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滨海河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315&run=13

境内小清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干流均为客水过境河道,遇有洪涝,因客水顶托,
内涝难排。为此,在南北两水系之间先后开挖了两条独流入海河道,黄河北有潮河,
黄河南有支脉河,承担内涝排泄和改碱任务。

一、潮河治理
境内徒骇河右岸共有14条支流作为排涝河道。但是,一直受徒骇河水顶托,涝灾
频繁而严重。1965年,中共惠民地委、惠民专署决定,在徒骇河以南开挖独流入海的
潮河,起自滨县张集乡双刘村西的西沙河至沾化县洼拉沟入海,全长72.6公里,流域
面积1241.3平方公里。是年,调集滨县、利津、沾化三县民工3.6万人,按1964年雨
型除涝标准的35%开挖河道,完成土方440.9万立方米。1966~1967年,扩大治理,
调集上述三县5.8万人次,按1964年雨型的85%疏浚河道,完成土方1046万立方米,
上、下游除涝流量分别达到42.7立方米/秒和154立方米/秒。1971年,为扩大除涝、
改碱效益,又调集滨县、沾化、利津三县6万人,分两次进行扩大治理,加深河道,
完成土方643万立方米,使最大排涝流量由原来的154立方米/秒扩大到183.74立方米
/秒。主要支流有西沙河、新立河、褚官河、太平河、朝阳河和张课家干沟、秦台干
沟、单寺干沟,基本免除了滨县、沾化和利津三县50余万亩耕地的涝灾威胁,改造了
10余万亩盐碱地。但随着滨州市工业的发展,排入河道污水逐渐增多,造成了环境污
染和渔业生产的大量减产。

二、支脉河治理
支脉河原名支脉沟。1473年(明成化九年),在章丘县百脉水注入小清河处开挖分
支,故名支脉沟,以分泄百脉水的洪水。但是,由于新城(今桓台县)与高苑、博兴两
县意见不一,未能开通。1718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开通自高苑军张口起,经博兴、
乐安(广饶)汇小清河入海。1965年扩大治理后改名支脉河,全长134.55公里,境内河
道66公里。共有支流13条。
民国时期虽对支脉沟多次治理,但因除涝标准低、黄河决溢淤积造成沿河地形复
杂,水利纠纷频繁,治理运用困难。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清河区委和清河专员公署会同博兴县组织5万人,计划开挖
淤积河道18公里,因受战争影响,未能全部完成。1946~1947年,再次开挖,因河床
土质松散、坍塌严重,故疏浚效果甚微,并发生积涝。1948~1949年,高苑、蒲台、
博兴、广饶四县动员民工1.5万人开挖、疏浚干、支流249.9公里,完成土方272.1万
立方米。至此,支脉河排水网初步形成,对排涝改碱发挥了很大作用。
1949年治理后,10年没有疏浚,加之汇入支流增多,造成河内普遍淤积,致使高
青、博兴两县内干流泄水不畅,连年发生涝灾。为此,1960~1963年,对支脉沟进行
了四次局部治理,总计完成土方197万立方米,用工日156.5万个,投资137.9万元。
1964年又进行了一次局部治理,完成土方153.6万立方米。1965年,中共惠民地委、
惠民专署成立支脉河流域治理规划领导小组,确定了“防洪排涝为重点,洪涝旱碱潮
兼治”的方针和洪涝分排的原则,对支脉沟进行了全面治理,共疏浚阻水严重河段5
1公里,裁弯顺直河段33公里,完成土方385.1万立方米。这次治理后,支脉沟于防潮
闸以下直流入海,故改名为支脉河。
1966年,支脉河流域普降大雨,排泄不及,积水成灾,淹地71.5万亩。为解决支
脉河流域涝、碱、潮灾害,报经山东省主管部门批准,1966~1971、1977~1979年,
逐步扩大治理标准,最后是按1964年雨型再扩大60%和按1961年雨型加大30%防洪为
标准,分期分段拓宽加深河道,整治入海口,新辟北支新河、广北新河,兴修建筑物
,共完成土方4432万立方米。经过治理,充分发挥了防洪除涝、改碱、抗旱、防潮的
综合效益。至1985年,由于年久失治,加之管理不善,河道发生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