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蹉地舞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9&rec=10&run=13

“蹉地舞”属山东民间古老的汉族舞蹈,流传于莱芜市和庄乡一带。它起源于清朝
乾隆年间的原山庙会,形成于嘉庆年间的原山求雨活动中,盛行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时期原山一带常(庄)、文(字)老区,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一、所在区域及其他地理环境
和庄乡位于莱芜市东北部山区、东北两面与淄博市博山区交界,距莱城27公里,面
积86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27000口人,除1个为布哈族外,其他居民均为汉族。
和庄乡地处鲁中山区,地势较高,气候昼夜温差大,寒冷早至缓离,有“小关东”
之称。土地2.7万亩,可耕地2.5万亩,物产丰富,林木覆盖率32.7%。
和庄乡是齐鲁古道必经之路,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的齐长城
青石关就在此境内。和庄乡历来是战略要地,历史上著名的“艾陵之战”、“长勺之战”
就发生在和庄原山一带。原山主峰(又名禹王山)与正北的齐长城青石关遥遥相望,山
下博(山)徐(州)803公路、莱(芜)博(山)205高速路交织其间。
二、历史渊源
原山又名禹王山, 与泰山相距七十五公里,当地民谣说此山“怀抱‘三洲’(3个
平洲村),脚蹬‘三洋’(3个佛羊村),身北‘三府’(3个车辐村)”。山顶碑文记
载,此山“四面悬崖无坦可依”。原山是泰山东麓的一座主要山峰,它不仅山势嵯峨雄
奇,文化遗迹颇多,还有许多关于它的历史故事流传于世。
传说夏禹治水时,原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禹王到此曾泊船野营。在山阴绝壁上至
今存有缆船石环的印迹。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原山一带。齐桓
公曾在原山主峰安营扎寨,亲自督战。传说乾隆下江南私访时曾游历此山,乡绅百姓闻
知后纷纷集资在山顶造起玉皇庙、禹王庙、文昌庙、碧霞行宫等建筑,立“流芳百世”、
“万古流芳”等碑碣10余座。因乾隆于农历二月十九日登山(现文昌阁门上镌嵌的“原
山乾隆十八”大字石匾至今保存完好),故特定此日为庙会期。每届集会,原山四乡百
姓齐来赶会。博山区、沂源县一带山民也远道而来,庙内庙外集众数千人,或举行香火
神祀,或进行土产交易,耍笑打闹,热闹非凡。在此期间,常有人手舞足蹈一步半滑地
模仿人们登山形态,为庙会增添无限乐趣,这便是萌芽状态的蹉地舞。
嘉庆二十三年(1819年)山东大旱,饿殍遍野。为生计所迫,四乡百姓在原山庙会
举行盛大的求雨活动。年老体弱者无力登山,便在山下列队长跪,青壮年男女则头戴柳
枝草帽(戴柳始于唐代,也属于当地赶庙会的一种民间习俗,表示对“神”的尊敬,寓
意免灾驱毒) , 一步一磕头直至山顶,在玉皇庙祈神降雨。据原山山顶的碑文记载:
“邑候戎明府率绅士虔祷回,未至署,半路大雨……”。是时,满山百姓如痴如狂,他
们又舞又跳,手舞足蹈,把登山之难,生计之难,祈求之苦,神恩之深的万般情怀,集
于一“蹉”,于是形成了蹉地舞。自此后,一年一度的原山庙会,除焚香膜拜,祭天祈
神外,跳蹉地舞也成了为庙会的主要活动,并久跳不衰,直至民国初年,才渐渐冷落下
来。
据村中老人刘在汉(1918年生,当时为常文老区的民兵)讲,1940年皖南事变后,
陈毅率师北上抗日时, 曾派夏青等4位女兵在常文老区留守,她们对蹉地舞这一民间舞
蹈非常喜爱,连续组织主办3期学习班,请和庄村老艺人崔敬堂(和庄村民兵指导员)、
下洼村老艺人郭文焕,传授蹉地舞技艺,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以跳蹉地舞来欢送新兵,
庆胜祝捷。新中国成立前后,每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农历)的原山庙会日,也是“蹉地
舞”具体活动时间。
三、蹉地舞的基本特征
“蹉地舞”简单易学,舞蹈富有特色,主要动作有“单肢蹉”、“双脚蹉”、“单
交叉蹉”、“蹦跳蹉”等。动作强调身体前倾,两臂自然摇摆,突出一个“蹉”,“蹉”
在弱拍上,同时“蹉”出力度,其要点是“上身向前倾,双脚往后蹬,一步半个蹉,似
把原山登”主要保留着登山动作的韵味,“蹉”是表示登山下滑动作。“蹉地舞”的队
形,多以直线或斜线为主,这是根据上山下山的特殊环境决定的,很少有圆形的变化。
在直线或斜线的运动中,又多以双线运动为多,这是由于上山下山互相搀扶,相互照顾
而演变成的。“蹉地舞”以生动、欢快的情绪为基调,轻快地节奏,轻盈活泼的乐曲,
以反映百姓们欢呼雀跃,热烈气氛和喜悦心情。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保留了具有祈神朝
拜的原始含义外,又增加了表达男女爱情的内容,并使队形变化保留着“直线不弯曲,
队伍不相离”的艺术特点。
四、历史文化价值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蹉地舞”作为一种用来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
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欢迎新兵入伍,欢送伤员康复归队,庆胜祝捷等活动的表
演艺术,鼓舞了战士对敌斗争的决心和斗志。莱芜战役和庄阻击战消灭国民党的一个师,
战役结束后,和庄村民兵妇救会就是跳着蹉地舞夹道欢送解放宫部队东撤的。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将蹉地舞用于各种庆典的演出中,如“斗地主”、“分粮
田”、“土地改革”等重大活动场面。1982年,在弘扬民族文化、挖掘和整理民族民间
舞蹈活动中,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重获新生,通过几代传承人的精心编排,多次参加
了市、区级农民文化艺术节的演出,获得优异成绩。近年来,蹉地舞通过不断的参演进
一步活跃了老区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在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
着积极的作用。2007年10月,由和庄乡文化站申报的民间舞蹈《蹉地舞》经莱芜市文化
局、莱芜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为莱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五、发展蹉跎地舞的现实意义与保护
蹉地舞独特的表现形式、浓厚的地域特色,对于传承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
义。蹉地舞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以其鲜明的人文风格和浓厚地地方特色,
用肢体语言把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感情诠释的淋漓尽致。其动作幅度不是很大,步法单
纯精炼,节奏形式不是太复杂,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参与者的年龄层次也比较
广泛,其自娱性比较强,在家中院子里、大街上、田间地头等场合均可跳蹉地舞,它不
受年龄、性别、时间、场合的限制,其独特的舞蹈表现形式真正代表了一个历史阶段、
一个区域内的风土民情。其鲜明的地域特点是发展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蹉地
舞的发展传承对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
优秀的传弦文化,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黄向浩)