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纺织行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337&run=13

一、棉纺织
解放前,境内民间棉纺遍及乡村,每当农闲季节,村村机杼声,家家纺纱忙。纺
织的棉纱、棉布,除自用外,行销周边府、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棉花种植
面积的逐渐扩大,为发展纺织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1966年,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
厂在北镇筹建2万纱锭、400台布机的分厂,翌年下半年投产。境内棉纺织工业开始步
入机械化生产的阶段。到1985年,全区棉纺织行业有滨州第一棉纺织厂、滨州第二棉
纺织厂、惠民棉纺织厂、邹平县棉纺织厂、滨州市棉纺织厂五个企业,共有职工132
54名,主要产品为纱、线、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9015万元,全年总产值13812万元
,实现利税2390万元。

二、针织
1969年11月,开始筹建北镇(滨州)针织厂,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内衣标准件
,翌年投产。1970年,山东省轻工业局分配给惠民地区24台织袜机,建设年产袜子9
0万双的小型袜厂,翌年由北镇被服厂接收项目并建成投产,厂名为滨县织袜厂,主
要产品为棉线袜,到1977年,年产袜子78.4万双,拥有职工154人。1978年,沾化县
针织厂投产,拥有半自动手套机30台、罗纹机五台、捻线机一台、槽筒机一台。主要
生产原白手套。1981年,滨县麻纺厂转为针织厂,产品有针织衫裤和丝袜;是年,惠
民县化工机械厂转为针织厂,主要生产腈棉针织衫裤。
1985年,全区针织行业有滨州市针织厂、惠民县针织厂、滨县织袜厂、滨县针织
厂、沾化县针织厂五个企业,主要产品为针织内衣、白坯手套,共有职工1381名,拥
有针织机45台、棉毛机107台、大园纬编机四台,拥有固定资产原值975万元,全年总
产值1501万元,实现利税281万元。

三、棉复制
1970年,高青县鞋服针织社在面临倒闭的情况下,自制鞋带机52台,投产后,产
品供不应求,逐渐发展起来。是年7月,惠民县毛巾厂开始筹建,翌年投产时,有丰
田织机10台,职工70余人,生产漂白毛巾和印花毛巾。1977年4月,邹平城关毛巾厂
开始筹建,10月投产。1979年改为邹平县毛巾厂。是年,高青县鞋服针织社改为高青
县针织厂。
1985年,全区棉复制行业共三个企业,棉复制产品发展到毛巾、毛巾被两大类近
百个花色品种。有职工621名,拥有毛巾织机61台、毛巾被织机101台、织袜机87台,
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9万元,全年总产值322万元,实现利税45万元。

四、单色织
1970年,全区第一个单色织企业滨县染织厂开始筹建,翌年投产,拥有普通织布
机70台,生产经济条布单一品种,生产能力为年产100万米。1985年,全区有单色织
企业四个,主要生产色织布、白坯布、毛巾,有近百个花色品种。共有职工2271名,
固定资产原值883万元,全年总产值1812万元,实现利税166万元。

五、印染
1970年,惠民、北镇两棉纺厂自制染色设备,各自建起染色车间,总生产能力为
年产600万米。1974年实际产量400万米。1976年5月,筹备建设北镇(滨州)印染厂,
以北镇、惠民棉纺织厂两个染色车间设备为基础,形成粘棉色布生产线和条绒色布生
产线,1978年投产。1985年,滨州印染厂主要产品为中长、涤棉、纯棉色布和印花布
及涤腈仿毛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印染布3000万米。有职工891名,固定资产原值1560
万元,全年总产值4002万元,实现利税238万元。

六、毛、麻纺织
境内农村从事土纺土织的绳经制品历为为个体手工业者,生产合股线、绳子、带
子等,部分自用,部分到集市出售。1968年,滨县绳革社改建为麻纺织厂,有麻织机
四台。1980年,沾化、博兴、高青县麻纺厂投产,是年,滨县麻纺厂因麻袋质量差滞
销,设备无更新价值,长年亏损,被迫停产。到1985年,除滨州毛纺厂在建外,沾化
县麻纺厂因长期亏损转产毛纺,全厂有职工149名,固定资产原值66万元,完成总产
值58万元,实现利税6万元。全区有两处麻纺企业,共有职工413名,固定资产原值2
02万元,因原料涨价、产品积压,当年仅生产麻袋37万条,全年产值137万元,亏损
8万元,麻纺行业处于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