986年增加
1031人,比1991年增加428人。其中农业人口32590人,非农业人口1198人,人口出生
率17.6‰。自然增长率为11‰。
兴福镇境内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
无霜期长,适合各种温带农作物生长,主产小麦、玉米、杞柳、蔬菜。1996年实现农
业产值11328万元,比1986年增加9178万元,增长4倍,比1991年增加7903万元,增长
2倍,粮食总产量达3560.5万公斤,比1986年增加1840万公斤,增长51.6%,比1991年
增加981.8万公斤,增长38%。
博临路自南而北穿越该镇全境,曹大路横跨东西,交汇之处即是该镇政府驻地,
是远近闻名的商贸集散地。驻地北部的民营工业园(1992年建成)集中了鲁宝、东方、
皇冠厨房设备厂等规模化企业,是全镇经济发展的“龙头”。驻地东侧即是全国知名
的福旺黑白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20亿元。1992年以来,兴福镇党委、政府从本镇实
际出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镇形成了厨房设备、制胶、黑白铁加工、化工、
建筑建材、柳编等六大支柱行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日本、韩国等
国家和地区。1996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84007万元,比1991年增加73613万元,增长
了7倍。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实现67206万元,比1991年增加60760万元,增长了9倍
,截止1996年底,全镇各类企业已发展到930多家,其中私营企业达81家,全镇有个
体私营大户资产过百万元的100多户,过千万元以上的7户。为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兴福镇不断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1996年累计投入资金2650万元,是1986年的39.5倍
,1991年的10倍。在充分利用自有资金的同时,兴福镇还积极引用外资及港澳台资金
,全镇现有合资企业2家,引进外资总额200万元。
兴福镇于1994年、1995年、1996年对境内博临路、曹大路、付元路、市场路等乡
镇公路进行了拓宽,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全镇境内柏油路总长度54公里,能满足近1
0年内的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需要,1994年兴福镇被确定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乡
镇。王旺村被确定为省级“小康屋”试点单位。
1992年,兴福镇建成邮电通讯大厦,1996年底,全镇装机总容量达2650部,拥有
移动电话650多部,平均10人拥有1部电话,成为滨州地区通讯事业发达乡镇之一;1
996年有5家金融单位在兴福镇设有办事机构,年底融资总额达2.32亿元;兴福镇卫生
院在1995年被评为一级甲等医院;1992年兴福镇获地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荣誉称
号;兴福镇现有中学2处,小学15处,1995年11月顺利通过省“双基”验收;人民生
活水平显著提高,村村通电、通自来水,截止1996年底,全镇摩托车总拥有量在220
0辆以上,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全镇私人轿车120部,有460户农民住上标准现
代化楼房,占全镇农户的5.3%,农民人均银行存款7000元。

[种植业]全镇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部分低
产作物逐渐被淘汰。为推进科学种田,实现良种化,1996年在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在
初桥村建立了1000亩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为全镇培育良种。由于良种化的推行和水
利设施建设的配套,兴福镇的粮食作物产量连年稳步增长,在1996年涝灾严重情况下
,粮食仍然获得丰收。
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杞柳等。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结合实际,走发展
效益型农业的路子,兴福镇素有“柳编之乡”的美誉,8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市场对
工艺品需求的增长,柳编这一传统手工艺也得到发展,但是野生杞柳资源明显不足,
为此,党委、政府从外地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在全镇推广杞柳种植,出现了杞柳种植
专业村。1991年全镇植柳面积为850亩,亩均收入1650元,1996年全镇植柳面积发展
到1500亩,亩均收入为2200元,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为柳编业的发展提供
了丰富的资源。根据农业市场化的需求,兴福镇瞅准了发展蔬菜生产这条路,1996年
,全镇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460亩,蔬菜生产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连片
规模经营、管理技术从盲目到科学的过程。

[个体私营经济]兴福镇由于交通闭塞、资源匮乏,过去是远近出名的贫困乡。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传统手工业蒸笼制作、熬胶和黑白铁加工业得到充分发挥。个
体私营经济开始起步。1986年有工业企业534个,从业人员2630人,年产值1528万元
,主要行业有厨房设备、制胶、黑白铁加工。受传统计划型的指导、单一行政性的干
预和家长式低水平的管理,不少集体工业企业由兴到衰,或亏损,或倒闭。个体户生
产水平处于手工阶段,劳动效率低下,地位远次于农业。之后几年集体工业企业发展
缓慢,以家庭手工业和前店后厂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个体私营企业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
势头,1990年,党委、政论提出“放手发展”的策略,个体私营经济快速膨胀,初具
规模。1991年,工业企业537个,从业人员4454人,年产值7394万元,创利税1071万
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产值、利税占到一半以上,打破了单一农业的传统产业格局,
摘掉了贫穷的帽子。1992年,党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产业化的需求,着力培
养主导行业,通过制定镇内农转非等政策,筹集社会资金300万元,创办起全区首家
镇级工业小区,以土地、厂房等类投资方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体大户进区建厂
,当年就有34户自有资产50万元以上的个体大户带着资金、技术、设备来到小区,其
发展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短短几年时间,工业小区涌现出近20家有规模、有档次、有
后劲的混合型企业,工业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厨房设备、制胶、黑白铁批发
加工、建筑建材、化工、柳编六大工业支柱行业。从1994年开始,对镇属企业进行改
制,采用租赁、承包、合股、拍卖等多种形式明晰企业产权,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增加对企业的投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使镇办工业企业扭亏为盈。集体经济甩掉
了包袱,积累不断加大。在实践中发现,搞好资本运营是盘活农村资产,促进乡镇经
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确定了“从搞活单个企业向整体搞活全镇经济转变,
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从产品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的工作思路,推动镇
级资产向支柱行业、优势行业、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集中,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使
集体经济经营发生根本变化。个体私营企业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管理水平、
科技含量有了很大提高。从而形成了全国知名的厨房设备生产、民间制胶和镀锌板销
售三大基地。1996年初,投资175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10亩,设计经营摊位196个的福
旺黑白铁批发市场,当年实现交易额16.5亿元。工业小区和黑白铁市场的建立,形成
了全镇的生产中心,市场中心、销售中心,推动了三大产业的发展。1996年底,全镇
各类企业930多家,其中私营企业81家,工业总产值实现67283万元,是1986年的38倍
,1991年的9倍;创利税7401万元,是1986年的38倍,1991年8.9倍;从业人员17000
人,占全镇劳动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山东省鲁宝厨房设备总厂简介]山东省鲁宝厨房设备总厂始建于1991年,占地2.6
万平方米,总投资1041万元,有职工186人,其中会计师2名,经济师5名,助理工程
技术人员18人。1996年实现产值2950万元,创利税530万元,已成为省内较大的不锈
钢厨房设备生产企业。该厂生产的不锈钢调理台、储藏柜、操作台、电炸锅、调料台
、电汽两用蒸饭车、消毒柜、燃汽灶、多用炉、远红外自动控制电烤箱共60多个系列
,300多个规格,该厂采用先进科学管理方式,引进现代生产设备,选用优质进口材
料并与清华大学、山东工业大学、省五金研究所等单位进行技术联姻,产品质量不断
提高,品种规格日臻完善,产品远销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并被亚运村选用,部
分产品经过外贸渠道打入国际市场,销往俄罗斯、朝鲜等国家。

[商业、饮食服务业]兴福镇地处偏远,商业、服务业发展受限,改革开放初期处于
落后状态,最近几年才有迅猛的发展。
1986年,商业从业人员428人,年销售额95万元,实现利税4.75万元。主要从事
食品、百货零售经营。当时的白铁加工主要从外地二道贩子手中零散进货,到1990年
,商业发展仍然落后于周边地区,1991年,共有个体工商业户440家,年营销额2560
万元,实现利税150万元。进入90年代后,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点来抓,实施资金
倾斜、政策优惠等措施,村魏管区部分原从事白铁加工的农户转产从事镀锌板贸易,
在家门口作起批发生意。1994年7月,在商户最为集中的福旺村建起了黑白铁批发市
场,当年实现营销额13000万元,利税200万元,为了加快市场的发展。1996年2月,
党委、政府征地210亩,建成了能容纳196个摊位的大型黑白铁批发市场,自市场建立
至今,有限责任公司达82个,个体商户52家,福旺黑白铁批发市场成为江北最大的黑
白铁专业批发市场之一。1996年年交易额15.6亿元,创利税2000万元。李韩村的扫帚
市场、城李村的皮毛贸易市场、兴李村的蔬菜市场、兴福村的农贸市场也相继建成。
1996年,商业总销售额实现33375万元,产值4005万元,利税335万元。
1986年,各类服务行业7家,从业人员31人,总收入18万元,利税3.6万元。199
5年,从优化投资环境入手,投资2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兴福宾馆,年营
业额150万元,纯收入30万元,利税50万元。

[兴福镇福旺黑白铁市场简介]博兴县兴福镇福旺黑白铁市场,位于本镇福旺村。一
期工程占地面积210亩,是在原市场的基础上,由镇政府于1996年初筹资1750万元扩
建而成。一期工程设计经营摊位196个,并附设宾馆、饭店、金融、医疗保健、通讯
等多种配套设施。兴福镇黑白铁市场销售各种进口、国产镀锌板、不锈钢板,并加工
多种镀锌板产品。市场辐射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内蒙、河北等18个省、
市、自治区。成为江北最大的黑白铁市场,日吞吐各种镀锌板,不锈钢板900余吨,
1996年实现交易额15.6亿元。
兴福镇政府下设兴福镇黑白铁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整个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镇委、镇府的正确领导下,黑白铁市场管理委员会以高速度、高起点、高质量、高
标准,建设一个既有精神文明,又有现代化科技管理,规模巨大,全国一流的新型黑
白铁市场为发展目标,以竭诚为经营商搞好服务为宗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宽松、
安全、自由的交易环境。并按照镇政府“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期实施”的指导思想
,在今后两年内完成一期工程的绿化、美化及辅助设施的配套建设工程。

[教育]1986年全镇有中学2处(其中县第四中学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小学42处,
共有教师436人,其中公办教师206人,民办教师230人,在校学生5120人,适龄儿童
入学率71%,学生毕业率86%。1989年,博兴县第四中学撤消高中部,初中部与镇中学
合并。截止1992年,共投资200万元用于校舍改造、硬化路面、水电设施、购置教学
设备、建图书室等。1992年镇财政拨款15万元,社会各界集资3.8万元新建中心幼儿
园和中心小学,配备了比较先进的教学设备,学校规范化建设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先
进单位。1992年,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组合,择优上岗。颁布《奖励优秀教师的规定
》。1989-1992年,共为高一级学校输送291名合格新生。义务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
绩,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7%,学生毕业率100%,学前儿童入学率94
%。1994年,为使全镇中小学布局更为合理,新建中学1处,小学由原来的42处并为1
5处,学前班发展21处。1995年,筹资650万元建成镇第二中学,建设占地4888平方米
的教学楼一处,新建平房7473平方米,新建、扩建操场7个,修院墙1850米。全镇中
小学校基本达到了美化、绿化、净化、秩序化、知识化的标准。镇财政拨专款68.7万
元为学校配备了“六材一书”。是年底,兴福镇顺利通过省“双基”工作验收。教师
工资、待遇不断提高,1996年,全镇民办教师实现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8月,全镇
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改革,进一步裁减冗员,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1993-
1996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373名合格新生。截止1996年底,全镇共设有中学2处,
小学15处,学前班21个,中学教师119名,小学教师278名,全镇教师大专以上文化程
度的217名,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80名,在校生376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
生巩固率98.4%,学生毕业率100%。成人教育工作成效显著。1990年,开设财会班,
为社会培养了40多名合格技术人才,全部被镇有关单位录用。1992年,举办了幼师培
训班和林果专业班,为工农业生产及幼教事业输送了骨干力量。1995年,建成省级规
范化的成人教育中心学校,设专职教师5名,配备了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等教学设备,
年培训达5180人次。1992-1996年,扫盲人数达1165人,扫盲率为100%。

[卫生]1986年,博兴县人民医院兴福分院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床位24张,医务
人员30人,年接收住院病员400人,门诊量为11000人次,总营业额12.3万元,固定资
产12万元。有主治医师1人,医师3人。1987年下放归兴福镇政府管理。1991年,医务
人员28名,主治医师1人,医师3人,年接收住院病人430人,门诊量为12000人次,总
营业额为15万元。1994年以来,投资50万元建成1204平方米卫生大楼一座,床位24张
,投资12万元购置X光机、B超、电脑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全院固定资产达80万元,医
务人员35人,为提高本院医疗水平,先后从上级医院聘请专家120人次,治疗230人次
,每年送出培训人员6人次。1996年,接收病员620人,门诊量20000人次,总营业额
45万元。院内有主治医师1人,医师8人,其他专业人员25人。
1986年,全镇有乡村医生46人,卫生室34个。1991年为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增
大服务面积,进一步加强治病、防病和计划防疫的能力,乡村医生增至64人,卫生室
46个。1996年,全镇36个行政村,下设卫生室58个,72名乡村医生。

[计划生育]为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了计生队伍力量,在各管区设了
计生网长,1992年,被评为地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93年开始实施的“少生快富”
工程,发展“少生快富”项目23个,创经济效益435万元,受益育龄妇女3250人,有
力的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在管理体制上,采取领导层层承包,一直到户责任
制,并在年终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制”,使全镇的计生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不落
空。1994年,投资3万元购置微机,实现了信息联网。投资4万元为镇计生服务室购置
了B超机等先进仪器,保证优生工作的落实。1996年,各村设立了计生专职主任,享
受村正职待遇,配备了“三员”,工资补助和独生子女补助实现全镇统筹。截止199
6年底,全镇36个行政村设有计生服务室36个,人口学校36个,计生协会分会36个,
计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计划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晚婚率为98.7%
,晚育率为100%。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成立了流动人口办公室,杜绝了计
划外怀孕的发生。

(李盛林 王志滨 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