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浅海资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288&run=13

一、浅海水域及环境特点
境内浅海水域为渤海湾凹入陆地的浅水海湾,海底地形平缓,等深线与海岸平行,
水浅滩广,有岛屿50余个,有负15米浅海300万亩,泥质海岸带238.9公里。
内陆自北向南有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套儿河、潮河、等10余条河流入
海,调节了渤海湾卤度,并从上游携入大量的营养盐,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优良生存条
件。
境内浅海海洋气象特征季节变化明显,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冬季处于冷空气入侵
路径上,当寒潮过境时,降温幅度可达8~12℃。每年11月至翌年2月冷空气活动频繁,
冰封历三个月, 渔船歇业停产。大风是海洋渔业的灾害性天气,境内6级以上大风天
数年平均在35天左右,引起大风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冷空气、气旋和台风。
境内浅海海水盐度在30‰左右, 海水表层低于底层,季节变化明显。8月份最低
海水盐变为28‰,5月份最高,为35‰。
境内浅海水色透明度一年四季均呈近岸低、深水区高的分布形势, 其等值线的走
向与海岸线相平行。水色透明度以夏季最高(8月),水色接近14号,透明度为0.8米;
冬季(3月)水色最低,接近14号,透明度为0.5米左右;秋季和春季介于夏冬季之间。
1980年,惠民地区水产研究所对浅海水质进行测定,境内浅海的水质只有石油超
过渔业水质标准0.05mg/l的指标,其他毒物虽检出,均不超标。

二、浅海生物资源
生物种类境内浅海水生动物6门146种,其中鱼类86种,虾类15种,蟹类14种,贝
类23种, 头足类3种,海兽、海龟3种,大水母2种;浮游植物5门68种;浮游动物3门
55种;浅海水域底栖生物4门74种。常见经济鱼类有:鲅鱼、带鱼、鳓鱼、鲈鱼、鱼、
青鳞鱼、黄鲫鱼、梭鱼、刀鲚鱼、鱼、鲨鱼、大银鱼、尖头银鱼、虾虎鱼、银鲳、
鲆、鳎、鲽、梅童鱼、黄姑鱼、叫姑鱼、小带鱼等;常见经济虾类有: 中国对虾、中
国毛虾、脊尾白虾、美人虾、螯虾、虾等;常见蟹类有: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
常见经济贝类有:文蛤、毛蚶、四角蛤、缢蛏、牡蛎、红螺等;常见头足类有:笔管蛸、
长蜿蛸和乌贼;爬行类有海龟等;海兽有:海豚、海豹、海狮;大型水母有:麻海蜇、
面蜇。上述浅海资源中除对虾、梭鱼、带鱼、小黄鱼等少数大洋性洄游品种外,全部
属于近岸性种类和地方性种类。
主要鱼类生物学特性及产量(1) 鲅鱼。渤海的鲅鱼群系为兰点鲅,是洄游距离较
长的暖水性鱼类,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海水的中上层,每年3月开始生殖,5月上旬,从
南方洄游至渤海湾一部分,渤海湾为鲅鱼主要产卵场之一。秋后,按原路线南下返回
越冬场。 1965年,全区捕捞鲅鱼222吨,1976年达1086吨。此后,鲅鱼资源衰退,产
量下降。1982年,全区只产鲅鱼9吨。1985年产10吨。(2)鳓鱼。俗名白鳞鱼、火鳞鱼
等, 是我国经济鱼类之一。渤海湾是鳓鱼的主要产卵场之一,每年3月鳓鱼开始生殖
洄游。捕捞渔汛春季从5月下旬到6月下旬,旺汛在芒种前后7~8天;秋汛为8~9月。
1965年全区捕捞鳓鱼5吨。 1974年全区产量61.6吨。随着渤海湾鳓鱼资源严重衰退,
产量下降。1979年产量仅为0.1吨。1985年产1吨。(3)鲐鱼。每年4月末鲐鱼离开越冬
场,从对马海峡和东海向北和西北进行生殖洄游,一部分于5月进入渤海产卵和觅饵。
鲐鱼开始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4龄。1971年,全区产鲐鱼117吨。1976年产454.5吨,
为历史最高产量。此后,因捕捞过度而衰竭。1985年,全区只产1.5吨。(4)毛虾。分
布于渤海湾整个海域,一年两次产卵,群体分为越年世代,夏一世代和夏二世代,这
是毛虾独有的资源结构特性。 1956年,全区毛虾产量近1.7万吨。1959~1965年,平
均年产量0.48万吨。1966~1977年,平均年产量1.24万吨。1985年,产毛虾2.15万吨。
每年6月20日至8月20日为毛虾禁捕期。(5) 小黄鱼。渤海、黄海全部海区均有分布。
小黄鱼越冬期基本上是1~3月。渤海区的小黄鱼产卵场在辽东湾、莱州湾和渤海湾,
渤海湾的产卵期一般5月中旬至5月底。1964年,全区产量56.7吨,1967年68吨。由于
渤海湾酷渔滥捕,小黄鱼资源濒于枯竭,1985年已无此鱼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