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施工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419&run=13

明清时期,境内民间瓦、木、铁诸匠,多在春秋两季从事土木建筑事业,官府亦
对民间工匠登记造册,以备服徭役修建庙宇、桥梁等。从事建筑业的工匠多属分散的
个体劳动者,由师徒、父子或兄弟组成,技艺多属家传师授,建筑业无固定人员,半
工半农,实为家庭副业。工匠通过“行会”推举技术高明者为“行头”或“掌作”,
由其负责设计、组织力量、安排施工。房屋建筑一般为简易民房,业主自备材料,工
匠自带工具做工。城镇建楼阁庙宇等,则由官府或私人招募各地民间工匠修建。劳动
计酬方法为包工或记时工,付酬为现金或实物,或钱物兼付(折合小米斤数)。
1950年后,人民政府开始将分散经营的个体工匠收编、整顿,成立建筑社、建筑
队、建筑工会等建筑团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日渐兴旺,专区及各县国营
和集体建筑公司相继建立。1970年后,境内公社建筑企业及村级建筑企业大量成立。
到1985年底, 全区有建筑施工企业125家,从业人数4.34万名。按企业资质分,二级
一家,三级21家,四级57家,五级46家。

一、地区建筑队伍
1952年10月,惠民专区实业公司营造厂成立,属小型地方国营企业,翌年10月改
为惠民专区建筑工程公司,拥有职工264名, 完成产值83.79万元。1956年地区建筑公
司增至514人, 完成产值259.31万元。1958年,改为惠民专署建筑工程局,属中型国
营企业,职工超过千名。1962年,在对国民经济调整中,地区建工局职工减为604名,
完成产值139.04万元。1966年开始,职工重新超过千名。1971年为1382名,完成产值
547.56万元。1976年,惠民地区国营建筑企业经多次更名改为惠民地区建筑工程公司,
有职工1548名, 完成产值646.22万元。1978年,有职工2209名,完成产值1002.31万
元。1980年后,惠民地区国营建筑队伍稳定在2000人左右,完成产值每年在1000万元
左右。 1985年底,全区国营建筑队伍有固定职工1389名,合同制工人750名。其中管
理人员306名,技术人员95名。建筑安装工人的平均级别为4.5级,其中四级以上工人
816名。

二、县、市建筑队伍
1950年,惠民县成立境内第一个建筑专业组织“惠城修建队”,由农村技工组成。
翌年,组成惠民建筑队。1952年,邹平县城附近的木、瓦匠30余人组成“邹平县建筑
工会” ;阳信县成立建筑工会,有工人200余名。1953年,无棣县成立建筑工程队,
有职工67名;是年,滨县成立零工队,职工不足20名。1954年,博兴县成立建筑零工
队,有职工44名。1956年,沾化县成立建筑工程队,有专业工人10余名;高青县成立
建筑队,有工人74名。1965年前后,各县建筑企业均改为县建筑社,职工多在百名左
右,施工工具简单,仅能承建结构简单的平房。1970年前后,各县建筑社开始独立承
建较大的建筑工程。1985年底,全区共有县、市属集体建筑公司九个,均为三级施工
企业,有工人4603名,其中固定职工1728名,各类技术人员87名。

1985年全区市、县集体建筑企业情况

┌───────┬────┬───────┬──────────────┬────┬───┬───┐
│项目单位名称 │年末固定│固定资产 │机械设备 │总产值 │利润 │上缴 │
│ │职工(人)├───┬───┼──┬───┬───┬───┤(万元) │总额 │税金 │
│ │ │原值 │净值 │总数│总功率│原值 │净值 │ │(万元)│(万元)│
│ │ │(万元)│(万元)│(台)│(千瓦)│(万元)│(万元)│ │ │ │
├───────┼────┼───┼───┼──┼───┼───┼───┼────┼───┼───┤
│合计 │1728 │746 │454 │946 │5238 │362 │238 │3211.02 │702 │90 │
├───────┼────┼───┼───┼──┼───┼───┼───┼────┼───┼───┤
│滨州市建筑公司│20 │149 │78 │197 │905 │95 │55 │730 │8 │26 │
├───────┼────┼───┼───┼──┼───┼───┼───┼────┼───┼───┤
│滨县建筑公司 │200 │93 │56 │160 │619 │29 │16 │359.44 │9.3 │16 │
├───────┼────┼───┼───┼──┼───┼───┼───┼────┼───┼───┤
│惠民县建筑公司│283 │74 │42 │34 │289 │24 │23 │230 │3.7 │7 │
├───────┼────┼───┼───┼──┼───┼───┼───┼────┼───┼───┤
│阳信县建筑公司│149 │34 │23 │38 │233 │12 │6 │154 │1.6 │2 │
├───────┼────┼───┼───┼──┼───┼───┼───┼────┼───┼───┤
│无棣县建筑公司│137 │45 │32 │47 │619 │7 │55 │239.70 │4 │7 │
├───────┼────┼───┼───┼──┼───┼───┼───┼────┼───┼───┤
│沾化县建筑公司│157 │54 │37 │72 │567 │35 │14 │104 │0.3 │1 │
├───────┼────┼───┼───┼──┼───┼───┼───┼────┼───┼───┤
│博兴县建筑公司│358 │151 │105 │227 │1129 │72 │31 │719.32 │28 │15 │
├───────┼────┼───┼───┼──┼───┼───┼───┼────┼───┼───┤
│邹平县建筑公司│266 │87 │43 │94 │437 │44 │11 │313.86 │8.6 │14 │
├───────┼────┼───┼───┼──┼───┼───┼───┼────┼───┼───┤
│高青县建筑公司│158 │59 │38 │77 │440 │44 │27 │360.70 │6.7 │2 │
└───────┴────┴───┴───┴──┴───┴───┴───┴────┴───┴───┘

三、乡镇建筑队伍
境内乡镇建筑队伍历为分散的个体从业者或小型包工团伙,大多数只能为国营、
县集体施工企业提供劳务和承担本地平房等简单工程。1964年,沾化县古城建筑队成
立, 从业人员40名。翌年,滨县北镇公社建筑队成立,从业人员200余人,乡镇建筑
队伍开始发展。1975年前后,多数乡镇相继建立了建筑施工企业,并开始走出区境,
到外地承包工程。1975年,北镇建筑社与蒲城建筑社合并成立北镇公社建筑社,有工
人1900余名。截止1975年底,博兴县城郊、曹王、湖滨、寨郝,沾化县冯家,滨县杜
店、滨城,邹平县城关,无棣县城关等11个公社成立了建筑队,从业人员达2000余名。
到1980年底,全区公社建筑企业发展到58个,从业人员9000余名,加上村级、个体企
业共有职工1.73万名。 1985年底,全区乡镇建筑企业发展到1138处,其中乡镇办105
处,村办、联办、个体办1033处;从业人员6.34万人,其中,乡镇办3.3万人,村办、
联办、 个体办2.99万人;年产值1.9亿元,其中乡镇办1.31亿元,村办、联办、个体
办0.59亿元; 实现利润3324万元, 其中乡镇办1023.9万元, 村办、 联办、个体办
230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