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农技、农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241&run=13

一、耕作
耕翻地境内对耕地的耕翻一般每年一次,少数地方耕两次,分秋耕、冬耕或春耕
。在秋收以后,为了播种冬小麦一般都要进行秋耕,对冬季休闲地则进行冬耕或春耕
,是为春播作准备。冬耕地春灌后多进行浅耕倒口或用耘锄耘。冬耕后多不耙地,春
季耙耢保墒,春耕地则随耕随耙防止失墒。耕地昔日以犁为主,无畜力者,以铁锨掘
、大镢刨,亦有用耠子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推广使用双轮双铧犁进行耕地
,提高了工效和耕作质量。1956年开始使用拖拉机进行机耕,加深了耕作层,现已普
遍采用。
中耕中耕是以松土、除草、除虫为目的,旱以保墒,涝以散墒,历代如此。作物生
长期中耕时间及次数,因作物而异。小麦中耕过去是自春季拔节时开始,一般进行二
、三次,用具为锄头。1970年后,行距变小,中耕用具或用窄锄,或用钩子搂。高粱
、谷子、玉米、棉花等间苗作物,在定苗时开始中耕,结合定苗进行,定苗后中耕少
者三次,多者七、八次不等,直到立秋方停止中耕。花生、大豆等在中耕不致埋苗时
开始,一般进行二、三次。花生果针入土时即停止中耕,大豆接近封行时停止中耕。

二、栽培
境内大田作物栽培制度主要有二年三作,一年二作和一年一作。具体实施有间作
、套作、混作。
二年三作(或曰二年三熟)制原为境内主要栽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二
年三作制占三种栽培制度的70%以上。随灌溉设施的增加,化肥施用量的增长,作物种
类的变化,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占40.3%,1985年占32.2%。作物轮作方式为
:冬小麦→夏大豆→春高粱或春谷子或春玉米。1955年,开始实行冬小麦→夏大豆→
春地瓜和冬小麦→夏地瓜→春高粱或春谷子或春玉米、春大豆等轮作方式。实行二年
三作制。在旱作栽培、施肥数量有限的条件下,每两年有一季休闲,以保持地力。
一年两作(或曰一年两熟)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一年两作制占三种主要栽培
制度的35.6%。1978年增加到47.7%。此后,随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而有所下降,
到1985年为40%。主要轮作方式:冬小麦→夏玉米或夏谷子,或大豆、蔬菜。1960年
后,有少量麦棉套作、冬小麦与玉米套作等一年两熟栽培。1980年后,有冬小麦→夏
稻一年两熟。而且粮食单产提高。
一年一作制以棉花为主,其次是在砂土地种植花生、大豆、地瓜,沿海洼地种高
粱、大豆。一年一作制占比重大小受棉花面积的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占19.
9%,1978年占12%,1985年又增加到25%。

三、施肥
底肥(亦称基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包括圈肥、厩肥、堆肥、大粪干等迟效肥),
亦施豆饼、大豆、棉籽饼等。施用方法,多为铺施,秋季皆耕翻入土,春季多铺撒地
面,以耙地混入土中,也有以肥拌种,与种同播或以耧耩施。1960年后,一般不用大
豆、豆饼为底肥,开始使用部分化肥。据典型户调查,1949年平均每亩施农家肥316
.95公斤。农业集体化以后,每亩地施农家肥一般是每亩1500~2500公斤,多者达万
斤。饼肥使用量每亩50~100公斤。化肥用量,初时15~25公斤。1980年后,除农家
肥外,普遍使用氮、磷化肥作底肥,个别也有施用钾肥的。1985年氮肥用量平均在3
0~50公斤,磷肥40~50公斤。。
追肥追施以农家肥、大豆、豆饼、棉籽饼等为主,于定苗后一次追肥。1960年后
开始追施化肥。氨水以氨水耧穿施或结合灌水冲施,固体化肥以耧穿施或点施,或结
合浇水撒施。初时每亩15~25公斤,1985年大部在50公斤左右。

四、灌溉
境内农作物历来以旱作为主。1949年,全区水浇地仅17.4万亩,多为“救命”灌
溉,大部集中于邹平、博兴两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大兴水利,扩大
灌溉面积,逐步转为丰产灌溉,灌溉次数视降雨情况而定,作物之间亦有较大差别,
无固定灌溉制度。冬小麦灌溉最多,秋旱不能播种则灌底水,在耕翻前进行。小麦出
苗后到收获一般灌溉3~4次,其中冬灌一次,返青后、拔节前后各一次。春播作物自
1970年起多灌底墒水,3月底到4月中旬进行,迟者灌到4月底,生长期间提倡麦收前
后浇灌,多在麦收后严重干旱时进行。灌溉面积因水情好坏及降雨早晚、多少而异,
无定数。1985年,全区水浇地面积500余万亩,比1949年增长28倍多。

五、植保
病虫害测报1952年,全区组织1000余人的治蝗侦察队,在全区进行查卵、查蛹、
查成虫活动,准确预报蝗情,及时进行防治。1956年,惠民专署建立治蝗站并委派两
名技术人员兼管对棉蚜、棉铃虫、红铃虫、藁灰螟、玉米螟、大豆造桥虫等进行田间
调查,及时发布虫情情报。1958年,撤消治蝗站,病虫测报工作中断。1960年,淄博
专署农业局在植保站内设病虫测报组,由两名技术干部专司其责,并增加对蝗虫、粘
虫的调查。1962年设诱蛾器、谷草把等诱蛾,检查成蛾卵巢发育过程,测试害虫发生
趋势,预报发生情报。1964年,各县组织查蝗专业队进行大拉网式普查,及时掌握了
蝗情。“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病虫测报工作再次中断。
1972年,地区建立病虫测报站,各县建立测报组,地、县两级共设置农村病虫测
报点230个,到1978年发展到350个,初步形成了以县为中心的病虫测报体系。对玉米
螟、粘虫、棉铃虫、小麦锈病等进行系统观察,用期距法、历期法、有效积温法预报
发生期,用直线回归法和综合分析法预报发生量。1979年,又采用较为先进的数理统
计预报,提高预报准确度。1980年,查蝗改为专人承包,分片负责的办法。1981年,
制订了《惠民地区农作物病虫预报质量评定试行办法》。1982年,又制订《惠民地区
病虫测报工作条例(草案)》,加强测报管理。全区各县市测报站和农村测报点,提高
了预报准确率,为及时消灭病虫害提供了可靠依据。
病虫防治(1)飞蝗防治。解放前,境内时常发生蝗灾,无棣、沾化两县沿海地区
是蝗虫的主要孳生地。据统计,1926年至1941年的15年间,发生蝗灾11次,一遇蝗起
,飞蝗蔽日,草木叶食尽,作物大面积减产或绝产,造成广大人民离乡背井,逃荒要饭
。1945年发生蝗情后,渤海行署委托实业处指挥捕蝗,县、区设指挥部,村设捕蝗委
员,组织男女老幼上阵,采取捕打、沟埋、火烧等办法杀灭蝗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后,各级政府重视治蝗工作,国家无偿划拨农药、药械支持灭蝗。1951年试用666
喷粉防治。1958年起使用飞机喷药灭蝗。对零星小区实行人工喷杀。1963年后,以机
动喷粉器代手摇喷粉器,并实行武装侦察(指携带喷粉器和药品),发现高密度蝗区当
即药杀。1983年后,采用粉剂农药乙酰甲胺磷、除虫精粉、菊脂类农药和25%、50%
的马拉硫磷(4049)油乳剂治蝗,效果显著,蝗灾得以控制。(2)蛴螬、蝼蛄、金针虫
防治。1950年多采用信石(红矾)毒饵点施。1956年改用666毒谷撒施或耩施。1963年
改用滴滴涕乳剂(或可湿性粉剂)拌种。1969年改用1605拌种。1984年以后推广高效的
甲基异柳磷拌种,有力地防治了地下害虫。(3)土蝗。对土蝗的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捕
打。1953年始用喷洒666粉或撒666毒饵(麦毒饵或鲜草毒饵)毒杀土蝗。(4)地老虎防
治。防治地老虎(土蚕)多用信石拌种毒杀。1960年始用666粉或撒施666毒饵、毒土防
治。1965年改用敌百虫毒饵防治。(5)螟虫防治。1953年始在蛹孵化前烧净秸杆和根
茬减少虫源,防治玉米螟采用田间采卵法。1961年以666液灌心叶。1963年改为666毒
砂撒于心叶和叶腋。1985年推广1605颗粒剂。菜灰螟的防治,1955年始用剪枯心苗,
1961年以撒666毒土于根际防治。高梁螟1960年以滴滴涕灌心叶防治。(6)粘虫防治。
1951年以人工采灌法为主防治粘虫,1953年开始以滴滴涕防治。1965年以后以粘虫散
喷杀。1980年后,有机磷杀虫剂相继问世,开始用敌百虫、敌敌畏等药物防治。(7)
造桥虫防治。1952年始用666粉喷杀造桥虫。1982年后改用乐果粉等高效杀虫剂杀灭
。(8)棉蚜。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1950年始用棉油乳剂防治。1954年改用666喷粉
或喷雾防治。1957年开始以有机磷类农药喷雾、涂茎防治。1977年一度推广以瓢(虫
)治蚜,效果不显。1981年始用菊脂类农药防治,效果较好。
病害防治境内麦类、谷类、棉花、瓜果类等常患有锈病、黑穗病、白粉病、软腐
病、枯萎病等数十种。防治方法主要用“石灰硫磺合剂”、“波尔多液”、“代森胺
”、“代森锌”、“托布津”、“402”、“401”和“多菌灵胶悬剂”、“百菌清”
、“粉锈宁”等药物防治,均有良好效果。
鼠害防治境内鼠害一直以其天敌蛇类、猫头鹰、黄鼠狼捕杀,别无专门措施。1
981年,鼠害猖獗为患,严重者秋收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等)减产过半。各级政府
组织群众开展灭鼠运动,集中突击捕杀。1982年开始在老鼠活动场所投放毒饵。到1
985年基本控制危害,成为全省、全国第一个无鼠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