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潮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58&run=13

区境北部沿海滩涂及海岸带平原坡降很小,地形低平,河口众多,潮差较大,海
动力作用强,为渤海沿岸遭受潮灾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每遇较严重的潮灾,不仅北
部沿海的无棣、沾化两县受害,且因潮水从徒骇河、秦口河、小清河等河口沿河上逆,
阳信、滨县、博兴三个内陆县也受其灾,大片良田被浸淹碱化。
1368年(明洪武元年) ~1949年9月,渤海沿岸山东段沿海共有52次潮灾记载,境
内就有28次。其中无棣县受灾22次,沾化县受灾23次,阳信四次,滨县两次,博兴一
次。灾情较为严重的有:
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农历七月初八,暴风引起潮灾,殃及无棣、沾化两县,
无棣县(时称海丰)境内海潮内侵80华里,潮位可达4.00~4.50米,大量农田、民舍被
毁。
1667年(清康熙六年)农历三月卅日,海啸,无棣、沾化、滨县等县受灾,以沾化
县灾情最重。 海潮抵达滨县东北境,可估算潮位为5.50~6米,不仅淹没大量农田、
民舍,且“溺死多人”。
1668年(清康熙七年)农历三月廿九日,暴风引起潮灾,受灾县为无棣、沾化,无
棣县境内海潮内侵80余华里, 潮位为4~4.50米,大量农田、民舍被浸淹,人畜冻溺
而死者以千百计。
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农历二月,暴风使无棣县遭受严重潮灾,海潮内侵百余华
里,潮位为4.50~5米,淹没大量农田、民舍。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农历二月,沾化、无棣、阳信三县遭受潮灾,无棣、沾
化两县受灾为重。 潮灾波及阳信,抵达今劳店以北,潮位为5~5.50米,大量农田、
民舍、人畜被冲没。
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农历八月初五,暴风引起潮灾,无棣、沾化两县受到一
定侵害,潮水很快消退。
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农历四月初九,暴风引起潮灾,殃及无棣、沾化、阳信
等县, 其中无棣、沾化两县为重灾区。海潮到达阳信县境,潮位为5~5.50米,大片
盐场、农田被淹,人畜房屋多有损伤。
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农历二月廿九日,海啸,潮水及无棣、沾化、阳信、博
兴四县, 潮水沿小清河上溢至博兴县东部店子乡北营一带,潮位达6~6.50米,给人
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1852年(清咸丰二年)农历六月,暴风引起潮灾,无棣、沾化、阳信三县受灾,沾
化县受重灾。潮水到达阳信县境,潮位为5~5.50米,大片农田、民舍被淹。
1938年农历七月十七日,暴风引起潮灾,淹及无棣、沾化等县,无棣县黄泊岭潮
位4.10米,埕口村潮位4.40米,沾化县郭家局子村潮位3.70米,富国镇潮位4.80米,
淹没大量农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人民政府积极组织人民在沿海修筑了长达170余公里的
防潮堤坝(防护范围占海岸线的75.6%),并在主要河口设立了潮汐观测站,有效地阻
挡了海潮的侵袭,潮灾程度已大为减轻。发生过六次大潮,对沿海影响较大的有三次,
1964年4月6日,无棣县埕口村潮位2.85米,沾化县富国镇潮位2.52米,沿海渔船被风
潮推出10余里,人民财产损失较为严重。1979年2月21日,无棣县埕口村潮位3.23米,
东风港潮位2.31米,沾化县富国镇潮位2.32米。
境内历史上发生的各次潮灾,以春季较多,且灾情较重;夏、秋两季也常出现,
但较春季为少;未发现冬季发生潮灾的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