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畜禽饲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245&run=13

一、大家畜
种类、数量境内饲养家畜以牛为主,其次为驴,骡、马较少。1922年《山东农业
概况》载(缺高苑、博兴两县),全区有牛4.86万头,驴7.19万头,骡2.48万头,马1
.82万匹。1936年,牛达到21.16万头,骡5.16万头,马3.98万匹,驴8.93万头。抗日
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因战争之乱,大家畜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人民政
府提倡下,农民积极饲养大牲畜,以养牛为突出。1955年,全区养牛增加到26.05万头
,比1949年的19.48万头增加6.57万头;驴、骡、马则未能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平。农业
合作化后,大家畜普遍下降。1962年,全区养牛仅有8.06万头,驴2.17万头,骡0.4
8万头,马2.99万头。1978年后有所发展。1985年,全区饲养牛18.58万头,驴6.79万
头,骡3.30万头,马15.15万匹。
饲养家畜历为农民个体所有,农户自行喂养。农业合作化后,大家畜作价归集体
所有,由农业社集体饲养,亦有分户饲养,生产队实行“定草、定料、定膘、定肥料
、定报酬、定奖励”的“六定”管理办法。1961年10月,惠民专署《批转农林局的通知》,提倡实行队有队养、养用合一;分犋喂养、养用
合一。1982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家畜均作价归农民个人所有,实行单户
喂养,有放牧条件的地方,户养牛或驴三、五头,多者十余头。
繁殖境内大家畜配种繁殖历来由民间自行协商,付以配种费,金额无定。1949年
,各县建立配种站,饲养种公畜,为农民母畜配种。1953年,全区有种畜户224户,
养种公马62匹,种公牛127头,种公驴114头。1963年,扩大配种站点,有重点地推广
人工受精,并相应建立了区、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的配种站,畜牧配种工作有了很
大发展。1985年,全区有国营配种站12处,饲养种公牛16头,种公马13匹,种公驴2
7头,全部实行人工受精;乡镇配种站28处(实行人工受精的有23处),饲养种公牛21头
,种公马17匹,种公驴27头;村配种站33处(实行人工受精的有七处),饲养种公牛4
5头(含奶牛三头),种公马17匹,种公驴24头。

二、小家畜
1922年《山东农业概况》 载, 全区计养羊1.87万只,猪2.53万头。1936年,羊
8.9万只(其中山羊3.40万只,绵羊5.50万只),猪14.92万头(均含利津、广绕、垦利、
桓台四县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猪、羊等家畜生产大为减少。1949年,全
区存养猪9.08万头,羊2.15万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
猪、养羊,实行肉类派购,奖售饲料粮等措施,但因受粮食丰歉和肉、毛价格变动的
影响, 养殖波动很大。1979年最多,共存养猪71.57万头。后因饲料等原因,小牲畜
饲养有所下降。1985年,存养猪42.71万头,羊22.16万只,家兔65.40万只。
饲养管理(1)猪。合作化前为农民个体圈养,每圈一般1~3头不等,日喂三次,
冬春温食,夏秋凉食。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试办猪场,但成功者甚少,同时户养
者锐减。1962年,人民公社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后,生产大队有专人负责养猪,一般饲
养猪10~20几头不等。1970年后,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大养其猪的指示,生产大队大
办养猪场,一般每个大队饲养生猪百余头。邹平县苑城公社毛张大队养猪500余头,
居全区之首。因饲料来源不足,缺乏科学知识,效益差,生产大队办养猪场未能持久
。1982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开始出现养猪大户,户养10头、几十头不等。
1985年,全区有养猪大户94户,共养猪1529头。(2)羊。皆放牧,或农家人单放或数
家合伙集中由专人放牧,晨出夜归,各归其主。农业合作化后,由专人饲养放牧,社
员个人所有的羊,肥料归集体,羊毛及增生羊羔归社员所有。(3)兔。农户养兔方法
简单,以砌窝或笼养为多。饲料以鲜草或菜为主。长毛兔以产毛为目的,所以均行笼
养。
繁殖社员个人饲养的母猪,一般在发情期由主人寻求公猪进行交配,给以适当报
酬。农业合作化后,集体喂养母猪,繁殖仔猪,供社员喂养。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
制后,直到1985年,种公、母猪有农户专养,实行自行繁殖和有偿的互助繁殖两种形
式羊、兔均为自然交配繁殖。

三、家禽
数量鸡、鸭、鹅皆由农家自由饲养,以鸡为最多,常年存养量在200万只左右,
其次为鸭、鹅。1980年,全区共养鸡305.93万只,鸭26.49万只,鹅20.64万只。198
5年,全区共存养鸡、鸭、鹅592.37万只。
饲养管理(1)鸡。农家普遍实行散养,一般早晚各喂料一次,中间任其自由采食
。1982年后,出现养鸡专业户,少者养五、六十只,多者数百只,均行笼养,喂以配
制的复合饲料,并按时进行防疫注射。(2)鸭、鹅均行散养,日喂粗饲料二、三次。
因其抗病性强,一般不作防疫注射。

四、蜜蜂
境内养蜂历以捕捉野生的中国蜂,砌巢饲养。1960年,惠民县家禽场引进意大利
蜂200余箱,以新法饲养,进行推广,因缺乏饲养技术,养者为数不多。1976年,打
渔张园艺场建立养蜂场,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养蜂业始有发展。1981年,全区共有养
蜂场点70处,养蜂8000余群。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养蜂场撤销,改由农户饲养。
1985年,全区共有蜂2000余群。

五、貂
1964年,无棣县岔尖渔业社开始引进饲养,以铁丝笼圈养为主,每笼一只,饲料
以杂鱼、鸡蛋、鲜奶及新鲜肉类为主,少有杂粮掺食。入冬宰杀,取其皮出售。198
2年,全区发展到1.26万只。1983年,改为社员个人饲养。1985年,全区养貂1.05万
只。

六、艾虎(土名地狗子)
野生动物。1981年,无棣县种驴场捕获饲养成活两对,并交配产仔。1983年,引
进英国艾虎与之杂交改良。1985年,繁殖第三代杂交品种100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