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滨州经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0&rec=14&run=13

一、近年来滨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
1.三大产业比例情况

表一:滨州市三大产业情况一览表
┌──────┬────┬────┬────┐
│产业比重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2001 │20.53 │49.62 │29.85 │
├──────┼────┼────┼────┤
│2002 │18.4 │50.8 │30.8 │
├──────┼────┼────┼────┤
│2003 │17.75 │52.08 │30.17 │
├──────┼────┼────┼────┤
│2005 │15.6 │52.5 │31.9 │
└──────┴────┴────┴────┘

表二:2003年滨州市与其他城市对比表
┌──────┬────┬────┬────┐
│产业比重城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滨州 │17.75 │52.08 │30.17 │
├──────┼────┼────┼────┤
│济南 │7.68 │43.84 │48.49 │
├──────┼────┼────┼────┤
│潍坊 │15.53 │50.49 │33.98 │
├──────┼────┼────┼────┤
│全省 │12.11 │53.50 │34.39 │
└──────┴────┴────┴────┘

由表一可以看出:滨州市三大产业结构比例逐渐优化,一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其中2002年下降较为明显;二产比重逐年上升,其中2003年变化最大,增幅较大;三产的比重仍然偏低,2003年增幅为-0.63,这说明第三产业目前与滨州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不匹配的,即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于第二产业滞后。
从表二可以看出,2003年同山东省高收入城市济南,中等收入城市潍坊乃至全省相比,滨州市的三大产业结构的水平处于中等收入城市的水平以下。这种状况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05年实现三大产业比例为15.6:52.5:31.9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与发展情况

表三:三年来第一产业数字变化情况
┌──┬──────┬────┬──────┐
│时间│增加值(亿元)│增长(%) │占GDP的比重 │
├──┼──────┼────┼──────┤
│2001│62.91 │4.3 │20.5 │
├──┼──────┼────┼──────┤
│2002│62.7 │-0.8 │18.4 │
├──┼──────┼────┼──────┤
│2003│72.07 │9.7 │17.75 │
└──┴──────┴────┴──────┘

从表三可以看出, 三年来增加值总体上升,一产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这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但是增加值的增长起伏偏大,如2002年出现了负增长。2003年一产增加值增幅为9.7%,增速之高是多年来未曾有过的。
3.第二产业内部及发展情况

表四:三年来第二产业数字变化情况
┌──┬──────┬────┬──────┐
│时间│增加值(亿元)│增长(%) │占GDP的比重 │
├──┼──────┼────┼──────┤
│2001│152.09 │16.5 │49.6 │
├──┼──────┼────┼──────┤
│2002│173.10 │17.6 │50.8 │
├──┼──────┼────┼──────┤
│2003│211.43 │19.8 │52.08 │
└──┴──────┴────┴──────┘

从表四可以看出,滨州市工业生产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2003年二产增加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 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50.8上升到52.08,可以说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异常明显。
从2002年到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来看,(按经济类型分)其中股份制企业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4.第三产业内部及发展情况

表五:三年来第三产业数字变化情况
┌──┬──────┬────┬──────┐
│时间│增加值(亿元)│增长(%) │占GDP的比重 │
├──┼──────┼────┼──────┤
│2001│91.50 │14.5 │29.9 │
├──┼──────┼────┼──────┤
│2002│104.78 │15.0 │30.8 │
├──┼──────┼────┼──────┤
│2003│122.5 │15.7 │30.17 │
└──┴──────┴────┴──────┘

从表五可以看出, 尽管三年来第三产业的增幅很高,平均在15%以上,但是与第二产业增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5.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表现为三大产业的比例不合理,三大产业自身存在不足。一产比重偏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产,主要是工业实力不强,规模小、层次低,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少,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三产比重较低。
二、对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要实现滨州市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主要是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这既包括龙头企业本身的运作机制,又包括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所以,对此应从两个方面看。
首先,对龙头企业来讲。一是要面向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因素加以研究和重视,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龙头企业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形式,提高企业营销的效率;在产销衔接上,要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努力提高订单的履约率。二是要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龙头企业要在提高质量和科技进步方面走在前头。有条件的企业要争取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安全卫生认证,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和国外消费者的信任。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这是提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的关键。三是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首先,要明确经营方针。立足农业开发,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其次,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经营机制。再次,要创造企业文化。突出诚信,对农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
其次,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问题上,龙头企业要与农户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我市产业化组织多数还没有形成比较健全和稳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基本上还处在随机合作、市场调节、松散自发阶段,联结方式、关系比较脆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重点建立四个机制。一是合同约束机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都要逐步确立合同契约关系,严格按合同办事,使之具有法律约束力,引导企业与农户实行资产连接,逐步使双方利益关系固定化。二是利益吸引机制。要改变农民作为单纯原料供给者的地位,通过发放生产资金、赊销生产资料、提供科技服务等形式,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一块,使其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三是技术信息服务机制。要突出科技普及、健全推广网络,重视和强化市场信息的收集、反馈工作。四是风险补偿机制。企业应逐步建立基地风险保障资金,按比例足额提取,在农业受灾时予以补贴,在市场价格下滑时,实行最低保护价,保护农民利益。
(二)大力推进“工业立市”战略
第一,解放思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继续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改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企业通过法人之间相互参股、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吸收民间资本进入、并购联合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经济成分的多元化, 促进企业股权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进一步规范完善。其次,要搞好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建设。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建设,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探索地方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具体方式,积极引导各级国有资本运营机构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再次,要抓好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围绕提高大型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母公司成为重大决策中心、资产管理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资本运作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第四,要积极稳妥地搞好劣势企业的退出。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国有大型企业,积极争取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实行政策性关闭破产。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质量低劣、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五小”企业实行强制性关闭。对其他劣势企业、空壳企业通过破产、兼并、出售等方式依法退出市场,从根本上消灭亏损源。最后,要加大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授权。应进一步扩大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授权范围,以使其更好地履行国有资本经营者的职能。
第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以电脑、通信、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群迅速崛起,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成为增长最快、潜力巨大的国际竞争焦点。这也为我市实施赶超战略提供了可能。首先,我市面临全省加快建设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机遇。今后,我省将突出四个发展重点:一是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二是着力培育电子与电气、机械与装备制造、石油与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抓好轻工、纺织、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中的36大类重点骨干产品;四是以优惠政策、良好服务吸引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加工度制造项目,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形成我国东部沿海最具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业聚集区。这为我市的生物制药、石油化工、纺织、机械等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次,要创新思路,抓住机遇。实现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要破除一切妨碍高新技术发展的旧观念、旧规定、旧体制、旧模式,树立新观念、开启新思路。滨州市要在营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社会氛围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计划,为高新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利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的技术结构。纺织、化工、机械、食品工业是滨州市的传统支柱产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必须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积极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提高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和升级,使其成为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首先,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这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功能替代。例如,用激光排版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铅字排版设备,实现了计算机对书报的自动编辑排版。数控机床代替人工机床,变频调速电机代替普通交直流电机,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降低了物耗、能耗,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二是传统设备上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后,由计算机根据编程内容来控制复杂的操作系统,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其次,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使得产品向多品种、少批量方向发展。因此,加快产品设计,改进加工工艺,改革生产流程,发展柔性制造系统成为传统工艺改革的主要方向。目前尤其要加速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工程计算系统。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高, 产业结构越高级化,经济发展越现代化。从国内外一些大城市来看, 凡是国际性大都市,服务业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美国纽约市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80%。 而我国北京这个比重为59.56,滨州市仅为30.8。城市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要着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就要发展现代金融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发展会展业、物流业、旅游业、教育产业和国际商务业等。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支持和带动作用。以日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会使日本国民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深圳在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后期, 物流业营业收入每增长1.5个百分点会使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个百分点。物流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投资者评价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要顺应流通方式变革的新趋势,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效集散手段为依托,以大型配送系统、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大型超市为主要形式,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的现代化。
旅游业被称为没有黑烟的产业,也就是无污染的产业。从近年来我国实行“假日经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实践来看,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可以说太大了。 2003年“十一” 黄金周,我市旅游收入为3.53亿元,是2001年的2.68倍。这类活动不仅拉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对招商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惠民孙子文化旅游节签定合同9个, 合同利用外资1.9亿元;博兴小戏节期间共签定合同14个, 合同利用外资2.5亿元。要充分挖掘自然、社会等旅游资源,突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民俗旅游。象沾化、无棣的大枣园、大滩涂等,邹平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长白山旅游区、博兴县的麻大湖、丈八佛等。要把旅游业和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滨州市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如,惠民县是武圣孙子的故里,还有魏氏庄园;邹平县是范仲淹的第二故乡;博兴县是吕剧之乡,孝文化的发祥地,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这些都是我们特有的资源优势。
滨州只要抓住机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一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步入全省前列!

(宋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