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类 伊斯兰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622&run=13

1304年(元大德八年),冯姓穆斯林迁无棣县五营村。此后,又有回族穆斯林迁入
惠民县城内宋家营、西南营、西北营、大王营居住。于1403-1424年(明永乐年间) ,
张姓回族穆斯林由山东章丘县迁入阳信县,立村张家,后更名大营。1522-1566年(明
嘉靖年间) ,杨姓回族穆斯林由京东威武庄迁入阳信县刘庙村。明代,迁入境内的回
族穆斯林还有无棣县五营村的从姓,阳信县流坡坞南街张姓,无棣县段家村肖姓、刘
姓。清代,迁入境内的回族穆斯林有阳信县流坡坞南街马姓、高浪头村王姓、大营村
杨姓和铁姓、 小营村张姓,无棣县郭辛店肖姓、王什虎村常姓,邹平县满姓。192 2
年, 马姓回族穆斯林迁入惠民县城。1937-1939年,有马姓、朱姓、李姓回族穆斯林
迁入邹平县。1947年,又有冯姓回族穆斯林迁入沾化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博
兴县、高青县、滨县无回族穆斯林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区各县市均有回
族穆斯林。 1985年,全区共有回族10760人。主要集中在阳信县的刘庙村、流坡坞南
街、大营、小营、高浪头村及无棣县的五营、范家庄、新立庄、郭辛店、王什虎、段
家等村。上述村庄均建有清真寺。
区内回族穆斯林皆属逊尼派中的哈乃斐派。阳信县大营村伊斯兰教属新行,其他
村属古行。区内伊斯兰教古行和新行自古以来各遵其是,相互尊重,友好团结。1957
-1958年, 伊斯兰教制度进行改革, 提倡阿訇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儿童不要
“封斋”,男性儿童不再“行割礼”(俗称逊奈),实行婚姻自由,回族妇女参加文化
娱乐活动不再受歧视、干涉。在改革中,曾出现合并清真寺,限制死人穿“可凡布”
等违犯宗教政策的做法。“文化大革命”期间,伊斯兰教受到冲击,清真寺遭破坏,
有的被占用,经卷被抄,正常的宗教活动被停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
实党的宗教政策,清真寺陆续开放,并全部进行了整修,阿訇、掌教恢复名誉,重新
住进寺内主持教务,教授“海里凡”。1984年,阳信县阿訇马志贤和无棣县阿訇肖胜
安被选为县政协委员。

附:阳信县刘庙南清真寺简介
刘庙南清真寺位于阳信城南6公里处, 座落在刘庙村南,俗称刘庙南寺,是区内
最大的清真寺。
刘庙南寺建于1522-1566年(明嘉靖年间)。清朝嘉庆年间扩建。该寺占地3 600平
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1924年毁于兵乱。旧官府无视回民请求,不予资助修复,
由阿訇和回民长老四处奔走募捐,于1927年在旧址照原样重建。重建的刘庙南寺,院
落呈正方形,正门向东,左右各配一小巧玲珑的角门。寺内主体建筑清真寺,又称大
殿, 座西面东,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包括前殿、中殿、后殿。前殿为亭阁式建筑,
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中殿、后殿为殿堂式建筑,硬山高脊,棂窗对称。三殿连接为
一体,殿内方砖铺地,明柱矗立,白壁生辉,为诵经礼拜圣地。前殿正面高悬“清真
寺”汉字楷书巨匾,两旁缀以阿拉伯文对联。大殿前有对厅(已毁待修复)和南北讲堂
共九间,西南隅是沐浴室六间,整个建筑群体格调独特。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民的教务活动中心,常年有阿訇居此主持教务,履行教仪。每
逢“主麻”(星斯五)日,教民纷纷前来诵经祈祷。回历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宰
牲节”、“圣纪节”,教民兴高采烈,沐浴、盛装集会于此,举行会礼,互致节日祝
贺。此外,这里还是继承和传播阿拉伯文化的学府,培养阿訇的摇篮。当地及来自外
籍的海里凡(学生)荟萃于此,习读阿拉伯经文,海里凡“挂帐”(合格毕业)之后,即
为取得阿訇任职资格, 可接受聘任到各地去执教。 刘庙南寺建寺以来,在此读经、
“挂帐”而执教者遍及省内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内蒙、宁夏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