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若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694&run=13

史若虚(1918~1983) 原名史宝玺,字尊一,著名戏曲教育家。今阳信县洋湖乡人
。1933年秋史若虚以会考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在惠民县城)。1
936年毕业后逃婚至济南,考入济南师范学校。“七·七”事变后,被推选为校“济
星话剧团”副团长,在济南近郊为国民党军队演出。1938年剧团解散,遂参加国民政
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战地服务团话剧团,任戏剧组长。后到国民党第三十一师宣传队
。1938年夏,借口去汉口治病离队,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1939年1月入延安中国人
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6月调入抗日军政大学文艺工作团,随抗大总校活动于晋察冀
边区与晋东南地区。翌年8月任文艺工作团旧剧指导。1942年11月任八路军前线剧团
宣传股长,从事戏剧、曲艺创作和演出,他工于程派青衣,又精于曲艺,还创作了许
多京剧现代戏,其中《亡宋鉴》在纪念抗日军政大学建校五周年活动中获优秀奖。
1946年,史若虚任晋冀鲁豫边区邯郸剧院剧务主任,翌年到邯郸民众教育馆任股
长、副馆长。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调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部戏
曲改进局旧剧处任干事,负责接管四维戏剧学校和筹建中国戏曲学校。
1950年1月,新中国第一所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建立,史若虚任教务长,
10月任中共支部书记。1953年任副校长,在校长田汉支持下,史若虚着手建立新的戏
曲艺术教育体制和教学体系,废除封建师徒制、包身制和打骂体罚制度。实施“以政
治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主体”和“普遍培养、因材施教,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
方针,以及“以传统戏打基础,基本训练与成品教学相结合,以成品教学为主,舞台
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专业教学原则,培养出了刘秀荣、杨秋
玲、刘长瑜、张春孝、李维康、耿其昌、李长春、陈和平等一批优秀人才。此间,史
若虚还与他人合作改编过京剧《碧波潭》、《四川白毛女》、《卖水》等剧本,并参
与《新白兔记》、《白蛇传》、《卖水》等剧目的唱腔设计,发表一系列论述戏曲教
育的文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史若虚遭到迫害。1978年1月恢复工作,1980年1月被任命
为中共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82年,史若虚把自己多年来在报刊上发表的
戏曲教育文章汇成《史若虚戏曲教育论文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后获中国戏
曲学院著作一等奖。
1983年7月22日,史若虚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