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古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564&run=13

一、西南庄遗址
位于邹平县苑城乡西南庄西, 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3米,为东周
至汉代遗存。出土北辛文化时期的石器有石斧、铲、磨盘,骨器有针、锥,陶器有敛
口钵、红顶钵、鼎、罐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小韩遗址
位于阳信县商店镇小韩村北两公里处, 遗址呈漫坡状,略高于地面,面积约6.5
万平方米, 文化堆积厚1.5米左右。采集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蚌壳红陶鼎、泥质红陶
钵、小口双耳壶、泥质灰陶三足高柄杯、彩陶罐,龙山文化时期的夹砂红陶器,商周
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盆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丁公遗址
位于邹平县苑城乡丁公村东的高埠上,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龙山文化时期的城
堡遗址。文化堆积厚3.5~5米,分为13层。清理了一批墓葬、灰坑、窑址、房址遗址。
出土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盂、泥质红陶罐;龙山文化陶器以夹砂和泥质黑陶为主,
次为灰陶和黄褐陶。纹饰有弦纹、堆纹、蓝纹、方格纹、压划纹和突棱等。器形有、
鼎、、鬲、盆、杯和器盖。岳石文化时期的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次为褐陶
和黑陶,纹饰多为绳纹、突棱纹、堆纹和划纹。器形有罐、鼎、、鬲、尊和器盖。
商周时期陶器多为夹砂和泥质灰陶、红褐陶,流行绳纹。在1235号灰坑内发现龙山文
化刻字陶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路家遗址
位于惠民县胡集镇路家村东,面积近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5米以上,主要为龙
山文化时期的遗址。出土有黑陶盆、鼎足、器盖、石等,商周时期的有鬲、罐、豆
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利城遗址
位于博兴县店子乡利城村西南150米处,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5米,
暴露有红烧土、灰坑等遗存。采集的龙山文化陶器以夹砂黑陶、夹砂红陶为主,纹饰
有弦纹、堆纹,器形有鼎、罐、、杯;岳石文化有泥质灰陶尊形器、罐、夹砂黑陶
盆、鼎;商周有夹砂红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等,另有汉代遗存。为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六、秦台遗址
位于阳信县雷家乡秦家村西北800米处, 为台地遗址,东西约400米、南北约250
米, 遗址中部有一高5米的土堆,曾出土铜器,文化层距地表不足1米,厚度1.5米左
右。遗物有商周时期的陶鬲、灰陶罐、粗把豆、陶纺轮、石镰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七、棒槌刘遗址
位于阳信县水落坡乡棒槌刘村北,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7米,采集
有商代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方格纹罐、纺轮及骨锥、蚌镰等。为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八、鲍家遗址
位于邹平县长山镇鲍家村南, 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6米,下层为龙山
文化遗址,上面叠压商周至秦汉遗址。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镞、黑陶杯、鼎等,具有
龙山文化的特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兰家遗址
位于滨州市堡集镇兰家村东, 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3米。1957年
发现一批青铜器,有卤、觚、爵等。1960年发现大量骨器,器物多具有商代晚期特征。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大商遗址
位于惠民县何坊乡大商村南, 面积近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一米。发现有赤黄
色陶和黑陶、灰陶器物残片、堆纹鬼脸形陶鼎足、绳纹夹砂陶片及鹿角、骨器等。
属龙山文化晚期至商代人类居住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大郭遗址
位于惠民县麻店乡大郭村,面积1.13万平方米。出土器物有商代石斧、骨锥、磨
石、蚌镰、陶拍等。1973年发现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鼎、方彝、觚、铣、戈、矛、
刀、等青铜器和石锛、石铲、玉环等,墓室有二层台,台上殉葬六人,墓室东、西、
北侧均有一耳室,各殉葬一人一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寨卞遗址
位于博兴县寨郝乡寨卞村北一公里处,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三米,经
钻探发现16万平方米的城址遗存。采集的龙山文化陶器多为夹砂褐陶、黑陶和红陶,
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堆纹,器形有鼎、盆、杯等;商周遗物有夹砂红陶绳纹鬲、泥
质灰陶豆等。据考,此为蒲姑国故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村高遗址
位于博兴县兴福镇村高村北,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米。采集的龙山文
化陶器以夹砂红陶、黑陶为主,纹饰有弦纹、堆纹,器形有、罐、鼎;商周时期有
夹砂红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簋等。另有汉代遗存。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郝家遗址
位于惠民县城关镇郝家村西南100米处,面积7万余平方米,为漫坡状台形遗址,
高出四周平地一米。文化层距地表较浅,堆积厚度三米以上。出土文物有商代陶鬲、
豆、罐和周代遗物。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五、东鲁遗址
位于博兴县曹王镇东鲁村西南,俗称“龙台子”,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
1.5米。 采集有商周时期的夹砂黑陶素面鬲、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另有汉
代、南北朝遗存。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贤城遗址
位于博兴县博兴镇贤城村西200米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5~2米。
经钻探发现长宽各1000米的城墙基址,遗址中发现有南北朝时期的寺庙遗址。采集有
商周夹砂褐陶素面鬲、夹砂红陶绳纹鬲,战国兽纹瓦当、泥质灰陶豆、鼎等。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七、西遗址
位于沾化县冯家乡西村西500米处, 为漫坡台形遗址,面积约有10万平方米,
文化层厚度约两米。遗物有战国时期的灰陶豆、陶釜、素面罐、夹蚌红陶素面陶器。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杨家古窑址
位于沾化县富国镇东杨村北,面积15.6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1.5~2米。1955年
试掘,清理东周墓一座,出土贝币、青铜剑、矛等。因徒骇河水冲刷暴露大量东周盔
形器、滤器、鬲、盆等残片,器壁厚重,质地坚硬,烧制火候高,河岸边有几处显露
的残窑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九、信阳故城址
位于无棣县信阳乡谢家村西南500米处, 面积约200万平方米,西南角残存城墙5
00米,最高处六米。文化层厚两米以上。出土文物有战国晚期的陶豆、罐、盘、铜剑
及少量齐刀币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龙华寺遗址
位于博兴县陈户镇赵楼村北,面积约5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一米,暴露有砖墙
基、灰坑等遗迹。出土北魏、东魏、北齐、隋代铜造像200余件和青釉瓷罐、瓶、碗、
壶、盘、杯、泥质灰陶瓦当、滴水、板瓦、筒瓦、砖以及北齐和隋代铜钱等。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一、王薄起义遗址
位于邹平县青阳乡西窝陀村东南雕窝峪内。 公元601年隋炀帝东征高丽,横征暴
敛,铁匠王薄在此聚众起义,后转战齐鲁数十郡县达八年之久。

二十二、古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临池乡古城村,面积1.71万平方米,属商周文化遗址。遗址西南、东
南各有一段残存的於陵县故城城墙, 此城建于战国, 北宋宣和末年城圮。文化层厚
1.4米, 地表暴露大量陶片,有板瓦、卷云纹和树木纹半瓦当、方折豆盘等,文化层
中有灰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城墙夯土层发现有石斧、石镰等石器。

二十三、邹平故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孙家镇东南一公里处,西为利民桥和庆淄公路,中间为利民河,为汉
代邹平县故城。旧基暴露大量碎瓦片和旧城墙基夯土痕迹。

二十四、梁邹故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韩店乡旧口村北1.5公里处。 北宋宣和末年县城迁址后废。出土文物
有商周时鬲腿、豆把等。

二十五、朝阳故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码头乡甜水村西两公里处。为古朝阳县城。出土文物有周代鬲腿。

二十六、高苑故城遗址
位于邹平县苑城乡王世庄。传为战国齐桓公之苑囿,汉置高苑县,后废。清称苑
城店。遗址一米之下有大量古代砖瓦。

二十七、先棣州故城遗址
位于惠民县辛店乡先棣州村东南。公元581年(隋开皇元年) 置棣州。此处先后为
棣州、乐安州及厌次县治所。公元828年(唐太和二年) 大水淹州城,为避水患,迁新
城。出土文物有铜钱、擂石等。

二十八、博昌城遗址
位于博兴县寨郝乡寨郝村西南, 探查面积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为春秋
时期齐国博昌邑,后为博昌县治所。采集标本有陶罐、瓦、盆、壶、铜削、盘等,出
土石造像碑,皆属汉、南北朝文化遗存。

二十九、延侯城遗址
位于博兴县湖滨乡安柴村西500米处, 面积2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1.5米。198
1年发现, 采集瓦、罐、盆等陶器标本,属周、汉文化遗存。经考,此地为汉延乡侯
国之都城。

三十、狄(翟)城遗址
位于高青县高城镇西北隅, 东西1030米,南北680米。狄城为古狄县治所,隋末
废。民国初,尚存城墙残迹,现无存,暴露多瓦砾。

三十一、千乘城遗址
千乘城始于战国,因齐景公有马千驷常猎于此而得名。千乘城遗址有二。其一,
在高青县元河乡孙家集村东南,面积12万平方米,曾为千乘县治,文化层厚0.5~1米,
出土战国晚期豆柄。 其二,约在滨州市旧镇樊家村西南0.5公里处,古漯水北岸,西
汉置千乘郡于此。公元前29年秋漯河决口,千乘郡城被淹,自此城渐废。

三十二、临济城遗址
位于高青县黑里寨镇刘家镇,系南北朝刘宋之临济县城。城墙走向与刘家镇外围
基本吻合,城墙顶端距地表约1.5米。曾挖出陶罐。

三十三、卧佛台遗址
位于滨县旧城内西北隅。1954年在卧佛台附近发现黑陶、蚌、骨器物和残片,鉴
定为龙山文化遗址,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卧佛台基被撤平,出土文
物流失甚多, 遂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遗址范围扩大,重点区面积约150
0平方米, 先后出土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期的文物有石斧、石凿、骨锥、鹿角化石和
豆、鬲、壶、罐、钵等陶片。1983年8月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