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中学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519&run=13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武定府敬业书院改为武定府官立中学堂,英国基督教浸
礼会在蒲台县北镇(今滨州市)建立鸿文中学。翌年,在邹平县城建立光被中学,当年
招生一个班,学生37人(1913年迁至周村。)
中华民国建立后, 学堂改为学校。1913年9月20日,奉山东巡按使令,武定府官
立中学堂改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翌年,改为省立第四中学),有四个班、84名学生;
长山县县立高等小学堂改办为长山县立中学。1925年建博兴县立初级中学 (1928年停
办) ,有学生40人。1926年,建立武定道女子中学,1928年改为山东省立第二女子中
学,1930年改为省立第四中学附设女子部。是年,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增设境内第一个
高中班, 初中发展到九个班,共有高初中学生417人,并附设女子初中两个班,学生
41人。 1935年,省立第四中学改为惠民中学。1936年,建滨县县立初级中学。1 937
年,日军侵入境内以前,全区计有滨县、惠民、长山三处初级中学和一处教会中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县相继沦陷,境内公立中学解散。滨县、惠民、阳信、
邹平等县的国民党政权和日伪政权在其控制区内一度创办过中学。 1938年3月,齐东
县的码头村(今属邹平县)建私立复兴中学一处(1945年停办)。1942年,国民党第五专
员公署在惠民县曾办过省立第三联合中学,招收惠民、阳信、无棣、滨县、利津、沾
化、 高青、商河、临邑共九个县的学生。是年9月,中共清河区委、清河专署以培养
军政干部为目标,在博兴县六区兴和村创办全区第一处抗日中学--耀南中学,初招两
个中学班、一个师范班,共有学生200人。1944年,耀南中学在博兴纯化镇设立分校,
招两个班、约80余人。1945年,在长山县(现属邹平县)焦桥村办耀南中学分校。是年,
学校输送一批学生到抗日前线和党政部门工作,其余并到耀南公学。
1945年,各县解放后,国民党政府和日伪政权及教会办的中学全部解体,共产党
领导的中学教育开始发展。渤海行署作出决定,要求各专区普遍设立中学。10月起,
先后成立了山东省立惠民中学、渤海区立耀南中学(住长山县焦桥村)、渤海区立无棣
中学。 当年,无棣中学与阳信师范合并为阳无中学。1946年3月,阳无中学改名为渤
海区立第四中学。1947年,耀南中学停办,省立惠民中学并入渤海公学和渤海区第四
中学。1949年,境内只有一处中学,即山东省立渤海第四中学(住阳信县城),有学生
325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全区中学教育发展很快。1950年,渤海区第四中学改
名为阳信中学,有学生423人(含初级师范两个班) 。1951年建沾化、高青两处中学。
1952年夏,建邹平、长山、齐东、博兴、蒲台、惠民、滨县七处中学,其中滨县中学
于次年迁往北镇,改为北镇中学。1953年,建无棣中学。至此,全区已达县县有中学。
对普通中学教育采取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195 6年,新
增建中学四处(惠民两处,滨县、沾化各一处)。1957年,北镇中学被定为省重点中学。
1958年,在“大跃进”影响下,境内中等教育出现盲目发展,单纯追求数量而忽视质
量的现象,全区中学发展到49处,小学设初中班6处(惠民2,无棣4) 。同时,各县普
建高中。1959年,全区中学发展到109处,学生5.27万人。
1960年下半年,贯彻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整顿、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专署决定,区内全日制中学保留14处(博兴、邹平、沾化各三处,滨县、无棣各两处,
惠民一处),其余改为半日制。为了支援农业,全日制学校增加农忙假,每学年学习8
-9个月, 公办半日制学校每年学习6个月,民办半日制学校每年学习3~5个月。1961
年8月, 根据专署文教局的意见,各县大多数中学放假一年进行生产救灾,未放假的
学校多数改为半日制,开展生产自救。全区中学在校学生减少为3.27万人。1962年,
全区中学缩减为40处, 学生减为1.41万人,比1959年减少73.2%。1963年后,中学教
育稳定发展,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65年,全区有中学39处,共330个班,学生1.73
万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中学“停课闹革命”,学校秩序混乱,校舍
及教学设备遭到严重破坏。1967年,学校停止招生。1968年,开始“复课闹革命”,
实行“革命大联合”,进行斗、批、改,开展所谓的教育革命。但有些中学派性争斗
不息,无法恢复正常秩序。1969年,在“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口号下,全区
普通中学由“三·三制”,改为“三·二制”,实行推荐选拔与考试相结合的招生办
法,公办学校下放到社队办,公社办高中,生产大队联办初中,有的小学还附设初中
班, 全区中学猛增到1171处,学生增加到9.3万人。1973年,针对中等教育严重失调
的实际情况, 全区中学调整为771处。1976年,批判所谓修正主义回潮,痛击“右倾
翻案风” ,全区中学又盲目发展到1044处,在校学生15.45万人,造成中小学比例失
调,师资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学制又缩短,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粉碎江青反
革命集团后,由于受“按既定方针办”的影响,全区中学教育继续畸形发展。到1978
年, 全区中学发展到1212处,比1973年增长57%;高中计划招生4.88万人,初中招生
12.13万人, 均达历史最高水平。由于严重脱离实际,高中实际招生3.81万人,占计
划的78%; 初中实际招生11.20万人,占计划的90%。是年,北镇中学,邹平县南北寺
中学被定为省重点中学,邹平一中等七处中学被定为地区重点中学。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
高中,努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全区中等教育开始进行改革。1980年开始,通过
撤销、合并、停办、改办职业学校等形式,对全区中学进行调整。1985年,全区高中
由171处调整为31处, 初中调整为397处,中学在校学生13.59万人。地区重点中学调
整为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八县的第一中学和邹平县南
北寺中学。

中学简介
惠民中学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武定府敬业书院改为武定府官立中学堂,191
3年改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 翌年又改为省立第四中学。1930年,增设高中班,附设
女子初中班(学生41人) ,全校共有学生417人。1935年,改为山东省立惠民中学。19
37年,因日军进犯而停止办学。
1945年10月,渤海区第四专署在原惠民中学旧址重建惠民中学,教职工11人,设
中学、 师范和职业部,初招两个中学班,学生102人。师范学制一年,初中和高中均
为三年,学校负责学生住宿和书籍费用。中学班设国文、算术、自然、历史等课程。
师范班主要教材以《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为主。第二年发展为中学五
个班、 师范一个班,共有学生401人,教职工29人。1947年初,师范和高中并入渤海
公学,初中并入渤海区立第四中学。
1952年, 在惠民城里重建惠民中学,设初中班四个,学生200人,教职工26人。
1956年,更名为山东省惠民县第一中学,增设高中班两个。1965年,共有高、初中班
21个,学生1001人。1966年10月,改为山东省惠民红卫一中。1971~1982年停招初中。
1979年,恢复山东省惠民第一中学校名。
1985年, 学校占地面积5.15万平方米, 实验仪器1648件,价值3.82万元,图书
7000册,杂志130种,有初、高中班28个,在校学生1640人,教职工125人,其中特级
教师一名,省优秀教师两名,全国优秀班主任一名。1952~1985年,共培养初中毕业
生3565人,高中毕业生6411人,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678人,中等专业学校320人。
阳信县第一中学1945年,阳信县城解放后,建立阳信师范,年底无棣中学与阳信
师范合并为“阳无中学”。1946年3月,改为“渤海区立第四中学”,学生580人,教
职工30人。 1947年7月,因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而奉命停办。 1948年,恢复渤
海区立第四中学,招中学四个班,师范两个班。1950年,改名为山东省立阳信中学,
有初中七个班, 师范两个班,共有学生423人,教职工30人。1951年停招师范班。19
55年始招高中班,1956年更名为山东省阳信第一中学。1966年初,学校发展为18个班,
其中高中班六个,初中班12个,学生800余人。
1985年,有21个教学班,其中,初中班13个(包括两个体育班) ,高中班8个,学
生1320人。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师79人。学校占地2.67万平方米,房屋29 5间,
图书6000余册, 报刊杂志135种,理化、史地、生物等实验仪器价值3万元。19 58~
1965年向高等学校输送学生285人,1977~1985年向高等学校输送168人。
北镇中学1952年10月25日在滨县毕家村创办滨县中学,有教职工21人,招初中三
个班,学生237人,有教室三口,教职工宿舍和办公室各五间,学生住民房。1953年4
月迁至北镇,改名为山东省北镇中学,隶属惠民专署文教科领导,设高中班两个,学
生88人;初中班九个,学生460人。有教职工41人,学校占地8.03万平方米,校舍352
间,建筑面积8624平方米。1957年9月,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5 8年
10月, 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后,改为滨县第一中学,隶属滨县教育局领导。19 59
年4月, 因滨县并入惠民县,遂改名惠民五中,隶属惠民县教育局领导。1961年,恢
复北镇中学校名,隶属惠民专署文教局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1970年,
曾改名为北镇活塞厂“五·七” 中学。1970年2月,改称北镇第一中学。1980年,被
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19所的重点中学之一。1982年复名为北镇中学。
1985年, 学校占地8.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有图书资料677 5余
册,各种刊物、杂志185种。物理、化学、生物仪器计7910件,总价值12.40万元。电
教设备有电视机2台,投影机10台,幻灯机2台,收录机6部,录相机1台,微机2 4部,
电影放映机1部。 有教职工157人,其中,教师93人,内有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体
育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班主任1人,地区优秀教师4人,省人大代表1人。
全校26个教学班, 学生1350人。其中,高中13个班,学生630人;初中13个班,学生
720人。
1952~1985年,共培养30届毕业生1.32万人,其中,初中生6816人,高中生6360
人,升入高等院校1724人(“文革”期间推荐上高校的未统计在内)。有10人在国内高
校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攻读博士学位,有两人高中毕业后直接保送到国
外留学。历届在校学生中有一人获全国化学竞赛山东省二等奖,有四人获全国数学、
物理竞赛三等奖,有两人获全省外语、微机竞赛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
学校代表队获全省中学生知识竞赛第三名、全区智力竞赛第一名,有三人获全省科技
成果三等奖,有一人获“故事大王”创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