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教育训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219&run=13

一、政治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通过揭露日伪军烧杀掳掠的残暴行为,对民兵进行“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宁愿疆场死,不做亡国奴”,“救亡图存,团结御侮,驱逐日寇”的
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广大民兵对日寇的仇恨,激发民族义愤及抗日热情,动员民兵奔
赴抗日前线,杀敌立功。解放战争时期,组织民兵参加诉苦、土改、拥军活动,进行
保卫胜利果实,打倒蒋介石,翻身求解放及除奸反特和政策、纪律等教育,提高民兵
的阶级觉悟,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保持革命警惕,增强政治纪律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兵政治教育纳入全民教育,根据民兵的特点,利用农
闲季节、节假日、军事训练等时机,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及人民战争思想、民兵性质、任务、形势战备、光荣传
统等方面的教育,提高民兵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民兵工作“三落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198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民兵
政治教育的意见》,全区民兵政治教育实行“三个一”制度,即:一月一堂政治课,
培训一支教育骨干队伍,建设一块教育阵地。到1982年,全区建立“三员”(即专职
副指导员、辅导员、宣传员)队伍的民兵连占总数的70%,共有民兵政治教员2.8万余
人。1983年,全区建立民兵青年之家的民兵连占总数的41.8%。落实一月一堂政治课
的民兵连占总数的97.7%。重点对广大民兵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个文明建设、
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并把政治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使广大民兵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为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二、军事训练
战争年代,民兵军事训练基本是以战代训,并利用战斗间隙及农闲季节进行部分
基础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坚持劳武结合原则,民兵军事训练由分散到集中,逐步
走向正规。军分区与县、社人武部“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民兵进行
会操、比赛、表演,以推动民兵军事训练的开展,提高民兵的军事素质。民兵日常军
事训练,本着农闲多训,农忙不训或少训的精神,由县、社人武部训练民兵干部,民
兵训练由民兵连组织广泛开展群众性练武活动,主要进行队列、射击、投弹、刺杀、
土工作业、战术等课目的训练,沿海县还结合民兵战备执勤等任务,进行侦察、巡逻
等战斗勤务训练。1958年,实行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民兵练武形成热潮,并开始
组织民兵专业技术分队的训练。1964年,军分区和县、社人武部相继组织各种形式的
军事比武,选拔出58名优秀选手,参加山东省民兵比武大会,获集体一等奖一个,二
、三等奖各两个;获个人一等奖15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六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兵训练受到一定影响。1970年,根据毛泽东主
席“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开始恢复民兵正常训练,重点进行“三打”(即打飞机、
打坦克、打空降)、“三防”(即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训练和野营拉练。1971年
,全区有4.2万余人进行了野营训练。1975年,全区共训练民兵连以上干部1.4万余人
次,武装基干民兵5.6万余人次,有797人参加了军分区与济南军区独立团共同举办的
部队、民兵打坦克班(组)训练,培训各类专业分队骨干7677人。
1977年,重点进行民兵干部和武装基干民兵的技术战术训练及教员骨干的培训。
民兵连以上干部由县人武部负责分期分批集训15天,武装基干民兵由公社人武部分片
集中训练15~20天。1978年9月,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发出“大办民兵师”号召20周年
,军分区举行民兵比武大会,有362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射击、侦察、通信等20个军事
项目的比赛和表演,有39个单位的35名民兵获奖。
1980年9月以后,民兵军事训练实行二年周期制,训练时间为30天,以公社集中
训练为主。第一周期训练中,军分区举办各类教练员培训班13期,全区共训基干民兵
7.1万余人,有1627人获得“四会”教练员合格证书。
1985年,民兵训练贯彻“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方针,
县(市)集中训练取代乡镇集中训练。各县(市)相继建立民兵训练基地,逐步达到生活
、教学、场地设施三配套。并实行以劳养武,减轻人民群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