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治涝改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325&run=13

境内土地大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北临渤海,地势低洼,小清河以北至沿海地带土
质含盐量渐次增多,地下水埋藏甚浅,雨量偏少而降雨集中,春风多,水份蒸发量大
,土地返盐快,历为旱、涝、碱多灾地区。历史上虽有治涝、改碱之举,但因受社会
制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规模小,标准低,收效甚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组织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治涝改碱取得显著成效。

一、治涝
解放后,人民政府根据土地低洼易涝的特点,组织群众挖沟、浚河、排水治涝。
1949年5~6月,高青、博兴和广饶三县组织民工疏浚支脉沟及其七条支流,完成土石
方141万立方米,打通了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排涝的主要通道,增加除涝面积63万
亩;夏季,邹平、高青、博兴、滨县等县30余万民工挖沟1000余条,排除涝洼积水面
积200余万亩;11月,全区组织20余万人跨越县界挖大、中排涝沟24条。此后,利用
冬闲时间有计划地连续干了五年,到1954年,先后开挖了高青县芦湖洼支沟、邹平县
杏花沟、无棣县麦河干沟、沾化县胡营干沟、惠民县单家干沟共五条骨干排水工程,
全区初级排水网络基本形成,提高了排涝抗灾能力。1958年,在“大跃进”影响下,
全区增建了部分排水工程,但因盲目发展,破坏了自然流势,加之大量引黄,泥沙淤
塞,不少排水工程遭破坏,降低了除涝能力。1962年,全区停止引黄灌溉,废渠还耕
又破坏了一些排水工程。1964年,全区普降暴雨,排水不畅,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1965年,全区上下认真总结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地、县成立河网化治涝、改碱
领导小组,确定了以除涝为主,旱涝碱兼治,洪涝分排,独流入海的方针,实行全面
规划,统筹兼顾,分流域、水系整条整段地进行系统治理,达到以河为纲,以沟为网
,沟河相通。1965~1970年,全区每年冬春组织60万人上阵,连续奋战五年,到197
0年底,海河工程以及其他骨干排水河沟治理基本完成。与此同时,进行了涝洼治理
,兴修条田、台田94万亩,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河沟相通,纵横成网,建筑物配套
的排涝工程系统,除涝面积达216万亩。
1970年后,按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标准,加强田间排水工程建设,每年投入劳
动工日3000万个,完成土石方5000立方米,实现了沟、渠、路、涵配套,全区除涝面
积达385万亩,占易涝面积的87.3%。
1978年后,全区农田水利重点由排涝转为抗旱。

二、改碱
境内土地多为退海之地,成土母质为黄河沉积物,含盐量最高达1.0%以上,以
黄河两岸和滨海地区尤甚。全区人民世世代代与盐碱灾害进行了不懈地斗争,但受落
后生产关系和经济技术水平所限制,进展不大。1949年,全区有盐碱地98万亩。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改变生产条件,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民有计划地进行了改造
盐碱的工作。初期仍采取刮碱翻晒、开沟躲碱、耕养坷垃、蓄淡压碱、深翻压碱等传
统、简易的方法进行治土改碱,暂时缓解了土地盐碱程度,但不能根本整治,盐碱地
面积仍呈缓增之势。1957年,全区盐碱地增至106万亩。1958年,为了改造盐碱地,
全区修沟洫畦田156.6万亩,大型畦田812万亩。
1958~1960年,由于引黄灌溉排灌工程不配套,盲目大蓄、大灌,造成地下水位
升高,次生盐碱地急剧增加。1962年,全区碱地增至228.6万亩,遂停止引黄灌溉,
农田水利建设转为以治涝改碱为主,农田水利建设,并重点兴办了打渔张和刘春家引
黄灌区改碱工程。翌年,全区疏挖排水沟1200多条。1964年,全区修台、条田3.4万
亩,沟洫畦田5.7万亩。1965年起,提高工程标准,挖深沟大河,修改碱台田,全区
盐碱地呈减少趋势。1968年,总结引黄灌溉的经验教训,确定了“排灌并举、以排定
灌、重点防碱、防改结合、分别类型、综合治理”的方针。此后,全区每年出动70万
人,最高达100万人,对盐碱灾害进行综合防治,实行干、支、斗各类沟渠配套排碱
淋碱,深翻平整土地蓄淡压碱,按自然流势修筑台、条田,合理灌溉,速灌速排,沿
黄旱田改稻田、苇田,洼地放淤改土,改变地貌和生产条件。到1970年,全区已修台
田94万亩,盐碱地减少为164.5万亩。1978年,全区已修台、条田159万亩。1985年,
全区实行稻改、苇改8.4万亩,淤改10万亩,盐碱地减少到80.7万亩,稳产高产田达
257.8万亩。但有的地方只注意扩大耕种面积和修建道路,任意填平水沟,工程设施
受到破坏,已有潜在次生盐渍化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