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拥军支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rec=137&run=13

1944年1月1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驻会委员发出《为祝贺新年开展拥军运动告山
东各级参议员及各界同胞书》,提出开展拥军节和拥军月活动,境内掀起了拥军热潮,
春节期间,境内层层召开拥军大会和军民联欢会,订立拥军公约,捐钱捐物,走访慰
问驻军和伤病员,选送优秀儿女参军。博兴县尹楼村尹洪英送郎参军的模范事迹传为
佳话,博兴县杨家枣村被清河军区授予“拥军模范村”称号。在八年抗战中,境内人
民配合部队站岗放哨,破路炸桥,为部队带路,救护伤病员,民兵参战3000余次,有
3.1万名优秀儿女参加了八路军。
解放战争中,境内人民发扬革命根据地的光荣传统,全力以赴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配合部队剿匪反特,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保卫了胜利果实。1946~1947年,境内
民兵参战858次, 歼灭匪特72股,毙、伤、俘敌3405人;组织18万人的担架队、运输
队、轮战营,抢修公路,运送伤员和弹药物资。
1947年6月22日, 省政府将“七·七”抗战纪念日定为“荣军节”,境内各县及
荣军学校普遍召开荣军大会或座谈会, 开展优荣尊荣活动。1948年,全区组织8.1万
余人、 担架2.5万余副,挑子1.5万副,大车、小车128万余辆,牲口97.8万头,共运
粮77.5万吨,柴草1250余车,煤4000吨,运送伤员和被服弹药,押送俘虏,磨面、碾
米、做军鞋支援前线,在惠民、滨县、蒲台三县设五个粮食转运站,及时将大批粮食
运往前线,支援济南、淮海等战役。博兴县支前子弟兵团随军转战鲁、苏、豫、皖四
省的40余县, 有642人立功,占总人数的80%。邹平县支前民工三营八连随华东野战
军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后勤处行动, 八个月转战四个省,抢救伤员300余人,追击敌人
连续行军1300里, 全连192人无一人掉队,被二十五军政治处授予“打不烂拖不垮的
钢八连”。1949年,境内组织5.03万余人的远征担架团随军南下,转战苏、皖、浙、
闽等省,参加渡江、上海等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在支前民工中涌现了许多事迹感
人的模范人物。博兴县马家村民工连长马道元,在孟良崮战役中带领全连火线抢救伤
员50余人,他本人从敌人火力封锁线背下伤员七人;南麻、临朐战役中,全连七次涉
水过河抢运伤员72人,他16次凫水过河救伤员;潍县战役中,他随冲锋部队在和敌人
的巷战肉搏中,刺死刺伤敌人两人,俘敌15人,被授予民兵英雄光荣称号。无棣县郭
打堡村民工排长郭风藻,在支前中冒着枪林弹雨火线抢救伤员,在运送伤员途中手捧
麻叶为伤员接大便,用自己喝水的缸子给伤员接尿,节省菜金为伤员买鸡蛋补养身体,
被评为特等功臣。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发展生产,磨面碾
米,做被服鞋袜,筹集物资保障前线需要,慰问部队、伤病员和荣军,加强民兵建设,
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中,境内翻身农民踊跃报名参军,保卫胜利
果实,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16.6万名优秀儿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占全省同期
参军人数的28%。惠民县堤口郭村郭敬公,一次将一个儿、两个孙子一起送上前线;
滨县参军的1900人中有1520人是翻身贫雇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区人民继承拥军支前的光荣传统,每年新年、春节和
“八·一”建军节期间,召开军民联欢会、座谈会,组织春节慰问团,慰问当地驻军,
征求意见,改进拥军优抚工作,并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拥军教育,热爱解
放军、向解放军学习蔚然成风。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区有两万余名优秀青年参加中
国人民志愿军,并捐献旧人民币172.36亿元支援前线,接受安置残疾军人和伤病员。
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全国学解放军”号召后,全区出现了向解放军学习的高潮,
适龄青年积极应征入伍。从1954年试行义务兵役制到1985年,全区共有19.9万名优秀
青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985年“八·一”建军节和新年春节期间,全区掀起新的拥
军高潮。地委、行署领导先后多次慰问驻军,走访烈军属,共青团、妇联、民兵、学
校等各界纷纷向前线将士捐献慰问品,寄慰问信11万封,捐款19万元,成立送温暖小
组、助耕队,为烈军属做好事1.4万余件。在人民群众中开展“战士在我心中”活动,
地区民政局编印了本地籍战士的《南疆来信》,全区出现了“学英雄,见行动”的拥
军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