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防汛排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330&run=13

据资料统计,历史上境内黄河三年两决口,徒骇河、小清河二十年一遇大洪水,
内地十年左右一次大涝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消除洪涝灾害的威胁,全区
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有备无患,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
了“黄河保安全,内河不决口,水库不倒坝,内涝少成灾”的战略目标。30多年来,
党政军民统一行动,全力以赴,承受了多次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
抗洪斗争。

一、黄河防洪、防凌
1947年春,黄河回归故道。区内河段,河竭九年,堤防废弃、失修,河水来势凶
猛,淹没滩区农田15万亩。国民党军队又乘机进行破坏,在中共渤海区党委的领导下
,全区军民万人上阵,一面抢修堤防,一面与敌军战斗,确保了黄河安全和人民胜利
果实。
1949年汛期,黄河出现七次洪峰,花园口站最大洪峰流量1.23立方米/秒,境内
出现历史最高水位,各级领导身先士卒,组织群众英勇抗洪,沿黄数万人上阵,义务
献砖石8万立方米,奋战60天,保住了堤防安全。
1958年汛期,黄河花园口站发生2.23万立方米/秒的大洪水,洛口、利津站分别
达到1万立方米/秒以上。中共惠民地委、惠民专署组织20万人昼夜巡查抢修堤防,天
津、济南、青岛、昌潍、淄博等地派车辆113部、医务人员92名,并提供大批防汛物
资支援抗洪,经过40天的奋战,抢护险工337处,完成土方50万立方米,战胜了有史
以来最大的洪水。
1969年冬,由于气温变化异常,造成黄河三次封冻、三次开河的严重局面。为保
证道旭以下河段及河口地区安全,省、地决定高青县马扎子河段以下冰坝不予爆破,
致使上游邹平县滩区210个村庄进水。中共邹平县委、县政府迅速迁移受灾群众,组
织5000余人坚守堤防,干部带头下水在冰水中抢堵漏洞,确保了堤防安全。道旭以下
具备开河条件后,在济南、泰安等地市及解放军的支持协助下,突击炸冰开河,解除
凌洪威胁。
1976年9月,黄河花园口站连续两次出现9000立方米/秒的洪水,进入山东两峰汇
合,境内5000立方米/秒流量持续17天,滩区淹没农作物30万余亩,118个村庄进水,
惠民县禹王口、滨县蒲城为百余年来首次倾灌。中共惠民地委、地革委、军分区领导
及沿黄县党政军负责人亲赴抗洪第一线组织指挥,全区4万余防汛大军昼夜防守抢险
,10万名群众待命支援,同时调集船只、车辆安置滩区灾民,40余处险情转危为安,
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979年凌汛期,惠民、东营局部河段两次封河、开河,道旭以下壅高水位2.5米
,河槽蓄水2亿立方米,滨县滩区10余村庄被水围困,北镇大桥北端公路两次漫水,
百余部汽车、近300名过路群众被困水中,交通中断10余日,滨县韩墩附近大堤冲塌
。中共惠民地委、惠民地区行署负责人亲临现场视察冰凌情况,部署防守抢救,水电
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省防汛指挥部派员协助抗洪救灾,济南军区派出舟桥、工
程兵部队参加防守、救护,滨县调集汽车百余辆,干部群众近千人昼夜守护,保住了
堤防安全。

二、内河防洪、排涝
1949年7~8月,小清河流域连降暴雨,麻大湖汇水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洪量1.
5亿立方米,预备河排泄不及,湖东围堤漫溢。渤海行署决定破堤开口向小清河泄洪
。小清河河务局协同博兴、桓台两县调集木船600只,运输土石料3万立方米,经月余
奋战,排积水8000万立方米,保证了湖区数十村庄的安全。
1961年7月,徒骇、马颊河流域连降暴雨,两河洪水爆发,超过保证流量持续23
天。惠民、滨县、沾化、无棣四县组织4万余人抢修子埝,巡堤防护,炸开滨县二十
里堡徒骇河引桥转道排洪,沾化县河道向南赵水库分洪,奋战20余日,保住了两河安
全。由于暴雨集中,客水压境,全区内涝成灾315.1万亩,地、县、社各级党委、政
府组织排涝,开展生产自救。
1962年7~8月,全区降雨38次,沾化、阳信、滨县、博兴四县平均降雨600毫米
;小清河陶唐口洪峰流量263立方米/秒,持续14天,超保证流量100立方米/秒;徒骇
河二十里堡流量608立方米/秒,持续17天,超保证流量200立方米/秒。中共惠民地委
、专署组织全区7万余人上阵,抢修险工94处,堵漏洞、决口98处,保证了各河堤防
的安全。同时,组织36万人上阵排涝,挖新沟6000余条,疏通旧沟4020条,恢复自然
流势107处,清除河道障碍34处。9月下旬,积水基本排完,解除了水围村庄的威胁,
适时完成了秋种任务。
1963年7月,全区在20天内降大到暴雨六次,平均降雨250毫米。8月上旬,各河
洪水暴涨,马颊河洪峰流量超过保证流量590立方米/秒,高水位持续31天;小清河洪
峰超过保证流量100立方米/秒,高水位持续八天,堤防多处出现险情。中共惠民地委
、惠民专署和各县领导干部带领1867名机关干部和5.3万名民工共同奋战,堵复缺口
、漏洞266个,处理隐患233处,加修后戗、抢修沉陷、脱坡、渗水128段,抢修挡洪
埝117段,并及时采取分洪措施,解除了50余万亩土地的洪涝威胁,保证了300余个村
庄、10万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由于防守不力,小清河在博兴、高青两县防段决
口,淹地8000余亩,造成很大损失。
在小清河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同时,四女寺减河也出现特大洪水。专署成立了四
女寺减河防洪指挥部,抽调干部1360人,民工2.4万人,调集车辆和大批防汛物料投
入抗洪,加固险工21段,抢修挡洪埝(1米高)40公里,完成土方52万立方米,保证了
堤防安全。
是年,由于客水入境,造成内涝246万亩。全区组织24万人挖疏排沟8224条,完
成土方91万立方米,排除积水,减轻了灾害。
1964年7月,全区连降中到暴雨41次,平均降雨804毫米,超过历史同期一倍以上
,徒骇河、小清河均出现特大洪峰,超过保证水位持续月余。由于客水充溢河道,内
涝难排,全区内涝成灾面积800万亩,水围村庄3884个,伤亡355人。地委、专署领导
坐阵小清河指挥抗洪,其他流域由沿河县委、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组成防汛指挥部,
全区调集干部5222人,民工50万人,冒雨抢修防洪排涝工程,挖沟3.5万条,动土方
507万立方米。由于水量过大,小清河高青堤段决口,溃水泛滥14天,总水量1.8亿立
方米,冲垮张北铁路,漫溢张北公路,冲坏支脉河堤防,水围村庄146个,淹地22.5万
亩,受灾10万余人,博兴县城被淹,县礼堂水深2米以上。与此同时,小清河邹平上界
章丘县辛庄决口,泛水东浸,杏花河两岸和青沙湖、麻大湖、夹河套积水5亿立方米。
遵照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委指示,分别采取关闭浒山闸利用芽庄湖、浒山泺滞洪
,开启义和闸向麻大湖分洪,关闭利群闸、木佛闸,将孝妇河洪水调入小清河,抢堵
章丘辛庄决口,挖浚河沟排除积水等措施,至10月中旬,除31万亩特洼地积水未排除
外,其余积水全部排除。并已抢种小麦111万亩。
1971年7月下旬,海河、小清河流域突降暴雨,全区平均降雨444毫米,积涝面积
263.1万亩,水围村庄338个。全区动员46.5万人突击三天,挖排水沟4548条,排除积
涝210万亩,把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974年7~8月份,在前期降雨土壤已经饱合的情况下,又连续降雨18天,平均降
雨390毫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秦口河、小清河均发生1964年以来的最大
洪水,全区涝灾面积363万亩,伤亡103人。全区组织干部、群众10万余人上河抗洪抢
险,调集机械1500余台昼夜排水,动员群众55万人挖沟排水,保证了行洪河道安全,
排除了内涝积水,并降低地下水位0.5米,防止了泥涝灾害。
1977年8月,全区除邹平、高青两县以外,其余县、市均遭暴雨袭击,河道洪水
接近或超过保证流量,因淤积严重行洪不畅,农田积水329.6万亩,伤亡130余人。全
区调集45.8万人投入防洪排涝,挖疏河沟4.8万余条,清除障碍2.1万余处,基本排除
了积涝。此后,又开挖田间淋水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了泥涝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