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产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611&run=13

一、男女分工
黎明即起,男担水,喂牲口,外出拾粪、捡柴,然后下地干活;女则洒扫庭院,
烧火做饭,缝补洗浆,推磨轧碾。男孩10岁以后,如无上学读书条件,就开始学习农
活,至成年期学会锄地、收割、担水、拾柴、耕地、赶车等一般农活;女孩8~9岁学
纺线、做线穗,稍大后即学做针线活,如织布、做饭等。出阁前一般不下地干活。
男女劳动既有分工也有配合。农忙季节,男子耕作,妇女送饭到田。秋收时
节,男子收割拉运,妇女翻翻晒晒;打场时,全以赴,男女齐忙。进入腊月妇女忙制
新衣,推磨捣碾,男子协助。
全区解放后,男女平等,都能上学读书,下地干活。唯重体力劳动多由男子
承担,做饭缝衣多由妇女承担,其他无明显分工。

二、耕作习俗
阴历正月十五后,农民即下田整地、运肥。春耕之前,施农家肥,称底肥,谚曰: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清明前后春耕。农业合作化以前,以牛拉犁耕地为主,
也有的用镢、锨刨地,耕过之后要整平耙细保墒。谷雨过后开始春播。流行谚语“谷
雨前后,点瓜种豆”、“枣芽发种棉花”。播种通常用耧,称作耩地。播种后用石砘
逐垅镇压保墒,间禾苗后即开锄,锄地讲究遍数和深浅度。旱天锄地松土保水,涝时
锄地以利水分蒸发。“芒种”一过,即进入麦收季节。农谚有“芒种三日见麦茬”、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之说,为防干热风、冰雹、阴雨等危害,既要抢收小麦,又
要抢时夏播,此为最紧张的季节。麦捆运往场园,晒焦后,用人或牲口拉碌碡打场。
农业合作化后,有的开始用拖拉机等机械耕作。1970年后,用拖拉机、脱粒机渐多。
麦后播种玉米、大豆,田间管理紧张,玉米、高粱、大豆等要锄草、追肥,棉田
要、锄草、修棉、治虫等。“白露”后,又进入秋收秋种大忙季节。“秋分”前后,
播种小麦, 农谚讲“白露早, 寒露迟,秋分麦子最适宜”。秋种完成,摘拾棉花。
“立冬”刨萝卜、葱,“小雪”收白菜,“大雪”收菠菜,打棉柴,浇冻水。封地之
前一般要冬耕,有的还要给小麦浇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