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疫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248&run=13

一、畜禽疫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畜禽疫病长发不止,轻者影响使役或产量、质量,重则
造成死亡,尤以流行性传染病危害最重。
1956年,全区普遍建立县畜牧兽医站,经过疫情调查,巡诊治疗,到1985年,共
发现传染性疾病41种,主要有牛瘟、气肿疽、牛肺疫、牛流行热、牛结核、破伤风、
放线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粘膜病、乙型脑炎、牛恶性卡他热、恶性水肿、淋巴
管炎、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马腺疫、鼻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气喘
病、仔猪白痢、猪水泡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痢疾、猪流行性感冒、猪水肿病、兔
出血性败血病、兔瘟、疥癣,羊痘、鸡新城疫、鸡白痢、鸡瘟、小鹅瘟等。
1982年7月~1983年3月,全区进行畜禽寄生虫病调查,共查出寄生虫71种,其中
,羊寄生虫24种,猪16种,牛5种,马和驴7种,鸡12种,兔7种。危害严重的有枝歧
腔吸虫、肝片吸虫(牛、羊)、毛首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羊疥螨(羊)、猪弓形体、猪
蛔虫(猪)、马副蛔虫、园形线虫(马、驴)、禽蛔虫(鸡)、兔疥螨等11种。
1983年,门诊治疗汇综结果,非传染性疾病,内科疾病有牛前胃驰缓、瘤胃胃积
食、瘤胃鼓气、瓣胃阻塞、马便秘、肠痉孪、胃扩张、肠鼓气、肠变位、便血、胃肠
炎、胃肠卡他等消化系统疾病,支气管炎、牛肺炎、感冒、肺气肿、异物性肺炎、肺
出血、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病,心衰、心肌炎、心包炎、创伤性心包炎、心内膜炎、败
血症等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疾病,膀胱炎、尿道炎、阴道炎、睾丸炎、阴囊炎等泌尿
生殖系统疾病,脑炎、中署、日射病、脑积水、脑水肿、癫痫、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疾
病,软骨症、营养不良、盗汗、马肌红蛋白尿、异食癖等代谢系统疾病,寻麻疹、湿
疹、皮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有机磷中毒、棉籽饼中毒、玉米中毒、盐中毒、有机氯中
毒、氢氰酸中毒等常见中毒病。外科疾病有外伤、脓肿、风湿症、腮腺炎、腹下水肿
、胸癀、淋巴外渗、瘤、瘘管、挫伤、鞍伤、脱肛、直肠破裂等一般外科病,支齿、
断角、舌伤、修鼻、耳炎等头部外科疾病,角膜炎、结膜炎、眼外伤、泪囊炎、白内
障等眼外科疾病,跛行、关节炎、屈键炎、四肢痛、蹄叶炎等常见四肢外科疾病。产
科常见病有难产、流产、胎衣不下、胎动、妊娠反应、产后不食、缺乳、产后瘫痪、
产褥热。幼畜疾病以溶血症、营养不良、脐炎、脐疝、佝偻病、奶泻、肺炎、便秘为
常见病。

二、传染病防治
防疫1935年10月24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农场兽医组在邹平县实验小学体育场
举办第一次牛疫预防注射大会,是境内最早的预防注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防止疾病流行,每年都组织对畜禽实施预防注射。1
950年,惠民专署建设科组织兽医技术人员和经过训练的民间兽医对传染病发病区内
的无病畜禽进行预防注射,到1954年,全区12个县累计55.60万头牲畜注射了各种牲
畜菌苗,148万只鸡注射了鸡新城疫苗。1960年后,县、社兽医站每年春、秋两季均
组织预防注射。1978年,注射大牲畜疫苗10.28万头,占存养数的53%,注射猪瘟疫
苗68.28万头,占存养数的102.6%,鸡新城疫苗193.1万只,占存养数的78.1%。19
85年,注射猪瘟疫苗56.94万头,占存养数的133.3%,鸡新城病疫苗493.36万只,占
存养数的83.3%,通过防疫注射,基本控制了禽畜疾病的泛滥蔓延。
检疫境内自1957年起开始对畜禽进行集市检疫,1960年后普遍实施,由集市所在
地畜牧兽医站负责进行。凡上市交易畜禽,均需检验并进行预防注射,未经注射者和
超过免疫注射期限者,根据当地疫情予以免疫注射。经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畜禽,
禁止上市交易,以防传染病传播蔓延。1959年国家颁布畜禽出入境检疫制度后,凡调
运入境的种畜、耕畜,均由专区农业局畜牧科(今畜牧兽医站)派员赴产地进行检疫;
调出活畜由调出县畜牧兽医站负责检疫,确认无传染病者方准予出入。已经查出疫病
,则按不同病类的处理要求就地进行处理。
防治解放前,境内无畜禽疫病防治机构,均为民间私人中兽医独立行医。1949年
,山东省渤海兽医院在惠民县城建立,这是境内最早的兽医医疗机构,以培养兽医队
伍为主,兼及疾病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山东省立惠民兽医院,1951年归
属惠民专署。1952年,惠民、无棣、沾化三县建立畜牧兽医站。全区对中兽医进行注
射技术训练,在运用传统中医疗法的同时,结合使用片剂、针剂治疗。此后,逐步形
成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1956年,各县普遍建立兽医站。1957年,乡
镇民间中兽医联合组成兽医联合诊所。1958年改称为乡、镇兽医站。1985年,全区有
地区畜牧兽医站一处,县(市)畜牧兽医站八处,乡镇畜牧兽医站11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