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类 成人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523&run=13

一、农民教育
清末, 各县建讲演所从事民众教育。 无棣县还建有公众学校和简易识字学校。
1916年, 博兴县城开办民众学校一处,学员100余名,午晚授课。1919年,博兴县又
开办讲演所一处。1927年,邹平县建补习学校、通俗图书馆、阅报所、讲演所各一处。
翌年,邹平县建民众学校两处,无棣县建民众学校11处。1929年,惠民县建民众教育
馆,并附设民众补习学校一处,有学员73人;邹平县有民众学校两处,学员43人;阳
信县建民众教育馆一处,民众学校13处。1930年,滨县、博兴、邹平、高青等县建民
众教育馆,设阅览、讲演和识字学校等。1931年,惠民县各区均开办民众学校,开展
识字运动;沾化县民众教育馆建民众夜校一处;博兴县开办夜校一处;邹平县 (包括
长山、齐东)开办民众学校108处,共有学员2785人,并试办乡农学校,开设识字、精
神陶冶、时事、武术和农业知识等课程。1932年,无棣县有民众学校17处,其中日校
九处,夜校八处;滨县试办民众夜校一处,翌年发展到七处(其中女子班2处) ,共有
学员211人, 年龄12~49岁参差不齐,主要学习文字、常识、珠算等。1934年,惠民
县建民众夜校17处, 有学员470人;沾化县建乡农学校七处。1937年上半年,无棣县
办乡农学校六处,有学生180余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农民教育一度停顿。1938年始,日伪在其占领区先后设
新民教育馆、新民学校,进行奴化教育。随着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各抗日根据地建
立了冬学运动推行委员会,开展了抗日民主教育,冬学运动蓬勃发展。1940年,博兴
县抗日民主政府创办民众教育馆, 在其督导下,根据地200余个村庄办起了冬学,条
件较好的小学还附设了高级民校。1941年,境内有民校1230处,学员3.28万人。由于
日伪军疯狂扫荡,环境日渐恶化,到1942年底,学校减少了62.9%,学员减少了52.1%。
1944年, 随抗战时局的胜利转化,农民教育重新兴起,学校比1941年增长30%以上,
学员增加60%以上。
1945年各县相继解放,境内多数村开办了夜校、识字班。1949年底,境内有冬学
1879处,学员8.50万人。
1950年,惠民专署建识字运动委员会,县、区、乡三级都建有业余教育委员会,
提倡各级学校向工农开门,推行业余教育,普及成人识字教育,开展冬学运动。全区
(当时区划) 冬学发展到3627处。其中,常年民校2339处,学员达17.85万人;学习小
组1802个,学员1.49万人。1952年9月10日,专署发出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的通知,
建立推广速成识字法委员会, 全区参加扫盲学习的人数猛增到32,46万人,其中,政
治班11,67万人,文化班17,61万人,速成识字班3,18万人。1954年,各县建扫盲委员
会。 是年冬天,全区参加扫盲人数达18.49万人。1955年,专署召开全区农民业余教
育模范工作者经验交流会, 举办全区扫盲干部训练班,培训247人。民校教育发展为
常年学习, 并开始发展扫盲后的高级班。1956年,全区有17.10万人参加了农民业余
教育, 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的40%以上。是年,全区有8.80万人脱盲,其中1.10万
人达到高小毕业程度。1957年,各县办起了业余高小和业余技校,农民教育发展到了
一个新阶段。
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农民教育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全区业余小学
达4435处, 学员达42.79万人;业余中学180处,学员达6921人;业余大学212处,学
员7049人; 红专大学180处,学员达8219人。一时各地也都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
号。 滨县提出了苦干15天,扫除全县5.5万名文盲。邹平县提出“奋战一百天,实现
文化县”。1959年1月,专署在邹平县焦桥公社召开工农教育现场会。1960年1月19日
~3月26日, 邹平县在1958年已扫盲“达标”的情况下,又发动“扫盲渡江战役”,
全县建12个团,分656个战区,再次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是年5月,全区组织了以
县为单位的扫盲和业余教育大会考。此后,因生活困难,各县农民业余学校被迫先后
停办。 1962年冬,各县农民教育开始恢复,参加业余学习的人数逐年增加,到1 965
年,参加学习人数增加到17万人,恢复到1956年的水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民业余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在农村又出现了一
批新文盲。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县先后重新组建农民业余教育委员会,组织扫
盲工作队,公社配备扫盲干部,生产大队办起扫盲班,从扫盲入手,发展农民业余教
育。1979年全区青壮年参加扫盲学习的达17.36万人,当年脱盲9万人。还办有业余小
学770处,学员达1.95万人;业余中学97处,学员668人。1980年,全区青壮年脱盲率
达55%以上,青少年脱盲率达94%以上。1981年,农民业余教育开始向农民技术教育发
展,全区有业余小学232处,学员5010人;业余中学33处,学员715人;农民业余技校
257处, 学员达5930人。邹平、博兴、沾化三县开始举办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分校。高
青县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0处, 学员达353人;短训班10期,参加学习的达1100人;举
办讲座158次,听众达1.34万人次;农技广播讲座56次,听众达3.00万人次。19 83年,
经人口普查,全区8县(市)共有青壮年和少年175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32万人,占
总数的18.3%,离国务院规定的扫盲标准差3.3%。行署决定三年内全区完成扫盲任务。
各县在扫除文盲的同时,大力举办农民技术教育。
1985年, 全区青壮年和少年非盲率91.9%,已达到国务院规定的标准。是年,农
民教育贯彻“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多渠道、多门类、多层次、多规
格、放开搞活、广泛办学”的方针,以学文化、学技术为主的农民业余教育开始向更
高层次发展。全区农民业余技术学校学员达11.89万人。

二、干部、职工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渤海区党委以工农大众为主要对象加强职工教育,在博兴县
建耀南公学。1945年8月,耀南公学迁往惠民城,改名渤海公学,有学生700余人,分
干部队和普通队。普通队又分为行政、财会、邮电、师范等班,学习期限一年。1947
年,渤海区建青年干部学校。1948年,渤海公学、青年干校、会计专科学校、工商学
校合并建立渤海干部学校(驻惠民城),并在博兴县纯化镇设分校,分六个大队,学员
219人。后增回民干部训练队,学员120人。是年10月,中共渤海党委在惠民城开办机
关学校,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文化知识。
1951年,惠民专署建立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一处;专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建立机关干部学校七处,共21个班,学生近千人;各县建干部、职工文化补习学校15
处, 学员2000人。1952年6月,惠民城建专区工农干部速成文化补习学校一处,初招
学生100名, 学制暂定两年, 各县也相继举办干部职工速成识字班, 参加学习的有
2800余人。1954年,全区机关干部职工业余文化学校达39处,学员达2191人。其中,
初小九个班、421人,高小16个班、630人,初中14个班、1140人。机关干部占入学总
人数的80%。 是年,专区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与工农干部速成文化学校合并为
专署机关学校,共15个班,学员1463人。根据“普及教育向职工转移,干部教育向提
高发展” 的方针,专区和各县机关学校开始设中学班,重点学习语文、数学。195 5
年,专署机关学校有教学班14个,其中新增高中班三个,成为完全业余中学。各县有
干部职工学校57处,共有学员2769人。其中,初小34处、1566人,高小20处、365人,
初中3处、238人。1956年,全区有70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扫盲学习,当年脱盲2 5%以
上, 并有980人小学毕业,70余人中学毕业。邹平、无棣等县增设了干部高中班,各
县普遍设有干部初中班。
1958年,在“大跃进”中,干部职工教育盲目发展。全区学习人数增为2.0 2万。
其中高中4093人,初中8001人,小学8098人。1959年,干部职工教育继续无节制发展。
全区参加学习的干部职工达12.10万人, 比上年增长近5倍。其中扫盲班3.6 9万人,
业余小学班4.26万人, 业余初中班3.77万人,业余高中班3666人。另有477人参加高
等学校函授学习。
1960年,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各县职工教育多数停办。1963年,干部职工教育
开始恢复。 但由于受“四清”运动的制约,文化学习受到影响,发展缓慢。196 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干部职工业余学校停办。1968年,全区创办工厂“七·
二一” 大学36处,学员600人,不久停办。干部教育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政
治教育所代替。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提高干部职工文化素质,建立了山东广播
电视大学惠民工作站,开始对职工进行高、中等电视教育,干部职工教育开始向正规
化、多形式、高层次发展。1980年,根据省总工会提出的“在职工中普及初中文化教
育和普及初等技术教育”的“双普”要求,全区出现了部门办学,多种形式办学的高
潮, 共办职工学校八处,职工业校141处,有文化补习班、初中班、高中班、电视大
学班、 业余大学班、干部专修班及各类专业班和技术班。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
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地县先后建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设
职工教育工作办公室,以“双补”(补文化,补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教育在全区全
面展开。 1982年,全区参加学习的干部职工达3.2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941人、中
等教育750人、文化补课2.74万人,扫盲教育152人、短期技术培训2816人。198 3年,
全区电视大学有财经、法律、工业会计、工业统计、商业会计、商业统计、企业管理、
汉语言、 电子机械等10个专业,学员400人。1984年,地区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
员会并组织了首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区有1007人报考,实考1229人次,及格率40
%。 10月, 全区进行第二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考963人,实考1525人次,及格率
39.1%。是年,地区电视大学招电大党政专业班六个,学生310人;图书管理班一个,
学生30人;档案管理班一个,学生30人;法律专业班一个,学生40人;汉语言班1个,
学生80人(不包括脱产30人)。
1985年, 全区有职工学校34处,职工初中文化补课完成73%,初级技术补课完成
85%。 开始有计划有组织通过电视中专、函授中专、电视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
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高等和中等文化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