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专业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520&run=13

一、师范专业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为适应办学堂之需,惠民、阳信、博兴、邹平等县创办
了境内第一批师范讲习所。此后各县师范讲习所或单级教员养成所,或初级师范学堂
等相继建立。讲习所(或养成所)学制一般为一年,招收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员入
学,年龄参差不齐,培养小学堂教师。
中华民国建立后,师范教育有所发展,但因时局动乱,时办时停。先后建立过山
东省立第六乡村师范学校(驻惠民县城)和惠民、博兴、蒲台、阳信、无棣、邹平、齐
东、高苑等县立师范讲习所,或简易师范,或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相继解散。1940年起,国民党和日伪政权曾先后在博兴、
滨县、惠民、无棣等县开办过师范教育(均于1945年停办)。 1941年,清河区抗日
民主政府在博兴一带创办清河师范学校, 后与建国学校合并, 改为耀南中学分校。
1945年全区解放后,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师资,耀南中学迁往惠民县,改称渤海公学,
设师范班;渤海区四专署在阳信城创办阳信师范学校。不久改名为阳无中学,设师范
班(1951年并入高青师范)。1946年,博兴县、滨县各建师范学校一处,惠民中学设师
范班两个,共97人。年底,因国民党军队进犯,各学校先后停办。1948年10月,渤海
区在惠民县建渤海后期师范, 招生六个班,学生312人。1949年底,渤海后期师范迁
惠民县城,并在滨县城北姜家村建渤海区第一联立师范学校,共招七届学生、8 14人。
1950年1月,在阳信县建立渤海区第二联立师范学校,共培养学生五期,计40 0人。5
月,惠民专区建立后,渤海后期师范学校改为山东省立惠民师范学校。渤海区第一、
第二联立师范改为惠民专区第一、第二联立师范。1952年,在高青县郑家埝建立高青
师范学校,当年迁博兴县,并先后在惠民、无棣、滨县、博兴、高青、沾化县相继建
立惠民专署第一、 二、三、五、六、七等六处初级速成师范学校,全区师范招生620
人, 其中速师552人。为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还将专区第二联师改为专区教师进
修学校。
1953年底,开始对师范教育进行调整,撤消六处速成师范学校和专区教师进修学
校,第一联立师范学校改为滨县师范学校(初师) ,保留惠民师范(中师) 和博兴师范
(初师)两处学校,新建北镇师范学校(中师)。1956年,撤消滨县师范学校,建立邹平
初级师范学校,博兴师范改为中等速成师范学校。是年,全区师范招生30个班,学生
1754人。其中,中师504人,速师500人,初师750人。
1958年“大跃进”中,各类学校飞速发展,北镇师范学校改为北镇师范专科学校
中师部。为了满足师资需要,又新建阳信、沾化、齐东三处师范学校,并在无棣中学
附设师范班,在博兴县田镇(今属高青县)创办专区中等速成师范学校。各县还建立工
读师范17处(当时区划数)。
1960年,开始对师范教育进行整顿调整。北镇师范专科学校中师部并入惠民师范
学校。1961年,撤专区中等速成师范学校,停办工读师范学校。1962年,撤消无棣、
沾化、邹平三处师范学校,毕业生择优分配,大部分回乡,未毕业者并入其它师范学
校。 只保留惠民、博兴两处师范学校,共18个班,学生768人。是年,只招收新生84
人。
1964年,为解决师资不足,又重新建立北镇师范学校。并根据省教育会议精神,
重新开办工读师范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师范学校停课闹革命,停止招生。1968年开始复
课,学生毕业后,各师范学校改办教师训练班。1970年,无棣、沾化、邹平、高青四
处工读师范学校先后改办为师范学校。此时,全区计有惠民、无棣、沾化、博兴、邹
平、高青六处师范学校。1972年,开始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招收新生,学制
改为一年, 全部实行社来社去。1973年中师招生800人。1974年招生599人。197 5年
招生750人。1976年招生651人。
1978年,对全区师范学校进行调整。保留惠民、博兴、沾化、邹平四处师范学校。
无棣、高青师范分别改为惠民、邹平师范的分校,在惠民师范学校增招三个大专班。
1980年,惠民师范开设两年制民师班。
1985年,全区计有惠民、沾化、博兴、邹平四处师范学校,招生758人,毕业676
人,共有在校学生1773人,其中惠民师范629人,沾化师范258人,博兴师范63 3人,
邹平师范253人。
惠民师范简介
1948年10月,渤海行署在惠民城东北马画匠村借用破庙和民房建渤海后期师范,
学生学习及生活费用由国家供给,初招6个班,学生312人,学制二年。1949年春,迁
至惠民城内西门街,6月又迁至城内文化街 (原国民党时期的山东省立第四中学旧址)
至今。 1950年,改为山东省立惠民师范学校。1952年春改为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1
953年, 学制改为三年,学生学习及生活费用改为助学金制。1967年,改为“东方红
学校”。1971年恢复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的校名。1972年,学制改为二年,1983年复
为三年。 1985年,学校占地面积6.53万平方米,校田七亩,图书3万余册,各种
理化仪器价值8.8万元, 音乐器材54种、445件,价值1.9余万元,体育器材31种、49
件, 价值1.46万元,美术教具56种220件,价值900余元。有15个班,学生629人,教
职工103人。自建校至1985年,共招收中师学生31届、初师六届,共培养学生8542人。
并办过教师短训班、普通大专班。

二、农业专业
惠民县高官村农业技术学校1951年由惠民专署创建,设作物栽培专业,学制四年,
招收高级小学毕业生90人。1953年并入济南农业学校。
滨州农校1956年5月建立山东省惠民农业学校,由山东省农业厅主管,学制三年,
初设农学专业,招六个班。1958年8月,改为山东省北镇农业专科学校。1960年10月,
改为山东省北镇农业学校,改由惠民地区主管。1963~1965年,曾招收“社来社去”
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曾招收三年制“社来社去”学生。先后设农学、水利、
植物保护、 作物栽培、 畜牧兽医、林果、蚕桑、园艺、农产品加工、农经等专业。
1983年改今名。至1985年,共培养各类专业毕业生3970人,技术人才1647人。设有农
学、农经、园艺、牧医和农产品加工五个专业,在校学生551人,教职工192人。
北镇水利学校1959年建立,1962年9月撤销。

三、医疗卫生专业
惠民医士学校1958年建立,1962年撤销。
滨州卫校1958年建立惠民专区第一人民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60年改为北镇卫生
学校,先后设护士、医士、助产士、药剂、放射等专业。1983年改今名。至1985年,
共培养各类专业毕业生4194人, 培训卫生技术人员700余人次。现有护士和助产士两
个专业、219个班,在校学生761人,教职工159人。
北镇医学院护士学校1979年建立,隶属卫生厅管理。

四、理工专业
1946年3月, 在蒲台县北镇建立渤海区土木工程学校,有教职工九人,初招学生
120余人。 1947年继续招新生60人,以初试和复试两次考试入学,学习课程主要是政
治、应用文、数学、土石工程学、应用力学、测量、制图、工程设计、河道工程、农
田水利等。1947年底停办。

五、财经专业
1945年,渤海公学设财会班,学制一年。1947年有学生152人,其中财经班71人,
会计班81人。是年,渤海区创办工商学校和会计专科学校。工商学校当年招生500人,
学制一年。 1948年6月,渤海公学、会计专科学校、工商学校等五处学校合并为渤海
区干部学校,学生达20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