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510&run=13

清朝,境内府、州、县设书院20余处,私塾、义学遍及乡村。清朝末年“废科举、
兴学堂”,改良私塾,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前后,境内书院相继改办为中学堂、
小学堂,部分乡村私塾、义学开始改办为初等小学堂。与此同时,府、州、县开始办
师范讲习所、农业学堂、女子学堂等。其间,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美、英等国
的教会组织先后在各县建起教堂,并办有小学或中学,为其侵略和殖民统治服务。
民国初年,官府明令取缔私塾,学堂一律改为学校。1919年,全区有师范讲习所
5处,中学3处,乙种农校7处,华北公学1处,高级小学29处,国民学校1531处,女子
国民学校20余处,半日学校12处,简易小学1处,学令儿童入学率为30.4%。同时,全
区还有私塾1037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县相继沦陷,国民党专员公署及其保安部队转入乡
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境内出现了三种政权、三种教育并存的局面。
在沦陷区,日伪政权先后在伪武定道及各县开办学校,进行奴化教育;在国民党统治
区,实行曲线救国教育,更多的乡村则自聘塾师办起了私塾;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
据地,为了宣传抗日,组织和培养抗日力量,坚持教育与抗战相结合,除办好抗日中
学、 小学以外,还开展了冬学运动,16~45岁的群众入学率达70%。抗战胜利前后,
为了培养干部,中共渤海区党委先后建立了渤海公学、青年干校、工商学校以及师范
学校等。并于1946年11月,建立了境内第一所高等学校--山东省公立医科专门学校。
1948年创建渤海水利专科学校。到1949年底,境内共有渤海水利专科学校、渤海后期
师范和第一联立师范三处大、中专学校,一处中学(渤海四中)及2781处小学,小学在
校生13.1万人。根据地与解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适应了当时战争的需要,而且为胜
利后建立新中国培养准备了干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
才,发展人民教育事业,首先,以惠民师范为骨干办起了一批学制年限不等的师范学
校。 1952年,全区公办小学发展到4661处,学生29.37万人,比1949年增加16.2 7万
人,增长124.2%;中学发展到10处,并在全区机关、工厂和广大农村广泛推行速成识
字法,全区有32.6万人参加文化学习。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
量,稳步前进”的方针,教学秩序走向正规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55年,随着农
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全区教育进入持续发展阶段。
1958年,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大跃进”中,贯
彻“先普及,后提高,边普及,边提高”的办学方针,实行“两条腿走路”,全区教
育事业畸形发展。为了适应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创办了北镇师范专科学校和一
批中等师范学校,并开办半工半读学校和红专大学140余所。1959年,全区小学发展到
10301所,在校学生88.6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5%;中学109处,学生5.27万人。由
于学校畸形发展,师资缺乏,财力不足,加之停课劳动,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教学
质量。
1960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各级各类学校开始生产自救,学生大量流失,
教师减员,不少学校停课进行生产救灾。1961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学校进行整编精简。小学压缩为5902处,
学生减少50%; 中学大部分改为半日制。1962年,全区精减教职工3067人,唯一的一
所高等学校北镇师专被撤销,并适当压缩公办学校规模,发展民办小学,中、小学教
育跌入低谷, 小学在校学生比1959年减少71.43万人,减少80%以上。1963年,国民
经济开始好转,全区教育也开始稳步发展,教学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小学学龄儿童入
学率上升到46%。 1964年,开始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全区发展了一批半工半读和农业
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中小学校“停课闹革命”,陷入无政府状
态。1968年,中小学教师回原籍,造成教师队伍混乱,学校实行“开门办学”,打乱
了正常教学秩序。1969年,实行公社办高中、生产大队办联中,挤了小学,全区教育
又进入了不正常发展阶段。1970年,青岛医学院下放北镇办学,山东财经学院撤销后,
部分教职工到北镇办师专。与此同时,“七·二一”工人大学一哄而起,联办初中、
社办高中纷纷成立,并将考试升学制度改为推荐选拔。教育内部结构失调,教育质量
严重下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全区教育开始步入正常的发展轨
道。1979年,全区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尊师重教的风尚开始形成,教师工资待遇
也相应的得到提高。1980年起,坚持“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
努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对全区普通中等教育进行调整改革,并新办和改办了一
批农技中学。 1985年,全区有小学5717处,在校学生43.3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97.18%,巩固率96.11%,毕业合格率94.27%;中学428处,在校学生13.59万人;中等
师范学校四处, 在校学生1773人;农业学校一处,在校学生551人;卫生学校两处,
在校学生882人。 另有农业技术中学17处、职业中学一处、体育中学一处、高等学校
三处(其中滨州医学院为省属院校),还办有一批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