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民间传统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602&run=13

一、武术
境内武术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清末、民国初,民间武馆、拳房遍及各县,
尤以沾化的平家、张王庄、杏行、董卜堂、井王、杨家庄子、冯家,无棣的宗王庄、
商家庄、朱家庄、帝赐街、大吴码头,邹平的焦桥、苑城、九户、台子、牙庄,阳信
的城关、劳店、洋湖、河流、商店;博兴的岭子、辛张,滨县的瓦张、宋滩、大刘家、
莫李家、前韩,惠民的大孙家、大徐家村的活动最为活跃。这些村大都聘有名师指教。
拳种主要分布为,沾化县福寿长拳、八极拳、六合拳、太极、少林、点子拳,无棣县
长拳、南宫靠、八卦拳、形意拳、乱拳,邹平县的太极拳、八挂掌、形意拳、醉拳、
小红拳、猴拳,阳信县赵家拳、武当拳、螳螂拳,滨县大红拳、燕青拳、长拳,惠民
县蒺藜拳、香炉手、五兆门、三快手,高青县八挂掌、梅花掌、太平拳。器械有刀、
枪、剑、戟、勾、铲、棍、鞭、钗等18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武术的挖掘与继承,武术活动在全区广泛
开展。 1957年9月,专区组织老拳师46人,在北镇举办武术表演赛,从中选拔20人参
加全省武术赛, 取得较好的成绩。1962年4月,专区举办了由各县体育教师、武术爱
好者40人参加的武术训练班,训练项目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主,兼有长拳,历时
半个月。训练班结束后,各县都举办了类似的培训,太极拳活动在全区展开。1973年,
地直及各县组织青少年业余武术训练班,由专职武术教练任教,进行系统地指导。全
区常年参加武术训练班的青少年达280人。1978年7月,在北镇举办了全区农民武术表
演赛,来自邹平、滨县、沾化、无棣、阳信五个县、31个村的116名武术爱好者参加,
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只有8岁,推选滨县代表队参加省武术比赛。
1973~1984年,地区每年组织体育中学武术班学员、地直业余武术队员,为部队、
医院、工厂进行巡回表演,并利用暑假举办武术短训班,传授武术套路,培养武术人
才,时间一个月,每期300人左右。
1984年4月~1985年6月,按照山东省的统一部署,地、县组织专人,对武术的历
史渊源、 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查明区内有71个拳种、532个套路,挖掘发现了点子
拳、五兆门、乱拳、菩提拳、福寿长拳、南宫靠等少有的拳种及套路,征集了17本拳
谱和10件古兵器,其中,无棣大范家村“司徒刀”、商家村的弓箭,经省鉴定,“司
徒刀”由国家体委收存。同时,对42名老拳师专册登记立档,无棣县老拳师梁成顺的
功力拳,孟令俊的乱拳、丈八枪,朱登阁的白猿拳,范存智的点子拳,均被省录像载
册。在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无棣县被省授予“武术挖掘先进县”称号,帝赐街老拳
师孟令俊被授予“全国武术优秀教练员”称号。
1957~1985年,惠民地区共举办全区性的武术运动会、武术比赛、表演赛22次,
山东省举办的各项武术比赛,地区均组队参加。

二、象棋
象棋是全区城乡群众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农村较为普及,多在春、冬两闲
或茶余饭后相约对奕,切磋棋艺,一试高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重视
象棋活动的发展, 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推动了城乡象棋活动的开展。1953~1
957年,专区多次组织直属机关象棋比赛。1983年6月,惠民地区第十届运动会,象棋
为五大比赛项目之一。 1984年8月,全区首届职工运动将象棋作为竞赛项目列入了比
赛。
1954~1985年,共举办全区性的规模较大的象棋比赛11次。

三、风筝
放风筝活动是区内城乡人民群众喜爱的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尤为青少年、儿童
所喜欢。爱好者多用细竹、铁丝等扎制,样式有蝴蝶、飞鸟、五星、八卦、蜈蚣等形
状。逢每年四、五月份,人们到空旷的场间、田野、河畔竞相放飞,既锻炼身体,又
能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心旷神怡,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