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农田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242&run=13

一、土壤改良
盐碱地改良境内土地大部分为黄河泛滥淤积而成,地势平缓,地下水矿化度高,
凡低洼处,地多盐碱,对作物生长危害甚大。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广大农民与盐碱作斗
争,不断总结经验,盐碱地多种高梁、谷子、棉花等耐盐碱性强的作物,采取适当耕
作措施减轻盐碱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农田工程建设,新技术推广,逐步
对盐碱地进行改造。1954年,惠民专署建设科总结沾化等县的经验,推广耕作改良法
,即:(1)花掘法:在田中掘窝,利用自然降雨淋盐,称为“伏天刨个窝,来年收一棵
”;(2)围堰平地,蓄水压碱法;(3)敛碱种植法,即盐碱地不冬耕,春季充分泛碱后
,将表层含盐土清出田外,随即浅耕粗耙后播种;(4)晒垡养坷垃法,即早春耕地,
耕后不耙,以耧耠或锄耪,使表层养成核桃大小不等的坷垃,抑制土壤盐分向表层聚
积,播种前轻耙一遍,随即下种。
1958年起,推广种稻改碱法。今已遍及全区沿黄河各地。
1960年后,推广山东省曹县安才楼公社苗庄生产大队开沟躲碱植棉技术,1966年
在滨县试验成功,亩产皮棉45公斤。因“文化大革命”开始,未得推广。1972年,惠民
县梁家公社簸箕四大队始用此法,由原来的亩产皮棉5公斤增加到20~25公斤。1974年
,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在惠民县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1976年,全区普遍
推广开沟后灌水压碱,营养钵育苗移栽,增产比原有办法更加显著,推广面积达50余
万亩。是年起,还先后在滨县北张、魏家等生产大队试验绿肥改碱获得成功。1981年
,开始引进地膜复盖技术,逐渐代替了开沟躲碱法。
深耕改土境内历以木犁耕作,耕层13~15厘米,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和土壤养分的
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推广新式步犁和双轮双铧犁对改土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但耕深仍偏浅。1958年“大跃进”期间,提倡用铁锨深翻地,有的翻2~3锨深,有
的为创万斤高产试验田,深翻1米以上,破坏了土层,事与愿违。1963年后,农业机
械逐年增加,机耕面积扩大,耕层达18~20厘米,对改良土壤起了很好的作用。197
2年春,推广“丰产沟”,在冬耕后,按60~70厘米将耕层土壤敛到两旁,再翻一锨
,早春集中施肥于沟内,灌水后平沟保墒,播种时将种子散于沟内。因此法浪费人工
,效果不显,未能推行下去。
植树固沙境内沿黄河各县多为黄河淤积而成沙质土壤,土质松薄,易于风蚀,植
树固沙早有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普遍推行植柳桑固沙,以保土壤。1960年
后,国家扶持社、队造林,在沙荒地成片植树,营造农田林网,锁住风沙。1969年起
,邹平县码头公社李坡生产大队封沙造林,共栽植成片林650亩,果园700亩,桐粮(
棉)间作2000余亩,并在沟、渠、路旁遍植树木,初步制住了风沙灾害,粮、棉产量
成倍增长,1984年粮食总产达70万公斤,比1969年增加32.5万公斤,皮棉总产高达8
0万公斤,比1969年增加6.85万公斤。

二、综合治理
旱、涝、碱是影响境内农业生产的三大自然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
投资疏通河道、兴建引黄灌溉设施,打井、修水库,发展农田灌溉,提高了抗御旱灾
的能力。1956年,开始修建台田以治涝治碱。1964年,中共惠民地委副书记王任之率
领各县县长赴江苏省射阳县参观学习治理旱涝碱经验,接受引黄自流灌溉造成土壤次
生盐渍化的教训,拟定了“河水桥闸,一沟三用(灌、排、改),大搞台田、条田”的
治理方案,由水利部门进行规划、实施。全区在涝洼荒碱地区修建了一大批台田、条
田。
1970年,全国北方地区农业工作会议和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全区农田
建设的抗旱涝,保丰收,建设高产稳产田为目村,每年冬春,县、社以农田水利工程
为重点,整修灌溉设施,开掘新的干、支排水沟,修筑条田和台田,整平土地等。1
981年,全区已建成旱劳保收农田195.17万亩。1985年,全区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田257.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