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出口商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460&run=13

一、粮油
1933年,境内出口粮食2358万公斤。1934年,出口以大豆、小麦、谷子、吉豆、
红小豆、花生、豆油为大宗,其中粮食6124万公斤,花生303万公斤,豆油5.5万公斤
。出口货物主要由济南、周村运往青岛,北部通过埕口、下洼水运输出。1946年,通
过海上运输与胶东区开展转口贸易,输出粮食、豆饼等20多种出口物资,总值2.28亿
元(北海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粮油列为一类物资加强管理。1952年,出口货
源由省粮油公司统一调拨。1954年,原由供销社系统经营的油脂出口业务改由地区粮
食油脂系统独家经营,按计划调拨。1958~1971年,昌潍地区粮油食品进出口支公司
跨区经营,负责惠民地区粮油出口接货业务。1973年,惠民地区成立食品进出口支公
司,负责全区粮油类商品收购出口任务。1978年全区粮油出口总值124.33万元,197
9年,地区食品进出口支公司出口商品增加到20多种,出口数量逐年增加。1985年,
全区出口粮油共有五类二十五种商品。其中粮食类有大豆、玉米、吉豆、红小豆、谷
子、小麦、高粱、白豆、杂粮,油脂类有豆油、花生油、棉籽油、蓖麻油,油料有棉
籽、蓖麻籽、花生、芝麻、葵花籽,饲料类有麸皮、豆饼、豆粕、花生饼、棉籽饼、
谷穗等。出口总值达4603.48万元。

二、食品
民国初,境内即有海产品、鲜蛋、肉牛等出口。1933年,博兴、高苑、邹平、长
山四县出口鲜蛋达20.42万公斤、活牛4000头。1934年,邹平、长山、博兴、高苑、
惠民、无棣、沾化、滨县八县出口鲜蛋208万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鲜蛋是全区食品类最早出口的品种之一。1956年,沿海
无棣、沾化两县出口虾皮、海米、虾糠等五个品种362吨,总值24万元。1958~1971
年,昌潍地区食品进出口支公司跨区经营,负责惠民地区食品类出口商品的接货业务
。1973年,惠民地区食品进出口支公司成立,全面负责全区食品类商品的收购、出口
工作,并因地制宜发展肉食兔和菜牛生产,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活牛成为惠民地
区出口拳头商品。是年,全区食品出口总值43.35万元。1979年,全区食品出口总值
达439.66万元。1983年,达502万元,1983年后,因国内食品类价格上涨较猛,肉牛
、肉食兔、对虾等出口支柱商品货源不易组织,食品出口出现徘徊局面。1985年,全
区出口食品共分三大类45个品种,其中海产品类有大虾干、鲜对虾、大虾仁、海米、
白晒虾皮、虾糠、虾毛、虾籽、爬虾、代壳虾米、蛤蜊干、蛏子干、小白鱼干、小白
蛤干、蛏子肉、赤贝肉、活文蛤、虾酱油、黄花鱼、鲳鱼、银鱼、黄姑鱼、鲅鱼、勒
鱼、青鱼籽、海蜇皮、螃蟹,肉蛋品类有活牛、活羊、冻牛肉、冻羊肉、冻兔肉、冻
鸡、冻鸭、冻鹅、冻麻雀、鲜蛋,菜果品类有鲜杏子、鸭梨、杏脯、桃脯、地瓜、枣
、山渣饼、柿饼。是年,出口菜牛3970头、肉食兔220.60吨、对虾69.47吨、文蛤16
吨、杏脯18.20吨、桃脯37.73吨、鸭梨210吨,出口总值315.04万元。主要销往日本
、西德、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瑞士、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港
澳地区。

三、畜产品
民国年间,境内地毯、皮毛、杂骨等有少量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畜产
品分为国家一、二、三类商品,由国家统一收购,全区出口的畜产品多系供销社代购
。1961年,惠民地区畜产进出口支公司成立,是年,全区畜产品出口收购总值为95,
92万元。1963年,全区畜产品出口收购总值达188.91万元。此后,为扩大出口货源,
全区发展青山羊、水貂、长毛兔和毛地毯、皮革制品、裘皮制品等新的出口品种。1
972~1980年,先后投放扶持生产周转资金33.8万元,促进了畜产品的发展。1985年
,全区出口畜产品共分五类48个品种。鬃尾绒毛类有猪鬃、马鬃尾、绵羊毛、山羊毛
、山羊绒、驼毛、兔毛、牛杂毛、鹅鸭毛、公鸡三把毛、乱鸡毛,皮张类有山羊板皮
、绵羊皮、羔皮、青猾皮、杂猾皮、黄狼皮、家兔皮、狗皮、猫皮、牛皮、牛犊皮、
马皮、骆皮、驴皮、水貂皮、海狸鼠皮、狍子皮、貉子皮、草兔皮、艾虎皮、草狐皮
、獾皮、狸子皮,肠衣及杂品类有猪肠衣、山羊肠衣、绵羊肠衣、山羊胃,毛地毯品
种有土种山羊手工地毯、绵羊毛地毯、改良毛地毯,皮革制品有羔皮褥子、山羊皮褥
子、家兔皮褥子、狗皮褥子、猪皮半硝革、猪皮劳保手套等。是年,全区畜产品收购
总值达1277.22万元,比1972年增长九倍多,平均年递增18.54%。主要出口法国、意
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英国、西德、瑞士、新加坡等国及港澳地区。

四、土产品
境内土产品出口始于民国初。1933年,出口烤烟51.60万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后,出口货源委托基层供销社代购。1959年,全区出口土产品总值215.59万元。
1961年起,国家对杏仁、辣椒干、山药、黑白瓜子、槐米等土产品的收购实行奖售和
换购。1962年全区出口土产品总值63.29万元。1973年,地区建立土产工艺支公司,
负责全区土产品出口业务,先后建立了辣椒干、苜蓿草、香菜子、山药等生产基地,
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多。是年全区土产品出口收购总值为75.87万元。到19
79年,增长到761万元。1984年后,发展混合饲料,棉仁饼、豆饼、麸皮等品种在土产
品出口中居重要地位。1985年,全区出口土产品主要有五类67个品种。其中:烟麻及
制品类有烤烟、红麻、茼麻、麻袋等,干果调料类有小红枣、元铃枣、糖红枣、核桃
、栗子、苦杏仁、甜杏仁、黑瓜子、白瓜子、香菜籽、小茴香,中药材类有苏子、山
药、槐米、享力子、甘草、车前子、苍耳子、白蒺藜、草决明、枸杞子、茵陈、全蛇
、壳苡米,饲料类有大豆、玉米、白高粱、红薯干、粉渣、麸皮、豆饼、豆粕、棉仁
饼、棉皮饼、花生饼、葵花饼、苜蓿草、苜蓿颗粒(粉)、槐叶粉、青昔粉、花生蔓粉
、豆秸粉、玉米芯粉、混合饲料、蚕沙、蚕蛹干、鱼虫子、盐渍小虾、茼种子,土杂
品类有桐木、蜂蜡、玉米淀粉、次棉花、棉短绒、藕叶、三凌草、明胶、骨胶、皮胶
、草拖鞋等。是年,全区出口红枣239.7吨、蜂蜜15吨、玉米芯粉10.46吨、苜蓿颗粒
3202.36吨、槐米342.52吨、混合饲料8616.46吨、苦杏仁1.25吨、椒干231.55吨、鲜
山药91.36吨、小茴香1.73吨,土产品出口收购总值为5906.52万元。主要销往美国、
英国、法国、泰国、瑞士、科威特、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地区。

五、工艺品
清朝末年,境内即有草帽辫生产,通过烟台、青岛转销英、法、美、日、德、比
利时、意大利、菲律宾等国。1929年,博兴县生产出口蒲草拖鞋14万双,通过烟台远
东洋行出口美国。此后,博兴县发展花边、草编、柳编等出口商品生产。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立后,在发展传统出口商品的同时,1971年,各县从掖县、黄县、海阳等县招
聘草编技术人员87人,发展草编制品。1972年,全区主要工艺品出口收购总值达56.
75万元。1979年,全区主要工艺品出口收购总值增加为864.79万元。1982年10月,博
兴、惠民、无棣、阳信、高青、滨县、邹平、沾化八县建立县办工艺品生产、加工专
业厂15个,从事草、柳、苇、腊杆、花边生产,加工人员达18.37万人。是年,全区主
要工艺品出口收购总值达2275.49万元。1985年,全区出口工艺品共有六个系列62个
品种,其中主要工艺品出口种类有人发、发渣、草提篮、草坐垫、草门帘、草茶垫、
草托鞋、草果盒、草纸篓、草地毯、苇帘、柳制品、腊杆制品、草帽辫、棉纱。是年
,主要工艺品出口收购总值为1430.44万元。主要出口欧、亚、美三洲57个国家和地
区。

六、纺织品
1933年,博兴、邹平、长山、高青四县出口棉花61.88万公斤。1937年抗日战争
爆发后,日本棉商先后涉足蒲台、滨县两地,设庄压价抢购棉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区内棉花主要用于国内纺织,长期无出口。1966~197
8年,相继在北镇、惠民县、邹平县建建立了三个中型棉纺织厂。1973年,惠民县棉
纺织厂生产的灯芯绒坯布率先打入国际市场,贸易额8.66万元。此后,为扩大对外出
口,全区先后更新宽幅织布机1788台,实现了配套生产,由粗加工半成品向精加工成
品转变。 1 979~1980年,北镇纺织厂、邹平县棉纺织厂的宽幅棉布先后进入国际市
场。 1980年,全区主要纺织品类出口收购总值达1166.03万元。到1985年,全区出口
棉布2762.2 9万米、 棉花7230.71吨、棉纱9442件、化纤纱256件、棉涤纶布10.79万
米, 主要棉纺织品出口收购总值达6837.65万元。远销亚、美两大洲10多个国家和地
区。

七、蚕茧(丝绸)
境内植桑养蚕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境内所产茧丝主要通过周村、
济南加工后出口东南亚各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养蚕业发展较快。1954年全区蚕茧总产达5.71万公斤。
1962年后,鼓励农民养蚕,国家采取优惠政策,对蚕农交售蚕茧给以奖励,收购每担
桑蚕茧奖给化肥100公斤,布票10尺,食油2公斤,当年完成蚕茧收购5.46万公斤。收购
总值5.47万元,1964年收购蚕茧总值12.32万元。1972年全区植桑发展为9万亩。197
4年全区建置烘蚕茧灶16处,缫丝厂4处,加工生产“工农丝”。1978年山东省供销社
北镇蚕茧采购供应站成立,阳信、惠民、邹平、高青等县也相继建立了县公司,开展
蚕茧生产收购加工,1981年全区收购蚕茧15.57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1982年,成
立惠民地区丝绸公司,全面负责全区的蚕丝业务。此后,因棉花收购价格上升,蚕农
弃桑植棉,严重影响了茧丝出口任务的完成。
八、轻工产品
1980年,地区工艺支公司协助阳信县河流公社农具修配厂转产“双菱”牌不锈钢
餐具,当年试产获得成功。翌出口收购总值为0.8万元。1982年增加到45.72万元。1
983年,出口收购总值增加到169.93万元。1984年后,餐具生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
备,形成整套生产流水线。1985年,生产能力达130万打,出口收购26.57万打,总值
达204.62万元,产品远销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14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