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黄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312&run=13

一、河道演变
公元前602(周定王五年)~1938年的两千余年间,黄河下游河道在西起郑州、北抵
天津、南达淮河的区域内多次改道迁徙。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
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河水穿运河、经小盐河在东阿县鱼山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
行河道。
原大清河河道,系宽不过十余丈而多弯曲的地下河,黄河夺流初期,河身冲宽,
到1867年(清同治六年),境内河道宽深,泥沙淤积不重。1875年(清光绪元年),东阿
县以上黄河修官堤,入大清河水量、沙量增多,开始威胁下游堤防。1884年(清光绪
十年),齐河县以下黄河修官堤,约束河道于2~4公里之间。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
郑州花园口掘堤放水,黄河改道由淮河入海。1947年复归故道。境内河道,除王家圈
、孙家圈、圈里王、小安定、蒲台城等处先后自然或人工裁直外,其余基本沿袭原大
清河河道。
1985年,黄河南岸自邹平县苗家村、北岸自惠民县刘王庄入境,经邹平、惠民、
高青、滨县、博兴五县和滨州市入东营市,全长94公里,南北堤防共190.9公里。两
堤相距一般2公里,最宽4公里,河槽宽350~600米,滩槽高差3~5米,河槽底平均高程
与背河地面平或略高,个别河段高出3米以上。河道平均比降为0.8/10000~1/10000
。北岸有险工12处、控导护滩工程10处;南岸有险工7处,控导护滩工程10处。在两
岸险工、护滩工程的制约下,河曲系数为1∶1.2,河道相对稳定。河道有冲有淤,纵
向、平面、断面形态不断变化。纵向冲淤变化,形成多数险工溜势上提下延;横向冲
淤变化,形成槽滩淤积交替上升,平面滩地坍塌,造成滩、槽交换,河道游移;断面
冲淤变化,不同时段河底呈现“锯齿状”。冲淤过程时大时小,时缓时急,冲淤抵消
,呈缓慢淤积之势。

二、堤防建设
堤防修筑1856年(清咸丰六年),境内黄河两岸开始修民埝。1867年(清同治六年
),两岸民埝建成。清光绪初年,东阿县以上官堤建成,加重下游河道淤积,河槽升高
,原有民埝卑薄,已不能御水,遂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修筑官堤,底宽八丈、顶宽
一丈、高八尺,两岸各去四五百丈,同时加修原有民埝,形成官堤、民埝两道防线。
为保护堤内村庄田园,民间只守民埝不守官堤。一旦民埝决溢,民众则掘堤放水,官
府不能禁。1886年(光绪十二年),山东巡抚奏准,南岸弃埝守堤,北岸增培民埝为堤
,原官堤废弃。两岸堤防凡平工以底宽十一丈至十五丈、顶宽四丈五尺为率加培,历
时八年,至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完竣。南岸自邹平上界至博兴下界长97.5公里,北
岸自惠民上界至滨州下界长85.2公里。1938年,黄河自花园口改道,山东河竭九年,
堤防废弃,破坏严重。1947年黄河归故道,堤防由解放区人民政府接管,先后将原有
堤防加高1米,修补残缺,修筑五甲杨套堤,对薄弱堤段加修后戗,提高了抗洪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进行三次修堤固险,累计加高4~6米。第一次,1
950~1957年,以防御1949年最高洪水水位为目标,将19处险工秸料坝改为石料坝,全
面培修堤防,修筑堤坝高程超出最高水位2.1米,大堤平均加高0.33~0.9米,共完成
土方406.25万立方米,用工日294.12万个,投资241.53万元,质量合格率73~95%。
工程完竣后承受了1958年大洪水的考验,确保了黄河安全。第二次,1962~1968年,
以防御花园口站1958年最大流量2.23万立方米/秒为目标,工程质量标准按第一次修
堤要求,大堤平均加高0.8~1.8米,共完成土方840.26万立方,用工日437.26万个,
投资944.94万元,质量合格率73.9~99.4%。同时,加高改建险工,强化根基,形成
了与大堤防洪相适应的各类坝岸工程,工程完竣后没有大洪水出现。第三次,1974~
1983年,以防御花园口站2.2万立方米/秒为目标,经东平湖分洪,艾山控制下泄1万立
方米/秒,堤防按1.1万立方米/秒设防超高2.1米培修。各项工程标准按照第一、二次
修堤标准执行。工程分两期施工,第一期7年,完成超高1.1米;第二次3年,完成超高
1米。两期平均加高2~3米,共完成土方2878.71万立方米,用工日1316.56万个,投
资3873.01万元,质量合格率95.1~99.1%。为了消除堤身的各种隐患,自1950年始
,还多次锥探、普查,采取了加固措施。至1985年,共完成填塘固基、抽槽换土、粘
土斜墙、抽水堤、修堤戗等工程89处,铺探灌泥浆537.6万眼,翻修隐患7779处,
机械抽淤固堤80.9公里,淤积土方4270万立方米,自流放淤固堤土方2418万立方米,
捕捉有害堤防动物数以万计,修建护滩工程20处,长29.06公里,堤防强度大为提高
。1985年,已形成两岸临河堤,滨州二道堤,博兴南展堤,共190.9公里的黄河堤防

堤防养护(1)堤防绿化。清朝,号召植树巩固堤防,并逐级下达任务。民国时期
,提倡堤防绿化,未能很好实行,难达防风固堤之效。1945年,境内相继全面解放,
人民政府对养护黄河堤防、植树造林高度重视。1948年,渤海行署和山东河务局联合
发布了保护堤防、广植树木的训令。1949年,渤海区将黄河大堤脚下两丈以内划为植
树区。1952年,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通知,黄河大堤背河堤脚以外7米、临河堤脚以
外10米均划归国有,作为植树护堤区域。1956年,发动群众植树护堤,临河植丛柳、
低柳、高柳,背河植杨、柳,大堤坡植葛芭草。1963年,黄河护堤植树贯彻以生产队
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并举的方针,采取国有队营的方式发展植树、植草。1964年
,按照“临河防浪、背河育材”的方针,将临河柳荫地改为7米、背河柳荫地改为10米
。1985年,全区黄河大堤实有树108.63万株,每公里平均5800株;实有苗圃260亩,
每公里平均1.4亩,全区树苗达到了自给有余。(2)管理养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
,推行专职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对黄河堤防进行管理养护,由修防处、段的
工务科、股分管,每五公里配备一名专管职工与一名护堤员,分段负责养护。1954年
始,实行修防段与沿堤村庄签定护堤合同的办法养护堤防。1970年后,沿黄县、社和
生产大队分别成立堤防管理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组织群众订立护堤公约,每华里配备
一名群众护堤员负责堤防管理。1980年后,沿黄河各县人民政府颁布堤防管理《布告
》、《条例》,堤防管理养护开始走向制度化、法制化。1981年,各黄河修防段建立
公安派出所,按“五护”(护堤、护树、护草、护电线、护防汛料场)、“八禁”(禁
止在堤防上取土、打井、建窖、建房、放牧、铁轮车和雨后一切车辆通行、破坏树株
和草皮)的要求管理堤防。国家每年在岁修费中安排专款用于堤身补残、填垫水沟浪
窝、锥探灌浆、排除隐患、备积土牛等养护工作。随着引黄、邮电、油田事业的发展
,穿堤建筑物、管道、电缆增多,必须经常检查维修,防患于未然。

三、资源利用
黄河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用水的国家规定标准,是全区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极为重要的水资源。
民国初期,随着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有识之士也曾倡议引黄淤灌并在境内试验
小型虹吸工程,终因社会动乱,经济困难而废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人民
政府确定了“除害兴利,综合治理”的方针。从1956年起,中共惠民地委、惠民专署
遵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综
合规划》,在国家和省的统一规划安排下,首批建成惠民县白龙湾、滨县张肖堂、高
青县刘春家和大道王四处虹吸引黄工程。1958年,建成打渔张引黄灌区,并开始兴建
滨县韩墩、高青县马扎子引黄灌区。1959年,开始兴建惠民县簸箕李引黄灌区。196
0年,刘春家虹吸工程改建为引黄闸。至此,全部工程总设计引水流量544立方米/秒
。至1961年,累计引水33亿立方米。此后,因灌溉失误,1962年全区停止了引黄灌溉
,上述工程多数停废。1965年后,总结引黄灌溉经验,逐步恢复引黄灌溉。1967年后
,又先后新建了邹平县张桥、惠民县白龙湾大崔家、滨州市小开河和张肖堂、道旭等
六处引黄涵闸;改建了博兴打渔张、滨州市韩墩、高青县马扎子和刘春家、惠民县簸
箕李五处引黄涵闸和惠民县归仁、王集、高青县大道王三处虹吸工程。总设计流量4
25立方米/秒。此外,还在引黄渠首和黄河滩区兴建扬水站(船)多处。到1985年,全
区累计引取黄河水247.12亿立方米,每年灌溉农田约300万亩(含打渔张引黄闸供东营
市部分);引黄放淤、抽水沉沙加固堤防累计土方2418万立方米;引黄改造荒碱地13
.44万亩;引黄改碱种稻,最高年份达10万亩;每年向城乡、工矿企业提供生产生活
用水1亿多立方米;引黄补源(补内河和井灌区水源)扩大灌溉面积70余万亩。并开始
兴建引黄济青工程,由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引水45立方米/秒,计划每年向青岛市及沿
途高氟区61万人提供生活饮水1.8亿立方米(此项工程将于1989年建成供水)。
王旺庄拦河枢纽工程简介1960年,依照黄河梯级开发规划,经国家计委批准,在
博兴县王旺庄河段兴建拦河枢纽工程。工程的总体布局及设想:拦河闸为开放式24孔
,总净宽240米,拦河泄洪流量6000立方米/秒;拦河大坝设计坝顶高程18.5米,顶宽
12米,长700米;防洪堤坝由拦河坝至呈家口接黄河大堤,高度、宽度与拦河坝相同
,长4520米;发电站装机容量2600千瓦,顺河船闸通航标准3000吨。第一期施工,需
用工日566万个,投资1550万元,全部建成后,可保证博兴、广饶、垦利、滨县、沾
化、利津六县及广北、五一、黄河三个农场总计650万亩土地的灌溉和改碱用水,还
可以拦河发电、发展航运。1959年12月,成立山东王旺庄水利枢纽工程党委和指挥部
,配备干部141人,下设九个施工团,配备技工834人,动员民工4.1万人。自1960年
1月开工至年底,共完成各类挖筑土方282万立方米,占计划的47%;完成钢筋混凝土
工程3.8万立方米,占计划的95%;完成抛砌石工程1.8万立方米,占计划的14.6%;
闸门安装完成计划的40%;用工日275万个,占计划的48%;耗资1156万元,占计划
的74%。施工期间,保证打渔张、韩墩两灌区的冬灌用水,一年之内,对拦河坝进行
了修筑、破除、再修筑,费工4万个,耗资40余万元。此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
,人民生活困难,工程进度迟缓,计划工期一再推迟。1961年初,省、地召开基本建
设会议,根据国家对经济建设的调整和部署,决定王旺庄水利枢纽工程列入缓建维护
项目,全年拨款276万元,用于已建工程的维护。1962年春,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
共山东省委决定,王旺庄水利枢纽工程停建废弃。1962年汛前,为黄河渡汛安全,破
除了拦河坝、防洪堤和临时壅水工程。

四、黄河管理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夺大清河过境内入渤海,30余年无地方管理机构。1
883年(清光绪九年),山东河防总局在惠民县清河镇设黄河下游河防局,有总办、会
办、补道、提调各一员,下设收支、文案、采石、官窖、购料、承防、分防、冬防、
承修、监修、稽查各数员,置下游河防五个营,每营500勇夫。1911年(清宣统三年)
,境内有六个河防营,分驻南北两岸梯子坝、蝎子湾、道旭、归仁、小崔、司徒等地

中华民国建立后,军阀混战,黄河管理各自为政。1928年,在惠民县清河镇置山东
河务局下游分局,辖六营30汛,有员工400余人,常年驻工修防。1930年,下游分局改为
总段,河防营改为分段。境内黄河南岸设三、四分段,北岸设五、六分段,下游总段
设七个工程汛。1938年,黄河自花园口改道,山东河竭,沿黄机构撤销。
1946年5月,为粉粹国民党政府水淹解放区的阴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中共渤海区党委成立渤海区修治黄河工程指挥部,下设东、西、中段分指挥部和沿黄
各县指挥部。是年6月,渤海行署决定组建治黄常设机构,成立渤海行署河务局(不久
改为山东省河务局),沿黄各县成立河务局驻县治河办事处。垦利专署还设置黄河公
安分局,各黄河渡口设公安派出所,保护堤防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47年,黄河
重归故道,经境内安全入海。
1950年,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在沿黄专区设黄河分局(后改为黄河修防处),在沿黄
各县设黄河修防段,实行垂直领导。惠民修防处和各沿黄县修防段设工程管理科(股
)和专职管理人员,堤防、险工、护滩管理责任到人。沿黄各县县设治黄科,区公所
增设治黄管理员和副区长,协同黄河修防部门加强黄河管理。
1985年,全区有一个地区修防处和六个县市修防段,共有职工1255人。其中堤防
管理员36人,虹涵管理员40人,险工、护滩管理员96人,黄河公安干警18人,计190
人,占黄河职工总数的20%。沿黄县(市)、乡镇、村都建有黄河堤防工程设施管理委
员会和管理领导小组,沿黄315个村庄共选派群众护堤、护滩员405人,在乡镇政府和
村委会、分段的共同领导下,常年坚守工作岗位,管理河道、堤防、各类建筑工程和
黄河水利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