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渔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285&run=13

无棣、沾化两县濒临渤海,海岸线长达238.9公里,拥有负15米海域300万亩、滩
涂1 50.81万亩、 岛屿50余个、渔港五处。海岸多泥沙,海底平坦,滩涂广阔,水质
良好,饵料丰富,是多种经济鱼虾索饵和繁育的理想场地。据全区海岸带资源调查,
有水产动物6门146种, 浮游植物5门68种,浮游动物3门55种,浅海水域底栖生物4门
74种。主要盛产毛虾、对虾、青虾、三疣梭子蟹、鲅鱼、鳓鱼、鲈鱼、梭鱼、鱼、
黄鲫鱼以及文蛤、毛蚶、缢蛏、四角蛤等经济水产品,年产3万余吨。所产中国毛虾、
青虾色味俱佳,驰名中外;文蛤被誉为“天下第一鲜”,年产5000余吨,出口日本等
国。 全区还有河、湖、库、塘、沟渠水面130.3万亩,宜鱼面积35.1万亩,有淡水鱼
类9目17科59种,两栖和爬行类6种,软体动物13种,节肢动物21种,浮游植物44属,
浮游动物14属,维管囊植物10科42种。
境内渔业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已具有相当规模。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沿
海府县设渔团(会)。1912年,各县设劝业所,后改实业所或建设科,兼理地方渔业。
1936年,境内有渔船近1400只,年产水产品1.38万多吨。1937年后,日军侵略,渔业
凋敝。1945年全境解放,人民政府设建设科兼管渔业生产。1949年,境内渔船恢复到
687只,专业劳力1020人,年产量达到0.6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级政府建
立了水产行政机构, 组织合作社,恢复和发展渔业生产。1955年,全区渔船达到119
5只,其中机动渔船五只,渔业劳力3986人,产量达1.47万吨。此后,在合作化基础上,
推进技术改造和科技革新,渔船逐步实现了动力化、网具化纤化、导航现代化。19 59
年始,试行水产海水养殖,先后进行过对虾、海带、贻贝、扇贝、梭鱼等品种的人工
养殖试验, 由于自然环境和技术原因,除对虾、梭鱼外,其它品种未能成功。196 4
年, 首次实现了淡水养殖草鱼人工孵苗技术的突破。 1985年,全区拥有渔业机动船
536艘,木帆船1294只,渔民20671人,水产品总产达3.33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约
占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