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戏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554&run=13

一、京剧
京剧传入境内有近百年的历史。民国时期,境内有蒲台县“荣”字、博兴县“庆”
字、高苑县“恒”字和“聚”字、无棣县“玉”字、阳信县“玉”字、滨县“同”字
等戏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渤海区耀南剧团、渤海军区政治
部京剧团等文艺团体曾演出京剧《血泪仇》、《九件衣》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全区先后建立惠民专区京剧团、博兴县京剧团、蒲台县京剧团、无棣县京剧团、惠民
县京剧团、沾化县京剧团、高青县京剧团、滨县京剧团、阳信县京剧团。
惠民地区京剧团前身为1947年11月建立的渤海军区政治部京剧团。1952年转业归
地方,改称德州专署实验剧团。1953年调惠民专区,改为惠民专区实验剧团,后改为
惠民专区京剧团(即今惠民地区京剧团)。
惠民专区京剧团建立初,先后演出《黄巢》、《九件衣》、《逼上梁山》、《三
打祝家庄》 等近40个传统剧目。1956年9月,剧团参加省第二届观摩演出,刘俊文、
李玉书获演出一等奖,崔蕴芳、孙俊生、赵延超获二等奖,五龄童获三等奖。1960年
后, 演出新戏, 主要有《小刀会》、《白毛女》、《赵一曼》、《红色娘子军》、
《八一风暴》、《雷锋》、《箭杆河边》、《红色联络站》等20余个剧目。“文化大
革命”时期,传统剧目受到批判而停演,仅演出《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
灯记》、《奇袭白虎团》、《龙江颂》、《彩霞河畔》等现代戏。1980年后,演出创
作的新戏有《唐赛儿》、《艳妓从良》、《苟杳吕洞滨》等,演出的《天波杨府》、
《红娘》、《岳母刺字》三戏录相曾在山东电视台播放。
县京剧团1951年,高青县建立京剧团,演职员60人;沾化县建立京剧团,演职员
73人。1952年建立蒲台县京剧团。1953年建立博兴县人民京剧团,演职人员60余名。
1954年建惠民县京剧团。1956年,滨县、阳信、无棣三县建立京剧团,蒲台县京剧团
随县并入博兴县,更名博兴县人民京剧二团,全团78人。此后,阳信、滨县京剧团先
后撤销。1958年博兴县京剧二团调广饶县。1960年撤惠民县京剧团。1967年撤销沾化
京剧团。1985年,全区市县尚有博兴县、高青县和无棣县三个京剧团。

二、吕剧
1870年(清同治九年),黄河下游各县灾荒严重,以演唱小曲、杂调讨食谋生的人
甚多。当时境内演唱小曲调较有影响的有博兴县周刘村打花鼓的刘峦峰和龙居村的张
桂兰、夹河村打竹板拉四根弦的张保光和张祥等人。1880年(清光绪六年),博兴县西
王文村民间职业艺人孙中新与刘峦峰等人合伙,以四根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按唱曲中
的人物分扮角色,演唱《后娘打孩子》、《审青杨》,时称“唱小戏”。后又增加扬
琴伴奏,故有“唱扬琴”和“化妆扬琴”之说。到1890年(光绪十六年),以孙中新为
首形成了一批骨干艺人,由演单出戏发展到以章回小说为底本的连台戏,运用京剧、
梆子戏中的某些打击乐,唱腔上有四平腔、二板等雏形的板腔结构,形成了新型“戏
剧”。因无固定剧本,艺人往往只串故事情节即登台演出,称“顺藤摸瓜,捋着蔓子
捋到底”,因此叫“捋戏”,后称为吕戏。博兴县刘官村的吕剧艺人多次拉班到济南、
滨县、临淄、潍县等地演出。1950年秋,刘官村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农村业余吕剧团。
此后,博兴县以刘官村业余吕剧团为基础组建了县吕剧团。1956年,建立滨县吕剧团、
阳信县吕剧团。1958年,博兴县吕剧团上调专区,即为现在的惠民地区吕剧团,演职
员近70人。 1967年,滨县吕剧团撤。1979年,沾化县、邹平县建立吕剧团。198 2年
建立惠民县吕剧团,此后,建立滨州市吕剧团。地、县吕剧团历年演出的剧目主要有:
传统戏《后娘打孩子》、《三打四劝》、《李怀玉借妻》、《王定保借当》、《龙凤
面》、《借年》、《井台会》、《小姑贤》、《王华买父》等近20出,现代戏《李二
嫂改嫁》、《光明大道》、《小二黑结婚》、《仲秋之夜》、《俩兄弟》、《沂河两
岸》、《都愿意》、《半边天》、《隔墙姐妹》、《王邪招亲》、《婆婆,婆婆》等。

三、东路梆子
原名梆子腔,又名章丘梆子。明末清初,山西、陕西梆子流入山东章丘、历城、
惠民、济阳等地,受当地戏曲和方言影响,到清代乾隆末期,演化为“章丘梆子”。
为区别于河北梆子,称为东路梆子。境内东路梆子戏班有惠民县麻店的全字科班、滨
县城的顺字科班。解放前夕,东路梆子剧种日渐衰落。
解放后,惠民县成立东路梆子剧团,1967年撤销。但在惠民、滨县的农村中,仍
有东路梆子业余剧团演出。东路梆子的剧目有400余个,有反映帝王将相的《国公图》、
《打銮驾》、《斩黄袍》等,反映民间生活的《马二送崇》、《杨三孝打鞭》、《邓
太太吃席》等,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破洪州》、《马三保西征》、《雷振海征北》
等,反映农民起义的《反徐州》、《打渔杀家》、《坐楼杀惜》等,反映神话故事的
《天河配》、《火焰洞》、《锁云囊》等,反映爱情生活的《打彩》、《牡丹亭》、
《二度梅》等。

四、腔
腔在博兴县阎坊、 纯化、店子一带流行有140余年历史。唱腔达达似滚轱
辘,故称腔。原名“肘鼓子”(或作周姑子),又名秧歌腔和“五人班”。无专业剧
团,临时搭班演出。演出剧目有《西京》、《裴秀英寻夫》、《东京》、《李香莲卖
画》、《京都寻父》、《北平府》、《王定保借当》、《同台府》、《金镯》、《丁
僧扫雪》、《王小赶脚》等50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腔衰败,现不存在。

五、渔鼓戏
渔鼓,或称道情,起源于唐代。南宋始用渔鼓、简板伴奏,故称渔鼓。明、清流
传渐广。清朝雍正年间,沾化县胡家营村建寺庙时,道士把渔鼓带到此地,村民学会
并逐渐演化,将说唱形式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发展为戏曲形式的渔鼓戏。沾化
县解放后,渔鼓戏曾演出连台神话剧《东游记》、《西游记》、《八仙》等。1957年
后,渔鼓戏剧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