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516&run=13

清朝,初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为私塾、义学。清末,开始改良私塾,创办学堂,各
州、 县书院相继改办高等小学堂,一部分乡村私塾、义学改为初等小学堂。190 9年
(清宣统元年),阳信县已有小学堂185处;邹平县(今境)已有小学堂160处,学生1900
人。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定府有公立高等小学堂四处;无棣县有公立高等小学堂
一处,集资办高等小学堂2处,初等小学堂28处。
民国初年,官府明令取缔私塾,开办学校,乡村小学开始发展,但私塾屡禁不止。
1915年,滨县、沾化、博兴、邹平、长山、齐东等县有高等小学11处,学生6 91人,
国民学校(即初等小学)411处,学生8932人,同时,沾化县还有代用国民学校(改良的
私塾) 80余处,学生1495人。1919年,境内有高等小学29处,国民学校1513处,女子
国民学校20处,半日及简易小学3处;国民学校(含代国民学校) 在校学生4.04万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0.4%,其中,滨县为51.3%,无棣40%、邹平县38.4%、齐东县35.2
%、长山县32.7%。
1925年,高等小学改称高级小学,国民学校改称初级学校。1930年,境内小学发
展到2460处, 其中滨县233处、 惠民县400处、阳信县345处、无棣县223处、沾化县
165处、 博兴县211处、邹平县256处、长山县231处、齐东县153处、高苑县76处、青
城县167处。此外,惠民、高苑、青城三县还办有多处教会学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县相继沦陷,各类学校被迫停办。随着日伪政权建
立及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境内出现三种不同性质的初等
教育。1939年,长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八区东峪村创办了全区第一所抗日小学--南邹
长抗日子弟小学, 设高级班两个,初级班一个,共有师生120人,学校实行“学武结
合,学劳结合”,人民抗日教育从此逐步遍及各县根据地。各县还在游击区举办对付
敌人的两面学校或隐蔽学校,有的村还办了类似私塾的庄户学校。
1945年,各县陆续解放,小学教育迅速发展,邹平、长山、齐东三县小学发展到
644处, 其中高级小学6处,初级小学638处,共有在校学生1.11万人。1946年下半年
开始,为了集中财力支援解放战争,根据中共渤海区党委的决定,境内小学多数改为
民办公助。1947年,国民党军队疯狂进犯解放区,黄河以南各县小学全部停办,黄河
以北各县的高级小学停办,初级小学部分停办。1948年,贯彻省召开的青州教育会议
精神和省政府关于恢复和整顿小学实施办法。中共渤海区党委发出“整顿教育、集训
教育干部”的指示,开始稳步地恢复学校。1949年,共有初、高级小学2781所,学生
13.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40%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区小学教育坚持“面向工农开门”的办学原则,采取
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办学形式,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全区小学
发展到4661处, 并全部改为公办小学,学生29.37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16.7万人,
增长124.20%。 1953后,根据国务院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
前进”的方针,对小学教育进行整顿,控制发展,减少社会活动,建立正规化教学秩
序,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此后,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全区小学教育持续发展。到
1956年,在校学生达54.83万人,比1952年增加25.4万人,增长86.7%。
1958年“大跃进”中,根据“先普及,后提高,边普及边提高”的办学原则,实
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法,“全日制”、“半日制”、“晨班”、“午班”,公办、
民办、 部门办等多种形式办学,小学数量骤增。1959年,全区有小学10301处,学生
88.68万人, 比1956年增长了61.7%,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95%以上。由于发展速度
过快,师资缺乏,财力不足,办学条件差和劳动过多,停课时间过长,忽视课堂教学,
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1960年,因经济困难,全区小学被迫合班并校,半日学习半日劳动,甚至一度放
长假, 停课进行生产救灾,学生大量减员,学龄儿童入学率降到40%左右。1961年,
开始进行整编精简,根据“惠民专区各类学校调整方案”,每公社保留1~2处全日制
高级小学, 其余改为半日制、间日制,全区小学压缩到5002处,比1959年减少5 299
处, 学生减为33.26万人,比1959年减少62.5%。1962年,继续“整编精减”,压缩
公办学校, 发展民办学校,全区小学 缩减为4139处,学生减为17.25万人,并办民
办初小268个班,小学转民办113个班,小学教师由1.14万人压缩为1.03万人。全区小
学教育跌入低谷,学龄儿童入学率降到20%以下。
1963年,全区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小学教育开始恢复发展。1965年,全区小学发
展到5197处,学龄儿童入学率回升到60%以上。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小学“停课闹革命”,学生走向社会,“破
四旧”、“大串联”,进行“革命大批判”。1967年,全区小学陆续“复课闹革命”,
进行斗、批、改,城镇小学进驻“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农村小学由贫下中农代
表管理。1968年底,公办小学一律下放生产大队管理,公办教师回原籍,学制由四、
二制改为五年一贯制,实行开门办学,进行所谓的教育革命,不少学生受“读书无用
论”的影响,轻视文化学习,有的学校片面地搞所谓“学工、学农、学军”,教学秩
序混乱,严重影响了文化学习。1969年起,实行社办高中,生产大队办联中,由于小
学教师大量调入中学,小学师资奇缺,民办教师大量增加,小学校舍简陋,教学条件
很差,虽然入学率不低,但教学质量很差,基础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区本着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压缩调整高
中的原则,对中小学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小学基础教育得到加强。1977年,北镇第
一小学(今滨州市第一小学)被定为省属重点小学;邹平县城里小学、惠民县城关反帝
小学、滨县北镇公社杨家小学被定为地属重点小学,各县还确定了一批县、社重点小
学。并在全区开始整顿学校秩序,健全规章制度,小学教学逐渐步入正规。198 0年,
调整中学, 普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6%。1981年,为加强示范指导,各县普
遍建立了实验小学,公社建立了中心小学。1982年12月27日,惠民县教育局在县第二
农技中学创办聋哑儿童教育班,对外称惠民县聋哑学校,为境内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招生14名, 有教师5名,施小学教育,学制六年,设语文、数学、体育和职业劳动四
门课程。
1985年,全区有小学5717处,学生43.3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18%。滨州、
邹平、博兴、惠民、高青五市县学龄儿童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均达
到教育部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