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主要门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357&run=13

一、水泥工业
1958年建成的青龙山水泥厂为全区最早的水泥企业。1971~1978年,相继建成邹
平、博兴、无棣、沾化四个水泥厂。沾化县水泥厂因贝壳原料成本高、技术水平低,
于1978年被迫撤销。全区水泥工业开始生产条件差,仅能生产225#-275#低标号普通
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1970年后,各企业逐步将土立窑改为半机械化立
窑,增加动力机械,生产工艺水平提高,开始生产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
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1980年后,全区水泥企业全部使用机械化立窑,并在主
要工序开始采用微机控制,水泥品种除稳定生产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又增加42
5#R型(早强)普通硅酸盐水泥、525#普通硅酸盐水泥、525#道路水泥和425#抗硫酸盐
水泥(大坝水泥)。1985年,全区水泥产量达到11.5万吨,总产值643万元,利税219万
元。

二、水泥制品工业
1965年前后,青龙山水泥厂自制设备生产水泥电杆。1970年又自制枕模生产水泥
轨枕,填补了省内一项空白。到1983年,共生产电杆7万条,轨枕15.82万条。1978~
1983年,高青县水泥预制厂和阳信县建材厂相继建成,年生产能力1500立方米。198
5年底,全区有乡镇水泥预制厂11个,各县市建筑公司及水利部门水泥预制厂10个,
全区水泥预制产品达3.38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预应力空心楼板、输水管及檩条等房
屋建筑材料。

三、砖瓦工业
解放前,境内砖瓦生产一直处于个体或联户经营的副业性季节生产,厂家少、规
模小,沿用原始生产工艺,手工操作,质量不稳定。1949年,全区年产砖不过100万
块,瓦30万页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1950年全区第一家国营砖瓦企业--北镇第一砖瓦厂的
建成,到1982年沾化第三砖瓦厂投产,共建成县属以上企业17个,年产红砖1.5亿块
,红瓦1000万页。1980年后,由于区内地表粘土层薄,许多企业面临土源枯竭的局面
,三分之一的企业濒临倒闭。1985年,全区县属以上企业年产砖约1.2亿块,工业总
产值520万元,利税95万元。

四、灰、砂、石工业
区内砂石资源奇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县曾跨区在淄博市张店区湖田、
四宝山一带建石料厂。到1985年,全区县属以上企业仅有阳信县一家石料厂(厂址在
淄博市张店区湖田),其他乡镇石料企业集中在靠近潍坊、淄博、济南三市的博兴、
邹平两县,石料均来自以上三市,全区年产石灰1.24万吨,石子3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