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私塾义学书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511&run=13

一、私塾
清朝, 私塾遍及境内乡村, 为民间初级教育的主要形式。村民集资办的称村塾
(或团馆),族人集体办的称族塾,塾师自办称馆塾(或门馆),富户自办的称家塾,学
生人数不等,学无限期。主要学习内容先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日用杂文》等,后是《四书》、《五经》等,学习方法以读、背、讲、写为主,学
习优秀者可应试秀才,一般农家子弟入私塾多为识字,有幸求取功名者甚少,多数学
完识字课程即停学务农。私塾的塾师,资历水平极不一致,甚至相差悬殊,多为糊口
教学。任用的办法为聘请,任期一般一年,如续用可再聘请。工资叫束修,一年一发,
节日可送礼,叫“节礼”。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廷明令“废科举、兴学堂”,境内开始改良私塾,
建立学堂。民国初年,官府明令取缔私塾,但屡禁不止。1919年,境内仍有私塾1037
处。1930年前后,政府曾严厉查禁私塾,私塾开始为乡村小学替代,只在偏远乡村继
续存在。1937年沾化县仍有私塾87处,学生1726人。抗日战争时期,私塾在各县部分
乡村一度复兴。1945年,各县相继解放,私塾逐渐彻底废止,为人民教育替代。

二、义学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境内有长山义学。清嘉庆以后渐及各县。义学为村办
免费教育,学习内容同村塾,经费来源主要是私人集资或地方公基金。因受制于经费,
各县义学发展不一,数量有限,且时断时续。清嘉庆年间,邹平县四关建有义学五处。
清道光年间,邹平县杨家寨李氏义学有来自淄川、章丘等九县学子30余人。清光绪年
间,阳信县有义学六处,无棣县有两处,沾化县有四处,博兴县有20余处。清朝末年,
兴学堂后废止。

三、书院
邹平县的伏生书院为境内较早的书院,始建于1278年(元朝至元十五年)。清朝末
年,境内有书院20余处,各县均建有一处或几处。邹平县 (包括原邹平县、齐东县、
长山县) 有伏生书院、范公书院、长山书院等八处书院;武定府有敬业书院、三台书
院、乡升书院等三处。
书院设院董会,推举院长(亦称堂长、山长、教授等)一人,延请举人、进士任教,
设首士一人,办理生员生活事务,设学长1人(由学生选任),为生员办理学习事宜。
书院是为应科举考试而办,生无定员,学无年限,招录秀才和童生,分编为“文
生月课”和“童生月课”。前者每月定期听讲,以备乡试应举;后者常年在院攻读,
以备考取秀才。清朝道光至咸丰近40年间,滨州先后有13人考取举人;清朝道光至光
绪十八年,先后有10人考取进士。清朝光绪年间博兴县有四人考取举人,一人考取进
士。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前后,除武定府敬业书院改办中学堂外,其余书院先后
全部改办为高等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