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工业兴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0&rec=16&run=13

近年来,滨州市针对工业经济相对薄弱的实际,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切入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民营经济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带动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81.3亿,比上年增长35.89%; 完成工业增加值135.23亿元, 比上年增长29.43%; 实现利润总额30.66亿元, 增长68.15%; 实现利税52.89亿元,增长58.7%。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高新技术、民营经济比重较小;三次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特别是国家信贷政策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债资金总量减少、农业税率降低、农业特产税取消等,都将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分析面临的形式,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认为,要想全面建设“小康滨州” , 尽快摆脱欠发达的帽子, 必须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力实施“1238”工程,努力实现“工业兴市。”
一、积极进行结构调整,膨胀壮大工业经济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率。滨州要紧紧抓住推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个牛鼻子,强化综合措施,着力从整体上搞活工业经济。一是大力培植主导产业。把家纺、化工、机械、及汽车零配件、电力、农副产品加工、有色金属、造纸、高新技术等八大产业建设成我市工业的“龙骨”产业。按照“政府推进、市场运作、借助外力、高点起步”的原则,坚持外延扩大与内涵提高并举重,以现有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资金、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通过重组、联合、技改、引进、新建等途径,迅速壮大规模,拉长从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产业链,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二是加速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坚持扩张规模与提高核心竞争力并重,从经营规模、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人力资源、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选择在同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和产品,通过加大扶持力度膨胀一批、招商引资借助外力重组激活一批、抓好大项目建设扩张一批等途径,努力培优主导产品、增大骨干企业、配强利税大户,全力打造“产业航母”和“单项冠军”。如家纺基地要抓好邹魏、滨魏、滨印、亚光、基德等一批骨干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中国棉纺织之都”。通过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集团,提高大企业领办工业园的区域化、集约化和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新突破。充分发挥当地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海洋工程、机电一体化等新技术领域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企业,一方面通过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方式,加大投入,加快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的发展步伐,加速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方面紧紧盯住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和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迅速膨胀壮大产业规模。四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机制、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吸引国内民营大企业落户滨州,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
尽管我市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改制滞后、经济效益差、综合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要坚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和职工劳动关系为重点,奋力打好企业改制攻坚战。一是全面推进企业产权改革。按照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分类指导,因企制宜、强力推动,规范运作,加快推进企业改制步伐。对成长性好、拉动经济作用明显的主要骨干企业和资源性、公益性企业,要采取政府适度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股份制企业,提高国有资产的的经济效益,保持政府适当的调控能力;对一般性竞争企业,实行“国退民进”,最大限度地退出国有资本。二是建立科学的企业运营机制。围绕激发企业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引导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着力塑造决策执行、人员合理流动、分配激励、管理和技术创新等体制和机制。三是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在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重点抓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行政审批制度、住房制度等配套改革,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多方努力增加投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外延扩大与内涵提高并举,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抓项目、扩规模、快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做大做强企业。充分发挥滨州市的资源、区位、市场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认真研究国内外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规律,瞄准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财团和上市公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市场招商、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集中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二是积极扩大企业直接融资。对成长性好且初步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加大上市资源的配置力度, 运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对境内4家上市公司,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其做大做强,实现扩股配股再融资。三是继续搞好银企合作,努力争取信贷支持。在银企合作方面我们已有了很好的前例,今后要继续以诚信为基础,实施政府牵线搭桥,推进银企合作,积极构筑新型的银地、银企合作关系,尤其是加强“诚信滨州”建设,强化企业的诚信意识,并通过制定实施鼓励政策,努力吸引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
四、加大技改工作力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途径,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素质和科技含量,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坚持连续不断的技术改造,迅速膨胀企业规模。近年来,我们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今后要积极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按照“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坚持搞技改,扩规模。二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住滨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的作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协作,通过进一步完善滨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海外学人--国际高科技发展中心的“孵化”功能,联合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引进技术,引进项目等,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三是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人才滨州”战略,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大力强化人才引进、集聚和培养工作。市里要制定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滨创业。同时对素质高、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优秀人才赴国内外名牌大学或知名企业培训,对企业职工搞好定期轮训,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四是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全面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努力消化原材料、能源涨价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方面的不利影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五是打造“滨州品牌”。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突出抓好大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品牌经济,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量检测和标准化基础性工作,在目前拥有15个山东名牌和中国名牌的基础上,力争再推出一批滨州名牌,争创山东名牌、中国名牌,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占有市场、扩大市场。
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抓手,推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五个统筹”和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速度、质量、效益和后劲相统一,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全面、协调、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一是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针对我市剩余劳动力较多的现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处理好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推进结构调整、企业改制与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有机结合,使经济发展与劳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协调一致。二是大力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矿产、水等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工业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实施生态市和“绿色滨州”建设。以建设碧水绿荫的生态园林型现代滨州为目标,紧紧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四是坚持实行项目评审制,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不管是本地资本投入,还是吸引外商投资,都要严把项目关口,所有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评审要求,凡是高耗能、重污染、难治理的项目坚决不上,努力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丁海堂 张志勇 李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